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9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无纺布具有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所述无纺布的一侧,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设为在该无纺布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交替地连续,在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具有透孔,所述透孔的周围的纤维朝向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取向。
【专利说明】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及一次性尿布等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根据其功能,开 发出了在片材的一面配设突出的部分的结构、配设呈筋状隆起的部分的结构、开设有多个 孔的结构等。
[000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其在具有凹凸或起伏的片材中,整体地分散 配置有凸状部分和被开孔的凹状部分,且凹状部分的纤维集合密度比凸状部分的纤维集合 密度低。由此,可靠地抑制或防止高粘性体液的泄漏,而且也具备必要的其他的特性,作为 上述吸收性物品的表面材料而综合性地具有优异的性能。
[0004]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其由具有多个开孔的无纺布 构成,在该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中,开孔以从上述表面片的表面朝向背面延伸的方式由上 述无纺布包围而形成,该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以相邻的开孔间具有顶部的方式呈凸状地弯 曲。而且,顶部的片厚度a、开孔的下端周缘部的片厚度c及顶部与开孔的下端周缘部的大 致中间部的片厚度b之间存在a > b > c的关系。由此,表面片具有疏密结构,获得残液减 少、得到干爽感优异的表面片。而且,由于与肌肤接触的部分的纤维密度稀疏,因此能够给 肌肤带来软垫那样的柔软度,而且手感进一步提高。
[0005]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片材的一面是呈筋状延伸的突出部、截面为鱼糕(大 致半圆)形状的多层无纺布。该无纺布的槽部在无纺布中的目付(日本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最低,且以横向取向纤维的含有率高而纵向取向纤维的含有率低的方式形成。并且,凸状部 的侧部在无纺布中的目付最高,且纵向取向纤维的含有率较高。由此,容易使排泄物等的规 定的液体透过,而且液体落到槽部中,因此扩散面积小(点性),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小(触感 性良好),能抑制回液。因此,液体不易残留于片表面(低残留性),能够防止液体大面积且 长时间附着于肌肤的情况。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03-13725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08-246321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02508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 部和向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所述 无纺布的一侧,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设为在该无纺布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 的方向上分别交替地连续,在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具有透孔,所述透孔的周围的纤 维朝向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取向,
[0012] 构成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纤维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射 状的纤维取向。
[0013] 优选为,沿着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与沿着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 切的壁部部分的纤维的取向性不同,该第一方向是通过所述透孔的横截面的中央点的该横 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该第二方向是通过所述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 述不同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
[0014] 优选为,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 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 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 下。
[0015] 优选为,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 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 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 下。
[0016] 优选为,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 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 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 下。
[0017] 优选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 05以上, 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05以 上。
