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7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
背景技术
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会导致胸腔、腹腔等部位的积液,临床上大多采用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抽取积液样本,然后送去检验。现有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一般都是由注射针管改造而成,其存有的弊端是:
1、取样针管的尾部是敞开式结构,取样过程中,难免会沾染少量的细菌,细菌进入积液样本后,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疾病的确诊;2、穿刺针直接安装在取样针管的前端,这种结构对于某些部位的积液抽取工作相当不便;3、储液管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跌碎;4、取样针管的尾部没有辅助装置,操作时,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包括取样针管、穿刺针和储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管的末端封闭,通过短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取样针管的管体上安装有测压表;所述取样针管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短管,所述进液短管的前端连接有软管,穿刺针固定在软管的另一端上。进一步地说:所述取样针管前端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管螺纹连接在出液口上。所述进液短管上安装有进液控制阀。所述取样针管的尾部外壁上固定设有环状的手柄。 所述储液管的外壁上标有刻度线。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取样针管末端封闭,通过短管连接负压吸引器,通过负压吸引器使取样针管内产生负压,整体是闭合式结构,可防止细菌进入取样针管内感染积液样本,有利于疾病的确诊;2、穿刺针通过软管与取样针管连接,这样,对于人体的任何部位的积液抽取都非常方便;3、储液管与出液口是螺纹连接,连接牢固,不易脱落;4、取样针管的尾部设有环状的手柄,有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包括取样针管3、穿刺针I和储液管9。所述取样针管3的末端封闭,通过短管6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所述取样针管3的管体上安装有测压表4,测压表4有助于医护人员得知取样针管3内的负压值。所述取样针管3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短管12,所述进液短管12上安装有进液控制阀11。所述进液短管12的前端连接有软管2,穿刺针I固定在软管2的另一端上。所述取样针管3前端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出液口 10,所述储液管9螺纹连接在出液口 10上。所述储液管9的外壁上标有刻度线8。刻度线8有助于医护人员直接得到已抽取积液的容量。所述取样针管3的尾部外壁上固定设有环状的手柄5,有助于医务人员的取样操作。使用时,通过负压吸引器7使取样针管3内产生负压,从测压表4得知取样针管3内的负压值后,打开进液控制阀11,积液进入取样针管3,并通过漏斗状的出液口 10汇流入储液管9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包括取样针管(3)、穿刺针(I)和储液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管(3)的末端封闭,通过短管(6)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所述取样针管(3)的管体上安装有测压表(4);所述取样针管(3)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短管(12),所述进液短管(12)的前端连接有软管(2),穿刺针(I)固定在软管(2)的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管(3)前端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出液口(10),所述储液管(9)螺纹连接在出液口(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短管(12)上安装有进液控制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针管(3)的尾部外壁上固定设有环状的手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9)的外壁上标有刻度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取样器,属于医疗器具。包括取样针管、穿刺针和储液管;所述取样针管的末端封闭,通过短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取样针管的前端设置有进液短管,所述进液短管的前端连接有软管,穿刺针固定在软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取样针管前端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储液管螺纹连接在出液口上。所述取样针管的尾部外壁上固定设有环状的手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取样针管是闭合式结构,可防止细菌进入感染积液样本,有利于疾病的确诊;2、穿刺针通过软管与注射器针筒连接,对于人体任何部位积液的抽取都非常方便;3、储液管与出液口连接牢固,不易脱落;4、取样针管的尾部设有环状的手柄,有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
文档编号A61B10/00GK202920247SQ2012206553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杨庆玲, 李景国 申请人:杨庆玲, 李景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