碎石装置及其圈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87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碎石装置及其圈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碎石装置及其圈套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结石碎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通过调节圈套大小对结石进行切碎的碎石装置,以及碎石装置上使用的圈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消化道内结石多见于不慎吞服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形成的结石,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有空腹食用柿子饼、山楂等等,另一类是吞服异物形成的结石, 使用如下的方法及器械对结石进行碎石,即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碎石器械与内窥镜组合使用,通过各种手段对消化道内的结石进行碎石。[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如下的方法和碎石装置,以对结石进行碎石[0004]1、药物治疗选用中西药物,以改变患者结石周围的环境,使结石松软、溶解、变小, 提高消化道功能,促进其自然排出。中医中药治疗结石是我国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胃石发病机制属于食积不化、蕴结于喂,故以消积化滞、软坚散结、和胃键脾、行气活血之法。但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比较慢,效果不彻底。[0005]2、外科手术取石,其缺点是需要麻醉、开腹、创伤面大,手术中有危险,术后容易感染,病程长、费用高、治疗恢复期长,病人痛苦。[0006]3、碎石器械与内窥镜组合使用,进行取石、碎石。[0007]公开号为US6673080B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碎石器械,在鞘管顶端安装一个被限制形状和大小的圈套,其圈套是有两根钢丝绳一端被端帽固定,另一端被连接管和牵引绳固定,两根钢丝绳不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单独收缩或伸出,只能使符合其形状大小的结石被切碎,且圈套上没有刻度标记不利于医生对结石的初期判断,手柄操作部结构简单安全性下降。公开号为US2008/0009884A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碎石器械,其中碎石部位由多根钢丝绳两端被固定从而形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圈套,其中钢丝绳与钢丝绳之间间隔很小,不利于结石被嵌入其中,对于较大结石不适用,通用性和实用不强,由于其由多股钢丝绳组成,在手柄操作部对其用力时,结石所受力相对分散,不适用于对硬度较大的结石且其碎石部分通过牵引绳固定在手柄操作部,不能更换互换性差。此外,钢丝绳两端被固定,不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单独收缩或伸出,只能使符合其形状大小的结石被切碎,且圈套上没有刻度标记不利于医生对结石的初期判断,手柄操作部结构简单安全性下降。[0009]中国专利号为ZL99256593. 6、ZL200520008785. 3、ZL96235756.1 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碎石器械,多只有一个大体的外观结构、碎石圈套和手动转动部,在临床使用的碎石装置中,通常为了可靠的把结石碎掉便于取出或排除体外,在手柄操作部分设立一个拉动结构,当开始缩紧圈套时,需要医生一只手握住架子,另一只手转动手柄,这时医生的两只手多被束缚,当需要调整内镜时,需其他人辅助,这样不利于动作的一致性,加大了医疗风险, 且手柄操作部分结构简易,安全性能大大下降,容易造成该装置报废,造成浪费或延误医生宝贵的手术时间。此外,碎石圈套也不可调整,也不具有刻度标记。[0010]在实际临床使用时,由于人体差异存在的结石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加上人体腔道的正常蠕动,使用圈套套取结石时,容易和待切碎的结石滑脱,此时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重新张开圈套,再次进行碎石;另外,从碎石效果上来说,对于小结石碎石,使用比较小的圈套比较合适;对于比较大和形状不规则的结石碎石,需要比较大的圈套或再次调整圈套形状进行剩余结石的切割,这样才能达到彻底碎石;因此,如果圈套选择不适当的碎石,则起不到碎石的目的。临床使用时,操作医生在内窥镜视野的辅助下,会首先判断圈套是否对结石进行了套取,然后才会收缩圈套。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碎石装置,或者因为圈套太小或太大对结石大概尺寸很难判断从而难以套取,或者因为第一次切碎之后切剩余结石再次使用时原本的圈套已经不合适了。这样当临床上发现套取对象结石不合适时,只能将碎石器械退出或不停更换直到合适为止,这样就造成了浪费或延误医生宝贵的处理的时间。