[0018] 优选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 1以上, 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 1以上。
[0019]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开口部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所述透 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比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低。
[0020] 优选为,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2根/mm2以上且100根/mm 2以 下,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30根/mm2以上且200根/mm2以下。
[0021] 优选为,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5根/mm2以上且90根/mm 2以下, 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40根/mm2以上且170根/mm2以下。
[0022] 优选为,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10根/mm2以上且80根/mm 2以 下,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50根/mm2以上且150根/mm2以下。
[0023] 优选为,构成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壁部的纤维具有朝向第一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 射状的纤维取向性。
[0024]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开口部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沿着第 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与沿着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纤维的 取向性不同,该第一方向是通过所述壁部的横截面的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方 向中的一个方向,该第二方向是通过所述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方向中的一个 方向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
[0025]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 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 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 以上且130°以下。
[0026]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 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 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 以上且125°以下。
[0027]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 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 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 以上且120°以下。
[0028] 优选为,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彼此分别由第一棱部连结,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 部彼此分别由第二棱部连结。
[0029] 优选为,所述片状的无纺布的厚度为1mm以上且7mm以下。
[0030] 优选为,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透孔周围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 顶部的层厚度TL2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的关系为TL1 > TL3 > TL2。
[0031] 优选为,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 TL2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分别为0· 1mm以上且3mm以下。
[0032] 优选为,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 TL2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分别为0. 4mm以上且2mm以下。
[0033] 优选为,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间隔为0. 5mm以上且10mm以下。
[0034] 优选为,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间隔为1. 5mm以上且5mm以下。
[0035] 优选为,所述俯视观察下不同的方向的交叉角为90°。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使用上述各项所述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003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尿布,其使用上述各项所述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003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的特征及优点适当参照附图,通过下述的记载更为明 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局 部剖视立体图。
[0040] 图2是表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取向性进行测定的位置的透孔周围的第二 突出部的横剖视图。
