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圈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6905阅读:1569来源:国知局
挡圈压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挡圈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轴用弹性挡圈(以下简称挡圈)是一种很常见的零件,广泛用于轴类零件上。现有的挡圈压入方案是:将挡圈套置于轴头倒角段或导向段,再用一个内孔直径比轴头直径大的压头将该挡圈下压到卡槽内,通过挡圈与卡槽结合,阻止压头继续向下运动。

现有压入方案的缺陷是:在挡圈套置于轴头倒角段或导向段时,挡圈无法准确固定,挡圈容易倾斜或掉落,特别是当轴头位于轴承室凹陷内部时,挡圈倾斜会给挡圈压入带来难度,影响生产效率,甚至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保证挡圈准确压入的挡圈压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包括用于伸入轴承室中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设置有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的底面与所述压杆的轴线垂直,所述磁性元件用于产生轴向磁力,以吸附挡圈且使挡圈贴附在所述压杆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压杆中心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压杆的轴线重合,所述贯通孔为阶梯孔,所述贯通孔包括由上到下排列的同轴的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第三直段,第一直段、第二直段、第三直段的直径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贯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柱以及滑动定位柱,所述固定柱安装于所述第一直段内,所述滑动定位柱包括限位段、直径较小的定位段和直径最小的顶头,限位段、定位段和顶头由上到下排列,所述顶头的直径与所述挡圈的内径间隙配合,以使所述顶头可穿入所述挡圈,所述滑动定位柱的限位段位于贯通孔的第二直段内,所述第三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段的直径,以对所述限位段限位,所述第三直段的长度比所述定位段的长度长,当所述限位段处于限位位置时,所述顶头从所述第三直段中伸出一部分,便于穿过挡圈,所述滑动定位柱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抵住所述滑动定位柱的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磁性元件环绕所述贯通孔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贯通孔的第一直段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柱的外壁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所述固定柱可在所述贯通孔的第一直段内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受压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定位柱的限位段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所述压杆的外侧壁与轴承室的内壁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还包括弹性器件,所述弹性器件用于将所述压杆推进轴承室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轴头位于轴承室内凹陷位置的情况,可将压杆伸入到轴承室内的凹陷位置,再将挡圈压入,操作便易、精准,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进行挡圈压入的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进行挡圈压入的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进行挡圈压入的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进行挡圈压入的步骤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包括用于伸入轴承室10中的压杆1,压杆1的一端设置有容纳室2,容纳室2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挡圈20的磁性元件3,磁性元件3的底面与压杆1的轴线垂直,磁性元件3的底面与压杆1的端面平齐或略低。磁性元件3用于产生轴向磁力,以吸附挡圈20且使挡圈20贴附在压杆1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压杆1中心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贯通孔4,贯通孔4的轴线与压杆1的轴线重合,贯通孔4内设置有固定柱5以及滑动定位柱6,固定柱5安装于贯通孔4内的上部,滑动定位柱6可滑动地设置于贯通孔4内的下部,滑动定位柱6与固定柱5之间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动定位柱的弹性元件7。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磁性元件3环绕贯通孔4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磁性元件3为多个,多个磁性元件3在同一水平面且环绕贯通孔4的轴线分布。

贯通孔4包括由上到下排列的同轴的第一直段41、第二直段42、第三直段43,第一直段41、第二直段42、第三直段43的直径依次递减。

贯通孔4内设置有固定柱5以及滑动定位柱6,固定柱5安装于第一直段41内,滑动定位柱6包括限位段61、直径较小的定位段62和直径最小的顶头8,限位段61、定位段62和顶头8由上到下排列,顶头8的直径与挡圈的内径间隙配合,以使顶头8可穿入挡圈20,滑动定位柱6的限位段61位于贯通孔4的第二直段42内,第三直段43的直径小于限位段61的直径,以对限位段61限位,第三直段43的长度比定位段61的长度长,当限位段61处于限位位置时,顶头8从第三直段43中伸出一部分,便于穿过挡圈,滑动定位柱6与固定柱5之间设置有用于抵住滑动定位柱6的弹性元件7。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贯通孔4的第一直段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固定柱5的外壁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固定柱5可在贯通孔4的第一直段内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弹性元件7为受压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柱5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定位柱6的限位段的端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其中,压杆1的外侧壁与轴承室10的内壁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器件,弹性器件用于将压杆推进轴承室的内部。弹性器件可以为带有弹簧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与轴承室的内壁间隙配合,套筒的侧壁对压杆进行导向,套筒的内部的弹簧用于将压杆推进轴承室的内部,确保第三直段43与需要压挡圈的轴头同心。