并且,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碎石装置,其圈套部分没有带刻度标记容易导致医生的初步判断误差较大甚至失误;有些受到手柄结构、支撑结构的限制,在切碎有些大结石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手柄连接处断裂,容易造成钳道和人体腔道损伤;这些碎石器械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更换钢丝绳再次使用,导致病人治疗成本上升,增加病人负担。发明内容[001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碎石装置上使用的圈套,该圈套上形成有便于识别的刻度标记。[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圈套的碎石装置。[0013]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0014]碎石装置的圈套,形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0015]作为优选,该圈套由两根钢丝绳伸出鞘管的远端形成,两根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端帽固定连接,所述刻度标记为均匀间隔印刷在两根钢丝绳上的彩色印刷标记。刻度标记由医用油墨印刷在左右两根钢丝绳上,长度一致,颜色鲜艳在内窥镜下能够清晰的看到,医生可用于初步判断结石大小;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根钢丝绳均由多股单体钢丝相互缠绕而成。[0017]碎石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圈套。[0018]作为优选的碎石装置,包括鞘管、固定座、调节滑动部和手柄操作部,以及如上所述的圈套,形成圈套的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从鞘管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接;所述鞘管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与手柄操作部滑动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的驱动下前后移动,调节滑动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上;所述调节滑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和左调节滑动部右调节滑动部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上的右轨道管,右轨道管上安装右滑动管,右滑动管与右轨道管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右滑动管上固定右实心轴,右实心轴与鞘管内的一根钢丝绳固定连接;左调节滑动部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上的左轨道管,左轨道管上安装左滑动管,左滑动管与左轨道管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左滑动管固定左实心轴,左实心轴与鞘管内的另一根钢丝绳固定连接。[001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圈套上设置刻度标记,长度均匀一致, 颜色鲜艳在内镜下可视,这样医生的可以准确判断结石大小,从而根据结石的实际情况,调整圈套大小或者更换圈套,减少手术处理时间。
图1表示碎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2表示碎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3表示圈套伸入外鞘管的示意图;图4表示圈套伸出外鞘管的示意图;图5表示实施例1中圈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实施例1中端帽的结构示意图;图7表示实施例1中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实施例1中前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表示实施例1中润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表示实施例1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表示实施例1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表示实施例1中开关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3表示实施例1中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4表示实施例1中左调节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5表示实施例1中右调节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6表示实施例1中左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7表示实施例1中右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8表示实施例1中实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9表示实施例1中左轨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