[0041] 图3是表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取向性进行测定的位置的第二突出部的高 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横剖视图。
[004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透孔周围的第二突出部的纵剖视图。
[0043]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第一、第二突出部的配设例的俯视配设图。
[0044]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45] 图7是对将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应用为表面片而得到的一次性尿布进行局部剖 切而示意性地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被压扁、缓冲性良好且容易使液体流动而加快了从透孔 的吸收速度的无纺布。
[0047] 以下,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
[0048] 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优选应用为例如生理用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 品的表面片,优选将第一面侧Z1朝向穿戴者的肌肤面侧使用,并将第二面侧Z2配置于吸收 性物品内部的吸收体(未图示)侧使用。以下,考虑将附图所示的无纺布10的第一面侧Z1 朝向穿戴者的肌肤面使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由该实施方式限定 来解释。
[004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具有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12,第一 突出部11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Z1突出且具有内部空间11K,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 察无纺布的一侧,第二突出部12向与第一面侧Z1相反侧的第二面侧Z2突出且具有内部空 间12K。上述的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配设为在无纺布10的例如整面上在俯视观察下交 叉的不同的方向的上分别交替地连续。上述不同的方向的具体的一例是作为上述不同的方 向中的1方向的X方向和与该X方向不同的作为上述不同的方向中的1方向的Y方向。在 此,从第一面侧Z1观察到的凸部为第一突出部11,凹部为第二突出部12。而且,从第二面 侧Z2观察到的凸部为第二突出部12,凹部为第一突出部11。因此,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 突出部12共用一部分。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形成为顶部11T、12T被圆化的圆锥台形 状或半球状,在多个第二突出部12的顶部12T具有透孔21。更详细而言,第一突出部11的 突出形状比较来说为半球状,另一方面,第二突出部12的突出形状成为顶部被圆化的圆锥 或圆锥台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并不限定为上述 形状,可以是任意的突出方式,例如,实际上是各种锥体形状(在本说明书中,锥体形状是 广泛包含圆锥、圆锥台、棱锥、棱锥台、斜圆锥等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突出 部11、12保持有与其外径近似的顶部被圆化的圆锥台形状或半球状的内部空间11K、12K。
[0051] 在上述第一突出部11的顶部(以下,也称为第一突出部顶部)11T与其开口部11H 之间具有壁部13。该壁部13在第一突出部11构成环状结构。另外,在第二突出部12的 顶部(以下,也称为第二突出部顶部)12T与其开口部12H之间具有壁部14。该壁部14在 第二突出部12构成环状结构。并且,该壁部14共用上述壁部13的一部分。在此所说的 "环状"只要在俯视观察下成为环状的连续的形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俯视观察下可以 是圆、椭圆、矩形、多边形等任意的形状。在良好地维持片的连续状态方面,优选圆或椭圆。 而且,若将"环状"作为立体形状来说,可列举圆柱、斜圆柱、椭圆柱、截头圆锥、截头斜圆锥、 截头椭圆锥、截头四棱锥、截头斜四棱锥等任意的环结构,在实现连续的片状态方面,优选 圆柱、椭圆柱、截头圆锥、截头椭圆锥。
[0052] 具有如上述那样配设的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的无纺布10不具有弯折部,整体 由连续的曲面构成。
[0053] 这样,上述无纺布10优选具有沿着面方向连续的结构。该"连续"是指没有间断 的部分或透孔21以外的小孔。但是,纤维间的间隙那样的微细孔不包含在上述小孔中。上 述小孔可以定义为例如其孔径以圆相当的直径计为1. 〇_以上的孔。
[0054] 上述透孔21周围的纤维朝向透孔21的中心方向取向。
[0055] 构成第一突出部11的壁部13的纤维沿着将第一突出部顶部11T和其开口部11H 的缘部连结的方向具有纤维取向性。换言之,沿着壁部13的立起的方向具有纤维取向性。 因此,具有朝向第一突出部顶部11T那样的放射状的纤维取向性。
[0056] 构成第二突出部12的壁部14的纤维沿着将第二突出部顶部12T和其开口部12H 的缘部连结的方向具有纤维取向性。换言之,构成该壁部14的纤维具有从第二突出部顶部 12T朝向外侧那样的放射状的纤维取向。该壁部14的纤维取向性在与上述的壁部13共用 的共用部分处与壁部13的纤维取向性相同。
[0057] 另外,如图2所示,通过透孔21的横截面的中心点Mh的该横截面内的沿着上述第 一方向X的假想线Lhx所横切的壁部部分14hX和通过上述中央点Mh的该横截面内的沿着 上述第二方向Y的假想线Lhy横切所的壁部部分14hY的纤维的取向性成为如以下所述那 样。例如,在Mh方向为90°的情况下,壁部部分14hX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 优选为55°以上且12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而且,在Mh方向为90° 的情况下,壁部部分14hY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优选为55°以上且125°以 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壁部部分14hX的取向强度为1.05以上,更优选为 1. 1以上。而且,壁部部分14hY的取向强度为1. 05以上,更优选为1. 1以上。