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压杆选用导磁材料,外形加工成柱或杆状,能与轴承室间隙配合。磁性元件的导磁方向为轴向,磁性元件镶嵌在压杆末端容纳室内,使压杆末端具有轴向的磁性。

顶头8与挡圈内环间隙配合,可自如穿入挡圈;滑动定位柱的定位段与第三直段间隙配合,滑动定位柱的定位段可灵活穿过第三直段,顶头8可伸出压杆,以使套在顶头上的挡圈被吸牢且紧贴在压杆末端的圆柱面上。

弹簧一端顶住压杆内的滑动定位柱,另一端则被旋入第一直段41的固定柱5顶住,可通过调节固定柱5与滑动定位柱6的轴向距离调节滑动定位柱6承受的弹力大小,在套有挡圈的顶头8承受大于该弹力的向上顶入力时,顶头8可回缩到压杆内。

贯通孔4的第三直段43的孔径比需要压挡圈的轴头直径略大,当压杆下压时,轴头与顶头8接触,将顶头8往上顶入第三直段43内,而导致原来套在顶头8上的挡圈顺势导入轴头,通过压杆端面的下压,将挡圈压到轴上挡圈位,而此时轴头突出部位则伸入第三直段43中。

压杆的外形通过与轴定位功能零件的某个特征外形(比如轴承室)形成间隙配合,从而使第三直段43与需要压挡圈的轴处于同心位置;这种间隙配合除直接硬接触配合外,还可借助弹性器件实现可伸缩的间隙配合,确保第三直段与上述轴处于同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轴头位于轴承室内凹陷位置的情况,可将压杆伸入到轴承室内的凹陷位置,再将挡圈压入,操作便易、精准,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作业。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挡圈压入装置进行挡圈压入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结合图3所示,将挡圈20套上顶头8,挡圈受到压杆1末端的磁力作用,被吸附紧贴在压杆1末端的端面上,磁力来源于压杆末端或磁性元件;

步骤二、结合图4所示,将吸附了挡圈的压杆下压,使压杆的外壁与轴外围的功能零件配合(比如与轴承室的导入口配合),顶头的末端与轴头接触;

步骤三、结合图5所示,继续将压杆下压,此时顶头将被轴头向上顶退,挡圈将套上轴头,压杆顺势压下,直到挡圈进入轴上挡圈槽(挡圈位),压杆无法继续往下行程;

步骤四、结合图6所示,此时释放压杆上的向下压入力,滑动定位柱在弹力作用下自行回复,挡圈与压杆端面分离,压挡圈过程即告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个可弹性伸缩的滑动定位柱在径向固定挡圈,并用带磁性的压杆末端或磁性元件将挡圈吸附到压杆端部,形成对挡圈的准确且稳定的固定,操作时只需将挡圈套到顶头上,压杆的磁性或磁性元件即可将挡圈吸牢,挡圈紧贴到压杆端面,当挡圈压入后,挡圈可方便地与压杆分离,操作便易、精准,便于重复生产,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确保挡圈内孔与轴头同心,实现压入的准确快捷,方便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压入时,通过轴头顶着滑动定位柱不断后退,保持压入过程挡圈位置无变化,从而保证压入过程的精准;

2、利用磁性克服了挡圈自身重力影响,使挡圈不会掉落,并且一直紧贴在压杆表面,直到挡圈压入挡圈位,确保压入过程稳定,保证批量生产的质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