0表示实施例1中右轨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1表示实施例1中手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2表示实施例1中手柄操作部的内部零件机械连接示意图;图23表示实施例1中手柄操作部往后移动的示意图;图24表示实施例1中手柄操作部往前移动的示意图;图2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圈套缩入外鞘管);图2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圈套伸出外鞘管);图2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调节一根钢丝绳改变圈套形状);图2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调节两根钢丝绳改变圈套形状);图2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圈套被收紧);图30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调整圈套形状后继续切割);图31表示本实用新型端帽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2表示本实用新型端帽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3表示本实用新型前端套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4表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心轴与钢丝绳连接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6表示本实用新型滑动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0057]实施例1 :[005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碎石装置,包括圈套100、鞘管200、固定座300、调节滑动部和手柄操作部600 ;所述圈套100由两根钢丝绳130、140伸出鞘管200的远端形成,两根钢丝绳130、140的一端通过端帽110固定连接,两根钢丝绳130、140的另一端从鞘管200 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接;所述鞘管200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300上,固定座300与手柄操作部600滑动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600的驱动下前后移动,调节滑动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600上;所述调节滑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400和左调节滑动部500 右调节滑动部400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上的右轨道管470,右轨道管470上安装右滑动管440,右滑动管440与右轨道管470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右滑动管440 上固定右实心轴420,右实心轴420与鞘管200内的一根钢丝绳130固定连接;左调节滑动部500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上的左轨道管570,左轨道管570上安装左滑动管540, 左滑动管540与左轨道管570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左滑动管540固定左实心轴520,左实心轴520与鞘管200内的另一根钢丝绳140固定连接。[0059]所述右实心轴420通过右连接管410与鞘管200内的一根钢丝绳130固定连接; 所述左实心轴520通过左连接管510与鞘管200内的另一根钢丝绳140固定连接。所述右滑动管440在右轨道管470的管孔内轴向移动并通 过右固定螺栓450锁紧固定,右实心轴 420插入右滑动管440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右紧固螺栓460固定连接,所述右轨道管470上设有能够供右固定螺栓450和右紧固螺栓460导向移动的轨道槽;所述左滑动管540在左轨道管570的管孔内轴向移动并通过左固定螺栓550锁紧固定,左实心轴520插入左滑动管540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左紧固螺栓560固定连接,所述左轨道管570上设有能够供左固定螺栓550和左紧固螺栓560导向移动的轨道槽。所述圈套100的两根钢丝绳130、140上均形成有刻度标记120。所述鞘管200由润滑管230外面套设弹簧管220构成,润滑管230 为柔性内表面连续的管状结构,弹簧管220为扁钢丝紧密缠绕而成,弹簧管220的远端固定一个能够收紧圈套100的前端套管210。所述固定座300包括加强环310、固定块320和扳手开关330,固定块320上设有圆孔323和沿轴向贯通圆孔323的通槽321,圆孔323内安装加强环310,加强环310的一端与圆孔323的底部台阶相抵,加强环310与所述鞘管200 的近端固定连接,扳手开关330与固定块320上通槽321的两侧臂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夹紧固定或者放松加强环310。