[0058] 如此,透孔21周围的纤维朝向透孔21的中心(中央点Mh)方向取向。在此,中心 点Mh是指透孔21的深度方向及透孔21的横截面的中心。
[0059] 由此,无纺布10不易被压扁,能够得到优异的缓冲性。而且,液体沿着纤维的取向 方向容易流动,液体容易流入位于取向方向上的透孔21,因此液体的吸收速度加快。
[0060] 另一方面,在开孔周围的纤维呈环状地进行纤维取向那样的专利文献1及2所公 开的无纺布中,由于能抑制开孔周围的液体的吸收速度,因此液体通过速度变慢。
[0061] 此外,如图3所示,通过壁部14的横截面的中央点Mw的该横截面内的沿着上述第 一方向X的假想线Lwx所横切的壁部部分14wX和通过上述中央点Mw的该横截面内的沿着 上述第二方向Y的假想线Lwy所横切的壁部部分14wY的纤维的取向性成为如以下所述那 样。例如,在Mw方向为90°的情况下,壁部部分14wX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 优选为55°以上且12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而且,在Mw方向为90° 的情况下,壁部部分14wY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优选为55°以上且125°以 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壁部部分14wX的取向强度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 以上。而且,壁部部分14wY的取向强度为1. 05以上,更优选为1. 1以上。如此,壁部部分 14wX和壁部部分14wY都成为朝向突出部的中心的取向,由此不易被压扁,能够维持高缓冲 性和吸收性能。
[0062] 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二突出部顶部12T与其开口部12H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 部14,透孔21周围的壁部部分14H的纤维密度比壁部14中间部的壁部部分14M的纤维密 度降低。
[0063] 上述壁部部分14H的纤维密度为2根/mm2以上且100根/mm2以下,优选为5根/ mm2以上且90根/mm2以下,更优选为10根/mm2以上且80根/mm 2以下。上述壁部部分14M 的纤维密度为30根/mm2以上且200根/mm2以下,优选为40根/mm2以上且170根/mm 2以 下,更优选为50根/mm2以上且150根/mm2以下。因此,在上述范围内,壁部部分14H的纤 维密度比壁部部分14M的纤维密度降低。
[0064] 这样,纤维密度产生差异,因此壁部部分14H的强度高,不易被压扁,从而在使用 时能够抑制体液从吸收层向肌肤返回。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壁部部分14H表示从透孔21的深处起至0. 5mm的区域。
[0066] 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能够使用的纤维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下 述的纤维等。可列举聚乙烯(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等聚烯烃纤维,可列举单独使用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等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纤维。而且,可优选列举芯鞘型、 并排型等结构的复合纤维、例如鞘成分为聚乙烯或低熔点聚丙烯的芯鞘结构的纤维,作为 该芯/鞘结构的纤维的代表例,有PET (芯)与PE (鞘)、PP (芯)与PE (鞘)及PP (芯)与 低熔点PP(鞘)等的芯鞘结构的纤维。更具体而言,上述结构纤维优选包含聚乙烯纤维、聚 丙烯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聚乙烯复合纤维、聚丙烯复合纤维。在此,该聚乙烯复合纤维的 复合组成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该聚丙烯复合纤维的复合组成优选为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和低熔点聚丙烯,更具体而言,可列举PET(芯)与PE(鞘)及PET(芯)与 低熔点PP(鞘)。而且,这些纤维可以单独使用来构成无纺布,但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 用。
[0067] 接着,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的尺寸规格。
[0068] 关于片的厚度,无纺布10的侧视观察时的整体的厚度为片厚度TS,其凹凸弯曲的 片的局部的厚度为层厚度TL。片厚度TS只要根据用途而适当调节即可,但是在作为尿布 或生理用品等的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1mm以上且7mm以下,更优选为1. 5mm以上且 5mm以下。通过设为此范围,使用时的体液吸收速度加快,能抑制从吸收体的回液,而且,能 够实现适度的缓冲性。层厚度TL在片内的各部位可以不同,只要根据用途而适当调节即 可。在作为尿布或生理用品等的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顶部11T的层厚度TL1 优选为〇· 1mm以上且3mm以下,更优选为0· 4mm以上且2mm以下。作为优选的层厚度的范 围,透孔21周围的第二突出部顶部12T的层厚度TL2及壁部14 (13)的层厚度TL3也同样。 各层厚度TL1、TL2、TL3的关系优选为TL1 > TL3 > TL2。由此,在第一突出部11的特别是 肌肤面侧,纤维密度低,能够实现良好的肌肤触感。另一方面,第二突出部12的纤维密度较 高,不易被压扁,能够形成为不会走样而实现良好的缓冲性且液体的吸收速度优异的无纺 布。
[0069] 上述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突出部12的间隔只要根据用途适当调节即可,在作为 尿布或生理用品等的表面片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0. 5mm以上且10mm以下,更优选为1. 5mm 以上且5mm以下。而且,上述无纺布10的基重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以片整体的平均值计优 选为15g/m2以上且50g/m 2以下,更优选为20g/m2以上且40g/m2以下。
[00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无纺布10具有以下那样的效果。
[0071] 上述无纺布10 (参照前述图1)具有优异的缓冲性。
