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48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属于输氧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氧疗是纠正患者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基本措施,吸氧面罩是临床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现有技术中氧气雾化装置与吸氧面罩的罩体连接部分为直管,平卧位病患者利用此类氧气雾化装置进行辅助治疗时,由于连接氧气雾化器与吸氧面罩的导管不能弯曲,使氧气加湿装置呈倾斜状态,大大降低了氧气雾化加湿的效果,并且雾化加湿器中的水极易进入导管及吸氧面罩,对病患者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一种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用方便,提高氧气雾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面罩体,还包括氧气管接头A、氧气管接头B及输氧导管;氧气管接头呈L型,面罩体与氧气管接头A —端连接,氧气管接头A另一端与输氧导管连接,输氧导管的另一端与氧气管接头B连接,氧气管接头B的另一端与氧气雾化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输氧导管为螺纹软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L型的氧气管接头及导管配合,使平卧位病患者利用氧气雾化装置进行氧疗时,雾化器瓶体保持竖直状态,保证了氧气物化加湿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面罩体,2、氧气管接头A,3、输氧导管,4、氧气管接头B,5、氧气雾化装置。实施例1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体1,还包括氧气管接头A 2、氧气管接头B 4及输氧导管3 ;本实施例中输氧导管3采用螺纹软管;氧气管接头A 2及氧气管接头B 4呈L型;面罩体I与氧气管接头A 2 —端连接,氧气管接头A 2另一端与输氧导管3连接,输氧导管3的另一端与氧气管接头B 4连接,氧气管接头B 4的另一端连接氧气雾化装置5。本实用新型采用曲状的氧气管接头A 2、氧气管接头B 4及输氧导管3 (螺纹软管)的配合,有效的调整了氧气雾化装置5与面罩体I的角度,使平卧位的病患者进行氧疗时,氧气雾化装置5始终呈竖直状态,以保证最佳的雾化效果;螺纹软管可根据患者的体位进一步调整氧气雾化装置及面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避免了导管等内部凝结的水滴流入面罩。以上借助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包括面罩体(I ),其特征是:还包括氧气管接头A(2)、氧气管接头B (4)及输氧导管(3);氧气管接头呈L型,面罩体(I)与氧气管接头A (2)一端连接,氧气管接头A (2)另一端与输氧导管(3)连接,输氧导管的另一端与氧气管接头B (4)连接,氧气管接头B (4)的另一端与氧气雾化装置(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氧导管(3)为螺纹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属于输氧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平卧位病人的雾化吸氧装置。吸氧面罩是临床中氧疗的常用医疗器械。现有技术中氧气雾化装置与吸氧面罩的罩体连接部分为直管,平卧位患者使用氧气雾化装置极其不便,氧气的雾化加湿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体、两只L型的氧气管接头及输氧导管;输氧导管两端分别通过氧气管接头连接面罩体及氧气雾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利用L型的氧气管接头及输氧导管配合。使平卧位病患者利用氧气雾化装置进行氧疗时,雾化器瓶体保持竖直状态,保证了最佳的氧气雾化效果。
文档编号A61M11/00GK202933354SQ2012205827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田颖慧 申请人:田颖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