[0060]所述手柄操作部600包括前手柄610、后手柄620、主轴640、弹簧A601、前止位块 608、弹簧B602、滑动块609、弹簧C604、后止位块605、弹簧D606、前后开关650和定位块 607,所述固定座300固定在主轴640前端,所述右轨道管470和左轨道管570固定在后手柄 620上,如手柄610绞接在后手柄620上并通过往复弹黃613弹性复位,王轴640芽设在后手柄620上,后手柄620内的主轴640上从前至后依次空套弹簧A601、前止位块608、弹簧 B602、滑动块609、弹簧C604、后止位块605和弹簧D606,前止位块608、后止位块605均与主轴640间隙配合从而能够前后倾斜,弹簧A601前端与后手柄620前内壁相抵,弹簧A601 后端与前止位块608相抵,前止位块608的上后端和下前端能够与前手柄610相抵从而前止位块608能够在前手柄610的带动下转动倾斜,弹簧B602前端与前止位块608相抵,弹黃B602后端与滑动块609相抵,滑动块609由安装在后手柄620上的如后开关650拨动iij 后移动并定位,弹黃C604如端与滑动块609相抵,弹黃C604后端与后止位块605相抵,后止位块605下端与安装在后手柄620内的定位块607配合限位从而后止位块605仅能转动倾斜,弹簧D606前端与后止位块605相抵,弹簧D606后端与后手柄620后内壁相抵。所述前后开关650与转动设置在后手柄620上的固定杆611固定连接,固定杆611上固定安装转动环603,转动环603上设有定位滑槽与设在滑动块609上的定位销相配合。所述主轴 640为具有上下平面的扁平圆棒,所述滑动块609具有与主轴640截面相匹配的扁平圆孔, 所述前止位块608和后止位块605均具有圆孔。所述定位块607通过固定销612安装在后手柄620内,定位块607上设有与后止位块605的一端相配合限位的梯形槽,梯形槽的左右腰线倾斜角度为15 25度。[0061 ] 下面参照图3 图4进行说明,钢丝绳130、140在伸出鞘管200后可以张开变成圈套100,圈套100闭合后可被自由的缩入鞘管200内,所述圈套100有两根钢丝绳130、140的一端被端帽110焊接在一起,通过伸出鞘管200形成一个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所述端帽110 一端具有光滑倒入圆角,便于在腔道内减少磨檫,另一端有沉孔便于固定钢丝绳130、140 ; 所述钢丝绳130、140前部分应该有颜色鲜艳的刻度标记120,两根钢丝绳130、140尾部分别通过连接管410、510与实心轴420、520连接,收缩在大致成筒状结构的润滑管230的孔内, 当圈套100被收紧时,钢丝绳130、140逐渐被拉直,结石受到挤压力把力传递给前端210,所述前端套管210连接于弹簧管220,收紧时作为支撑点,在手柄操作部600的前手柄610握动下,带动钢丝绳130、140被顺利的被缩入鞘管220使结石被切碎。再次调整圈套100形状和大小,可进行下一步碎石。[0062]下面参照图5 图8,对圈套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圈套100由钢丝绳130、140、端帽110、刻度标记120组成,钢丝绳130、140用于对结石进行切碎;端帽110 用于固定两根钢丝绳130、140的一端使其可以形成圈套100用于套取切碎结石,所述刻度标记120印刷在两根钢丝绳130、140上,用于判断结石的大小,以便能够调节钢丝绳130、 140长短形成一个合适的圈套100套取结石;钢丝绳130、140大体是有多股单体钢丝相互缠绕而成,其材质为金属不锈钢并符合医用,其伸出鞘管200时形成圈套100 ;端帽110下半部113与前端210内孔215之间有间隙,圈套100在切割结石时,端帽110与钢丝绳130、 140的焊接处150、前端套管210受到碎石产生的挤压力,钢丝绳130、140不断嵌入结石,当端帽110的下半部113伸入前端套管210内,结石完全被切开的时候,端帽110的台阶处112 抵住前端套管210的端面214 ;刻度标记120由医用油墨印刷在左右两根钢丝绳130、140 上,长度一致,颜色鲜艳在内窥镜下没够清晰的看到,医生可用于初步判断结石大小;所述圈套100的部件均由可满足相应生物相容性的不锈钢和油墨制成。[0063]下面参照图7 图9,对鞘管200的结构进行说明,[0064]鞘管200由前端套管210、弹簧管220、润滑管230组成,前端套管210被焊接于弹簧管220的顶端240,弹簧管220后端通过加强环310与固定座300连接,所述弹簧管220 有扁金属丝经紧密缠绕而成,可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其所能承受压力远大于其所能承受拉力;所述前端套管210用于支撑收紧力和倒入钳道。润滑管230为柔性内表面连续的管状结构,用于保护钢丝绳130、140和刻度标记120被磨损和增加钢丝绳130、140伸收润滑度,本实施例中润滑管230由单腔道PTFE塑料管制成。[0065]前端套管210大致成筒状,其上设有内通孔215、倒角过渡部212、“U”槽213、端面 214、连接后端面211,弹簧管220与前端210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润滑管230的插入到弹簧管内孔313内,并依靠喇叭口端250抵住弹簧尾端,所述喇叭口端250需要通过热塑成型其外径应该大于弹簧管220内孔内径,润滑管230内孔内部空间允许所述两根钢丝绳130、140 同时自由移动。[0066]下面参照图10至图13,对固定座30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机构主要由固定块320 的槽321、螺纹孔322、圆孔部323、喇叭孔326、沉孔325、销孔324、扳手开关330和加强环 310构成。