[0072]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不仅在表背的一面而且在两面具有突出的部分,因此其 结构显现出特有的缓冲性。若是例如筋状的突起或一面的突起,则无论如何显现的都是作 为线或面的弹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三维的动作也能良好地追随,从而在两面上发 挥由点支承的立体的缓冲性。而且,具有朝向壁部13的立起方向取向的纤维取向性。因此, 在壁部13产生坚固的身骨,纤维具有不会沿厚度方向被压扁的适度的缓冲性。而且,利用 壁部13的纤维取向性,即使无纺布10受到按压力而被压扁,其形状复原力大,即使捆包状 态或持续穿戴也容易维持初期的缓冲力。即,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不易被压扁,即便发 生变形也容易恢复。
[0073] 上述无纺布10 (参照前述图1)的肌肤触感优异。
[0074]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在两面方向上具有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且其顶部11T 被圆化。因此,通过将第一突出部11侧的面作为肌肤面侧,能够实现表面片相对于肌肤以 点柔软地接触的良好的肌肤触感。而且,即便相对于穿戴时的压力,由于进行接触的点呈 面状地增减,因此能够使肌肤触感良好,且能够抑制表面片整体相对于压力的形状变形,而 且,从压力变形的形状复原也容易。还具有上述的良好的缓冲性产生的作用,与点接触产生 的动态的作用协同配合,能得到独特的良好的肌肤触感。而且,即使在接受了排泄等时,上 述的点接触也发挥作用,能实现干爽的肌肤触感。对该干爽的肌肤触感(吸收性的效果) 进行补充说明的话,由于具有朝向壁部13的立起的方向取向了的纤维取向性,因此利用沿 着壁部13的厚度方向取向的纤维,液体顺畅地沿着纤维流动,利用透孔21迅速地移动到配 设于无纺布10的下表面的吸收体,且利用壁部13的纤维取向性,能减少回液,实现干爽的 肌肤触感。而且,通过维持上述的结构,无纺布10自身的通气性优异,利用点接触的效果, 对于皮疫的防止有用。
[0075] 上述无纺布10 (参照前述图1)的排泄物的捕捉性优异。
[0076]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中,由于在向其两面突出的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各 自的内部具有内部空间11K、12K,因此根据排泄液或排泄物的物性而能够以多样的方式将 它们捕捉来进行应对。例如,以无纺布10的第一面侧Z1为肌肤面侧进行说明时,若是粘 度高且渗透性低的排泄物,则不透过无纺布10的表面片,而该排泄物暂时积存于内部空间 12K,水分及排泄物的一部分通过透孔21而由吸收体(未图示)吸收。另一方面,若是粘度 低且容易透过的排泄液,则在透过了透孔21及无纺布10的表面片之后,将其捕捉到内部 空间11K中。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首先与肌肤面接触的部分都是第一突出部顶部11T, 上述捕捉到的排泄液或排泄物不易与肌肤发生接触。由此,即使在排泄尿、便、经血、白带之 后,也能大范围地应对而维持极其良好的干爽感。
[0077] 接下来,参照图5,说明上述的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的优选的平面配设例。
[0078] 如图5所示,作为配设例,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Z1 (纸面上方)突出的第一 突出部11和向与第一面侧Z1相反侧的第二面侧Z2(纸面下方)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2配 设为在无纺布10的整面上在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作为不同的方向的、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 Y上分别交替地连续,所述第一面侧Z1是俯视观察所述无纺布的一侧。因此,在从1方向观 察时,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突出部12相对于片面交替地向相反方向突出。第一方向X及 第二方向Y的交叉角优选为30°以上且90° (正交)以下,例如为90°。配设为向第二面 侧Z2突出有与向第一面侧Z1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1同等个数的第二突出部12。并且,将 分别相邻的第一突出部11连结的之间成为第一棱部15。另外,如前述通过图1说明那样, 在第一突出部11保持有内部空间11K,在第二突出部12保持有内部空间12K。另外,虽然 未图示,但是在从第二面侧Z2观察时,将分别相邻的第二突出部12连结的之间成为第一棱 部。
[0079] 上述内部空间11K、12K构成为以第一棱部15为交界而由壁部13(14)分隔开、实 质上不连续的空间。该"棱部"是指具有倾斜而与截面凸状一致的两面的交界线,这种情况 下,成为相邻的第二突出部12的内部空间12K的面的交叉部(交界线)。换言之,是指沿 着从隔着第二突出部12相邻的第一突出部11以包围该第二突出部12的方式通过第二突 出部12之间而到达另一第一突出部11B的棱线的部分。该"棱线"是指相对于将最近的第 一突出部11的顶部11T彼此连结的线而在连续观察到的垂直方向纵截面上将高度最高的 位置连续连结而得到的线。
[0080] 上述的配设例的无纺布10中,第一突出部11经由第一棱部15相连,在该第一突 出部11的队列之间,经由第一棱部15而并列地连接有第一突出部11。此外,在第一突出部 11的队列与另一第一突出部11的队列之间并列地连接有第二突出部12。由于是这样的配 置方式,因此在第一突出部11的队列之间具有捕捉空间。而且,该捕捉空间成为液体扩散 路径,第一突出部11的队列防止液体的横向泄漏。
[0081] 在上述配设例中,在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的交叉角为60°的情况下,产生第一 突出部11彼此及第二突出部12彼此相邻的状态。然而,只要能构成整体上连续的片状态 即可,这样的方式的排列也是第一、第二突出部11、12配设为在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作为不 同的方向的第一、第二方向X、Y上分别交替地连续,因此也包含在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突 出部12 "交替"地排列这样的意思中。
[0082] 如上述那样,在俯视观察下的第一方向(X方向)及第二方向(Y方向)上分别排 列的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12以整体由曲面连续的状态构成无纺布10。需要说明的 是,上述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突出部12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为上述情况,只要是能以能连 续的排列进行配置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是以第一突出部11为中心而在六边形的顶点配 置6个第二突出部12并使该图案在面内扩展的排列。另外,也可以是这样的排列:以第一 突出部11为中心而在正方形的顶点配置4个第二突出部12,且在各顶点间的中心分别配置 第二突出部12而配置总计8个第二突出部12,并使该图案在面内扩展的排列。
[0083] 接着,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一实施方 式。
[0084]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的制造方法只要适当采用这种产品所使用的一般的 方法即可。此时,作为对织物进行赋形的支承体,使用图6(1)所示的结构的支承体30。该 支承体30与要赋形第一突出部11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有孔32,且与要赋形第二突出部12 的位置相对应地具有多个突起31。突起31的前端形状制作成锐角。因此,在向支承体30 强烈地喷吹空气的情况下,在突起31之间赋形出第一突出部11,且在赋形于突起31之间的 第二突出部12的顶部制作出透孔21。
[0085] 当列举该制造方法的一例时,可列举下述那样的方式。
[0086] 在将热粘接之前的纤维织物20以成为规定厚度的方式从卡片机(未图示)向赋 形装置供给的织物装置中,首先使上述纤维织物20固定于上述支承体30上。接着,向该支 承体30上的纤维织物20喷吹温风而对纤维织物20进行赋形。考虑这种产品所使用的一 般的纤维材料,此时的温风的温度优选为比构成纤维织物的热塑性纤维的熔点低〇°C以上 且70°C以下,更优选低5°C以上且50°C以下(参照前述图6 (1))。附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 是赋形后的纤维织物20,制作出第一突出部11及第二突出部12。
[0087] 接下来如图6 (2)所示,喷吹能够使各纤维适度地热粘接的温度的空气的热风(以 下,称为热风),使各纤维热粘接。考虑这种产品所使用的一般的纤维材料,此时的热风的温 度优选比构成纤维织物20的热塑性纤维的熔点高0°C以上且70°C以下,更优选高5°C以上 且50°C以下。
[0088] 作为热塑性纤维,例如,如上所述,可列举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系、聚酯系、尼 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聚丙烯腈系等,或者由上述两种以上构成的芯鞘型、并排型的复 合纤维等。作为热塑性纤维,在使用包含低熔点成分及高熔点成分的复合纤维的情况下,向 纤维织物20喷吹的热风的温度优选为低熔点成分的熔点以上且小于高熔点成分的熔点。 向纤维织物20喷吹的热风的温度更优选为低熔点成分的熔点以上且比高熔点成分的熔点 低l〇°C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比低熔点成分的熔点高5°C以上且比高熔点成分的熔点低 20°C以上的温度。
[0089] 纤维织物20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热塑性纤维,更优选为 4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纤维织物20也可以包含本来不具有热粘接性的纤维(例 如棉花、浆料等天然纤维、人造纤维、醋酯纤维等)。
[0090] 对纤维织物20进行赋形的温风的风速从赋形性和手感的观点出发为60m/s以上 且80m/s以下,更优选为65m/s以上且75m/s以下。当风速为上述范围内时,在通过突起31 剌穿的部分制作出透孔21,且立体感变得充分,能充分发挥通气性和排泄物的捕捉性的效 果,因此优选。而且,纤维密度或取向成为规定的范围,体液的吸收速度加快,回液量减少, 因此优选。当风速比下限值过低时,不能制作出透孔21,若一方风速过快,则透孔直径变得 过大,根据挑选的纤维的不同而透孔21的边缘部分(14H)的纤维密度升高且取向相对于透 孔21的中心方向成为直角方向(MD方向),因此吸收时的液体的流动变差。另外,若为上 述范围的风速,则耐压缩性维持得良好,因此肌肤触感良好,能够充分发挥通气性和排泄物 的捕捉性的效果,因此优选。当考虑到连续生产时,可列举将上述支承体30设为可搬运的 输送设备式或筒式的结构,将搬运来的进行了压花的无纺布10利用卷轴进行卷取的方式。 这样,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可以朝向 MD及CD的任一方,但是就前述图5所示的模型图而言,优选将附图纵向设为MD。
[0091] 上述MD也称为机械方向,是无纺布制造时的纤维织物的进给方向,是"Machine Direction"的简称。上述⑶是与MD正交的方向,是"Cross Direction"的简称。
[0092] 接下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一例,通过图7,说明应 用于尿布100的吸收性主体4的应用例。
[0093] 如图7所示,图7是对将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应用于表面片1的一次性尿布进 行局部剖切而示意性地表示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尿布是带型的婴幼儿用一次性尿布,表 示将平面展开的状态的尿布稍弯曲而从内侧(肌肤接触面侧)观察到的状态。
[0094] 该一次性尿布100具有配置在肌肤接触面侧的透液性的表面片1、配置在非肌肤 接触面侧的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及夹设在它们之间的吸收体3。表面片1应用上述实施方 式的无纺布10,将其第一突出部11侧作为肌肤接触面。在上述背面片2与表面片1之间 夹设配置有吸收体3。背面片2在展开状态下具有其两侧缘在长度方向中央部C向内侧缩 径的形状,可以由1张片构成,也可以由多张片构成。在本例中,设有侧片5形成的横向泄 漏防止褶裥7,由此能有效地防止婴幼儿的运动等引起的股关节部分处的液体等的横向泄 漏。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中,还可以设置功能性的结构部或片材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 中未严格图示各构件的配置关系、交界,只要为这种尿布的一般的方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其结构。
[0095] 上述尿布示出作为带型的结构,在背侧R的翼片部设有扣紧带6。将该扣紧带6粘 贴于在腹侧F的翼片部设置的带粘贴部(未图示),从而能够将尿布穿戴固定。此时,将尿 布中央C平缓地向内侧折弯,以使吸收体3沿着从婴幼儿的臀部到下腹部的方式穿戴。由 此,排泄物可靠地被吸收体3吸收保持。通过以这样的方式使用,显示出尤其是将无纺布10 应用为表面片1产生的良好的肌肤触感、缓冲性、排泄物的捕捉性。尤其是关于排泄物的 捕捉性,能够实现以往的线状的突出物的表面片或开设有小孔的结构无法实现的极高的性 能,例如,能够适当地保护婴幼儿的肌肤不产生腹泻便或软便等引起的肌肤皴裂。