固定座300连接鞘管200和手柄操作部600在整个碎石器械中起到支撑点的作用,其中加强环310把弹簧管220固定在固定块320上,扳手开关330可以重复打开更换加强环310,固定块320通过主轴640与手柄操作部600相连,移动滑动管440、540相对推、 拉运动,使钢丝绳130、140相对鞘管200做推、拉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320主体为金属加工件,中间部分应该有贯穿的通孔,加强环310为中空体管状件;所述圆孔部323用于套接加强环310通过扳手开关330穿过螺纹孔322控制槽321间隙的大小,使其能够被放松或紧固,当被紧固时弹簧管220被固定在固定块320上,钢丝绳130、140能够穿过喇叭孔326其具有易导入和减少摩擦的作用;主轴640 —端伸入沉孔325内用固定销穿过销孔 324将主轴640和固定块320相互固定,使它们在轴向的运动被限制,当手柄操作部600向后移动时固定块320和主轴640相对静止不动,钢丝绳130、140相对固定座300往后移动, 完成碎石动作。[0067]下面参照图14至图20,对调节滑动部400、50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机构主要起调节圈套100大小和形状的作用,其由两根连接管410、510、两根实心轴420、520及其上的变径部421、凹陷部422、受力面423、两根软管430、530、两个紧固螺栓460、560、两个固定螺栓 450、550、两滑动管440、540及其上的沉孔441、541、中心孔442、542、紧固螺纹443、543、固定螺纹444、544、两轨道管470、570及其上的变径部471、571、轨道槽472、572、紧固螺栓过孔473、573、固定螺栓过孔474、574构成,其被固定在后手柄620上左右对称,连接管用于连接实心轴和钢丝 绳,实心轴被紧固螺栓锁紧在滑动管上,当需要调整圈套长度和形状时,滑动管在轨道管内做轴向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通过手柄操作部可收紧圈套碎石;本实施例中,两连接管410、510内孔分别把两钢丝绳130、140的一端和两实心轴的变径部连接在一起,在安装时紧固螺栓穿过螺栓过孔,实心轴穿过中心孔依靠紧固螺纹使实心轴的凹陷部与滑动管连为一体,受力面可以支撑实心轴对滑动管的拉力,从而保持相对静止;轨道管利用其变径部伸入后手柄620的安装孔内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上,固定螺栓穿过固定螺栓过孔依靠固定螺纹把滑动管固定在轨道管的某个位置,当需要调整圈套100时,松开固定螺栓,滑动管可在轨道管内沿着轴向移动,轨道槽用于避开螺栓,钢丝绳随着轴向移动,可控制圈套100收缩和伸出,调节滑动部应该有两套,它们左右对称便于调节两根钢丝绳130、140。[0068]下面参照图21和图24,对手柄操作部的结构进行说明,该机构主要具有控制圈套 100张开、闭合和调整的作用,主要由后手柄620、前手柄610、主轴640、弹簧A601、前止位块 608、弹簧B602、滑动块609、弹簧C604、后止位块605、弹簧D606、前后开关650、固定杆611、 转动环603、定位块607、固定销612、往复弹簧613组成;手柄操作部600,作为手持部分, 整合调节滑动管和固定座,通过推、拉实心轴把力传递给钢丝绳从而操控圈套的张开、闭合及碎石;所述手柄操作部具有适合人体手掌持握的前手柄和后手柄,其内装配有自锁装置和传递力的机构,握动前手柄使其沿轴线方向前后滑动,为了使钢丝绳与固定座做推、拉运动时,固定座保持相对不动,在王轴的如部设有销孔用于固定。本实施例中,后手柄620作为整个手柄操作部600的主体顶部具有可固定调节滑动部400、500的圆孔,其内部主要为空腔及销孔,用于固定和保护内部零件;前手柄610外形符合人体仿生学,便于握动和受力其顶端内部有“L”型槽便于前止位块608从竖直状态向后和向前倾斜;主轴640大体成扁平状圆棒,主要特征为两个平行面便于前止位块608、后止位块605卡住并贯穿整个手柄操作部600,在如后运动时可以保持轴线方向运动;贯芽王轴640从如往后依次安装有线径为 “dl”弹簧A601、前止位块608、线径为“d2”弹簧B602、滑动块609其中间一圆孔底部特征位圆柱、线径为“d3”弹簧C604、后止位块605其中间有一圆孔、线径为“d4”弹簧606 ;所述前止位块608为片状金属件中间有一圆孔便于受力时卡住主轴640,其相对固定在前手柄 610 “L”型槽内;所述后止位块605为“7”字形其作用和前止位块608相似,并相对固定在定位块607梯形槽内;所述定定块607大致成长方体其通过固定销612固定在后手柄620 腔内,其梯形槽的左右倾斜角度大致为20度,不至于偏摆太大;前后开关650通过固定杆 611连接转动环603,并控制转动环603的旋转;所述固定杆611为金属圆棒两个顶端设有销孔用于固定;所述转动环603为圆形塑料件,中间部分有滑动的轨道;所述滑动块609其上端贯穿主轴640底部特征为圆柱,当转动环603旋转正负90度时其轨道促使滑动块609 沿王轴640如后运动,从而挤压弹黃形成如后运动趋势。[0069]手柄操作部使用时,主轴640及其上固定座300被固定,转动前后开关650可以拨动滑动块609,当滑动块处于中间位置时,前止位块608和后止位块605竖直不倾斜,在此状态下,握动前手柄610虽然手柄操作部可以前后轻微摆动,但是因为没有单向截止机构, 所以无法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如图23所示,滑动块609向后移动定位时,后止位块605因为下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所以产生向后倾斜并与主轴640贴合,在此状态下,后手柄620只能相对于主轴640向后移动而无法向前移动(箭头为手柄操作部移动方向),握动前手柄610时,前止位块608因上后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产生向前倾斜至与主轴640贴合,进一步转动前手柄610,则前止位块608被赋予进一步向前倾斜和移动的趋势,从而带动主轴一起相对前移,因为 