[0096] 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10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可以适当地作为上 述的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隔尿垫等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使用。而且,无纺 布10的两面为凹凸结构产生的通气性、液扩散性、按压力时的变形特性等优异,因此也可 以作为夹设在尿布或生理用品等的表面片与吸收体之间的辅助层。此外,可列举利用作为 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褶裥、外包装片、翼状物的方式。此外,还可列举利用作为臀部湿纸 巾、清扫片、滤纸的方式。
[0097] 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以下的无纺布。
[0098] 〈1> 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与所 述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所述无纺布的一 侦牝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设为在该无纺布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的方向上分 别交替地连续,
[0099] 在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具有透孔,
[0100] 所述透孔的周围的纤维朝向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取向。
[0101] 〈2>根据〈1>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构成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纤维具有朝向所 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射状的纤维取向。
[0102] 〈3>根据〈1>或〈2>记载的无纺布,其中,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开口部之 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比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 部分的纤维密度低。
[0103] 〈4>根据〈3>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2根/ mm2以上且100根/mm2以下,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30根/mm 2以上且 200根/mm2以下。
[0104] 〈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构成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壁部的 纤维具有朝向第一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射状的纤维取向性。
[0105] 〈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 开口部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
[0106] 沿着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与沿着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 部部分的纤维的取向性不同,该第一方向是通过所述壁部的横截面的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 的所述不同的方向中的1方向,该第二方向是通过所述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 方向中的1方向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
[0107] 〈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彼此分 别由第一棱部连结,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部彼此分别由第二棱部连结。
[0108] 〈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所述片状的无纺布的厚度为 1mm以上且7mm以下。
[0109] 〈9>根据〈1>?〈8>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 度TL1、所述透孔周围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2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 层厚度TL3的关系为TL1 > TL3 > TL2。
[0110] 〈10>根据〈1>?〈9>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11与所述第 二突出部12的间隔为0· 5mm以上且10mm以下。
[0111] 〈11>根据〈1>?〈10>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其中,所述俯视观察下不同的方向 的交叉角为90°。
[0112] 〈12> -种吸收性物品,其使用〈1>?〈11>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0113] 〈13> -种一次性尿布,其使用〈1>?〈11>中任一项记载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0114]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这些实施例 限定来解释。
[0115] [实施例1-4、参考例1-2]
[0116] 实施例1将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且鞘由聚乙烯构成的2. 4dtexX 51mm 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以基重30g/m2的方式从卡片机向赋形装置供给。在赋形装置中,使上述 纤维织物固定于具有多个突起且具有通气性的底座上。该支承体30的突起31的俯视观察 下的MD间距为8謹,CD间距为5謹。