主轴640被固定,所以手柄操作部相对于主轴后移, 前手柄610握到底后松开复位时,前止位块608的倾斜趋势被释放,前止位块608竖直与主轴640脱落接触并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这样反复握动前手柄就可以不断向后移动手柄操作部;如图24所示,滑动块609向前移动定位时,后止位块605向前倾斜,前止位块608因为下前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所以产生向前倾斜并与主轴贴合,这样在握动前手柄时,前手柄610带动前止位块608相对于后手柄620向后运动,前止位块608带动主轴 640 一起相对于后手柄向后移动,因为主轴640被固定,所以手柄操作部相对于主轴前移, 前手柄610握到底后松开复位时,前止位块608倾斜趋势被释放,前止位块608相对于主轴和后手柄前移回位,这样反复握动前手柄就可以不断向前移动手柄操作部。[0070]下面参照图25 图30,对圈套100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首先转动前后扳手650 箭头朝下时,所有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没有被压缩使前止位块608和后止位块605处于放松竖直状态,手柄操作部600的外力施加下,沿着主轴640往后移动使圈套100完全缩入鞘管 200内,鞘管200里面的润滑管230能够更好的保护钢丝绳130、140。将圈套100及鞘管200插入到钳道内一直输送到结石部位附近,当在内窥镜下观察到结石“A”具体位置后沿着主轴640向前移动手柄操作部600,借助内窥镜的观察下调整钢丝绳130、140的合适的长度,其能够伸出的长度达到最大大约20CM,也可通过转动前后开关650向前方,握动前手柄 610使整个手柄操作部600沿着主轴640往前一步一步缓慢移动,这样能够使钢丝绳130、 140缓慢伸出鞘管200形成圈套100,避免快速伸出造成对黏膜表面的损伤,慢慢靠近结石 “A”然后利用钢丝绳130、140上刻度标记来初步判断结石“A”的大小,然后松开左固定螺栓 550推动左滑动管540,其带动左实心轴520往前运动,所述左实心轴520与连接管510焊接在一起,其连接管510与钢丝绳140尾部相连接,在左滑动管540的带动下左钢丝绳140 向前运动并开始形成圈套100,慢慢调整圈套100形状并将结石“A”套住,在调整过程中尽可能缓慢进行避免破坏表面黏膜组织,这时移动左滑动管540向后移动收紧圈套100将结石“A”套住防止滑落,收紧之后应该拧紧左固定螺栓550在左轨道管上,考虑到这时的圈套 100形状切碎结石“A”很难用力,因为钢丝绳130、140长度不一致,所以需要调整右滑动管 440使右钢丝绳130慢慢伸长,当左右两根钢丝绳130、140长度基本一致时,拧紧右固定螺栓450在右轨道管470上,这时可以拧动前后扳手650箭头朝后时,带动固定杆611转动同时转动环603旋转90度,滑动块609底部圆柱沿着轨道做运动,促使滑动块609其沿着主轴640往后移动,压缩弹簧C604和弹簧D606,从而使后止位块605按定位块607内的倒梯形状向后倾斜,促使后止位块605中间圆孔卡住主轴640,这时握动前手柄610其内有“L” 型槽可使前止位块608从竖直状态向前倾斜,前止位块608中间圆孔卡住主轴640,在这倾斜过程中手柄操作部600相对主轴640移动,反复握动这个动作带动前止位块608往复从竖直状态向前倾斜状态使整个手柄部沿着主轴640往后一步一步移动,这样能够带动圈套 100开始收缩切碎结石“A”,收紧过程中来自结石“A”的挤推力传递给钢丝绳130、140,钢丝绳130、140收拢时抵住前端套管210,所述前端套管210焊接在弹簧管220的顶端,弹簧管的尾端通过加强环31 0被固定在固定座300上,在收拢圈套100时,鞘管200、固定座300相对于静止的,连续握动前手柄300直至端帽110顶住前端套管210,结石“A “被切碎成结石 “B”。之后通过内窥镜查看结石“B”大小,如果有需要可以重复先前的步骤调整圈套至合理的大小继续切割结石“B”,直至完全被切碎可用网篮或异物钳等器械夹取碎石取到患者体外或通过人体腔道排出体外。[0071]对于上述端帽110的大体形状可为如图6所示的圆柱体台阶(具有利于导入的圆端面111和用于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沉孔114),或如图31所示的圆锥台阶(具有利于导入的圆端面Illb和用于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沉孔113b),或如图32所示的直圆柱(具有利于导入的圆端面Illc和用于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沉孔113c)。[0072]前端套管210的外形结构可为如图8所示的圆柱中空体,端面具有锯齿形“U”型槽,或如图33所示的前端套管,倒角过度部212b为30度倾斜倒角,端面214b上有圆角与倾斜倒角过度,这样有助于进入钳道或人体腔内减少摩擦,保护内镜或表面黏膜。[0073]固定座300的结构侧面有开关扳手330,也可为如图34所示,固定座其所述固定块 320b的圆孔部323b通过侧面增加螺纹孔322b,当需要固定加强环310b的时候可利于螺栓锁紧;当主轴640穿入固定块320b的沉孔325b需固定时,可通过底部螺纹孔324b,左右两侧多可增加螺纹孔,分别从左侧或右侧拧入螺栓紧固然后其作用与上述实施例的固定销具有相同功能。[0074]实心轴420大体可以为一根金属加工而成的圆柱体,或者如图35所示的实心轴, 其一端的凹陷部422b用于个滑动管固定,另一端有一个沉孔421b,可把钢丝绳130插入沉孔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其作用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管410具有相同功能,从而可以省去连接管部件。[0075]滑动管610结构也可如图36所示的,所述的滑动管主体一端被加工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大约为3度,表面覆盖一圈锥度螺纹441b,其被三条间隙442b分成为三部分;当实心轴穿过滑动管中心孔翼部443b,螺母444b可拧入滑动管主体的锥度螺纹,其具有拧入距离越长效果越好,所述螺母444b的外形是圆柱体或多边形体,内孔有锥度螺纹445b。[007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两根钢丝绳一端印刷带均匀刻度标记并被端帽固定,另一端通过实心轴分别与左右两个滑动管连接,可在轨道管道内平滑的进退,并在手柄操作部的作用下使钢丝绳反复收缩和形成圈套,这就提供给医生有个初期预判并对结石的反复碎石成为可能,一般的,碎石装置的圈套可至少反复开闭调整五次以上,以利于用最合适的大小和形状套取结石或整备再次使用,达到最佳碎石效果,避免了由于不适当的圈套而重新送入新的圈套,既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又降低了手术成本,减少了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易于更换钢丝绳和手柄重复使用大大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避免了浪费资源和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操作部采用金属加工件通过机械连接为一体,具有结构牢固稳定,其调节结构对称,受力时均匀,避免了在碎石过程中手柄断裂脱落的风险。[0077]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 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碎石装置的圈套,其特征在于,形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石装置的圈套,其特征在于,该圈套(100)由两根钢丝绳 (130、140)伸出鞘管(200)的远端形成,两根钢丝绳(130、140)的一端通过端帽(110)固定连接,所述刻度标记(120)为均匀间隔印刷在两根钢丝绳(130、140)上的彩色印刷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石装置的圈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钢丝绳(130、140) 均由多股单体钢丝相互缠绕而成。
4.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圈套。
5.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200)、固定座(300)、调节滑动部和手柄操作部 (600),以及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圈套(100),形成圈套(100)的两根钢丝绳(130、140)的另一端从鞘管(200)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接;所述鞘管(200 )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300 )上,固定座(300 )与手柄操作部(600 )滑动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600)的驱动下前后移动,调节滑动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600) 上;所述调节滑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400)和左调节滑动部(500):右调节滑动部(400) 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 )上的右轨道管(470 ),右轨道管(470 )上安装右滑动管(440 ), 右滑动管(440)与右轨道管(470)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右滑动管(440)上固定右实心轴(420),右实心轴(420)与鞘管(200)内的一根钢丝绳(130)固定连接;左调节滑动部(500 )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 )上的左轨道管(570 ),左轨道管(570 )上安装左滑动管(540),左滑动管(540)与左轨道管(570)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左滑动管(540)固定左实心轴(520),左实心轴(520)与鞘管(200)内的另一根钢丝绳(140)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石装置的圈套,形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圈套的碎石装置。本技术方案在圈套上设置刻度标记,长度均匀一致,颜色鲜艳在内镜下可视,这样医生的可以准确判断结石大小,从而根据结石的实际情况,调整圈套大小或者更换圈套,减少手术处理时间。
文档编号A61B17/221GK202821516SQ2012204486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王东, 李兆申, 徐庆 申请人:王东,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