[0117] 接下来,向该支承体30上的纤维织物20喷吹热风(温度130°C、风速60m/s)进行 赋形,从而沿着所述支承体30上的突起31对纤维织物20进行赋形,并切换成温度145°C、 风速5m/s的热风而使各芯鞘结构的纤维热粘接。将这样热粘接而赋形后的无纺布10取出, 作为实施例1的无纺布试验体。该实施例1的无纺布10的基重为30g/m 2,厚度T为4. 2mm。
[0118] 实施例2除了作为赋形条件的热风的风速为65m/s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 的条件制作了无纺布10。
[0119] 实施例3除了作为赋形条件的热风的风速为70m/s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 的条件制作了无纺布10。
[0120] 实施例4除了作为赋形条件的热风的风速为75m/s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 的条件制作了无纺布10。
[0121] 参考例1除了作为赋形条件的热风的风速为47. 5m/s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 样的条件制作了无纺布10。该参考例1中,无纺布的厚度为3. 40mm,在第二突出部12未开 设透孔。
[0122] 参考例2除了作为赋形条件的热风的风速为50m/s以外,以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 的条件制作了无纺布10。该参考例2中,无纺布的厚度为3. 50mm,在第二突出部12未开设 透孔。
[0123] [比较例 1-3]
[0124] 比较例1利用日本特开2008-25081号公报(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 制作了无纺布试验体。比较例1是具有筋状的凹凸形状和开孔的无纺布,筋状的凸状部分 的高度全部相同,为1.3mm。
[0125] 比较例2利用日本特开平03-137258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制作了无 纺布试验体。
[0126] 比较例3利用日本特开平08-246321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制作了无 纺布试验体。比较例3是具有凸状部和开孔的无纺布,凸状部分的高度全部相同,为1. 2_。
[0127] 接下来,对评价方法进行说明。使用无纺布试验体或尿布,进行了下述的测定试 验。
[0128] 〈高度的测定〉
[0129] 将无纺布试验体的切断面放大成利用基恩士(KEYENCE)制数码显微镜VHX-1000 进行测定的部位充分进入视野而能够测定的大小(10倍以上且100倍以下),测定了图1所 示的第一突出部11的高度TS。测定进行5次,进行平均后作为该样品的第一突出部11的 高度 TS (mm)。
[0130] 〈纤维取向性(取向角、取向强度)的测定〉
[0131] 使用日本电子(株)社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JCM_5100(商品名),以图1中的z 轴方向成为上下的方式将样品静置,印刷从与样品的所测定的面垂直的方向拍摄到的图 像(调整成所测定的纤维能够计测10根以上的倍率;100倍以上且300倍以下),将纤维 描绘到透明PET制片上。将所述的图像读取到个人计算机内,使用株式会社NEXUS社制的 nexusNewQube [商品名](独立版)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述图像进行了二值化。接着,使用纤 维取向解析程序即Fiber Orientation Analysis 8.13 Single软件(商品名),对所述二 值化后的图像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功率谱,根据近似椭圆的分布图,得到了取向角和取向 强度。
[0132] 取向角表示纤维最多取向的角度,取向强度表示该取向角下的强度。在透孔21的 周边部及壁部中间部分的测定中,取向角越接近90°的值,表示纤维越沿透孔21的中心方 向取向,若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则判断为纤维沿透孔21的中心方向上取向。
[0133] 另外,取向强度的值越大,表示纤维的朝向越整齐。将取向强度为1.05以上的情 况视作取向。
[0134] 测定在3处进行,进行平均后作为该样品的取向角和取向强度。
[0135] 上述的纤维取向性是由纤维的取向角和取向强度构成的概念。
[0136] 纤维的取向角以表示具有多个方向性的多个纤维作为整体向哪个方向取向的概 念对纤维的集合体的形状进行数值化。纤维的取向强度是表示显示取向角的纤维的量的 概念,若取向强度小于1. 05,贝U几乎未取向,若为1. 05以上,贝U可以说具有取向。然而,在本 实施方式中,纤维取向根据其部位而变化。即,在从某取向角的状态的部位向不同的取向角 的部位变化的期间(纤维从沿某方向取向强度强的状态向沿不同的取向显示强的强度的 部位变化的期间),具有取向强度弱的状态、通过进行再取向而到达高的状态等各种状态。 因此,尽管在某一显示强的取向角的部位与在另一方向显示强的取向角的部位之间纤维的 取向强度弱,但优选改变纤维的取向角,更优选取向强度高。关于取向强度,在本实施方式 中示出一例,相对于透孔21的周边部的曲面结构而言,取向角优选为50°以上且130°以 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取向强度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相 对于第二突出部12的壁部14的曲面结构而言,取向角优选为50°以上且130°以下,更优 选为60°以上且120°以下,取向强度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
[0137] 由于各个壁部14的纤维的取向方向是朝向各透孔21的中心的方向,因此显现缓 冲性。而且,在使用无纺布10作为表面片1的情况下,各个壁部14的纤维取向性存在差 另|J,高的第一突出部11A具有高的取向性,由此,即使在低载荷下那样主要是高的第一突出 部11A与肌肤接触的情况下,无纺布也具有充分的耐压缩性,能防止无纺布被压扁。由此能 够确保充分的捕捉空间,充分发挥减小肌肤接触面积的效果、高通气性、充分捕捉大量的液 体、固态成分、高粘性液体等并抑制泄漏的效果。
[0138] 〈纤维密度的测定〉
[0139]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观察(调整成纤维截面能够计测30根以上且60根以下 程度的倍率(150倍以上且500倍以下)(在本实施例中为100倍))无纺布部分的切断面, 对通过每一定面积的所述切断面切断的纤维的截面积进行统计。另外,观察的中心为第一 突起部顶部11T及第二突起部顶部12T的厚度的中点附近。接着,换算成每1mm 2的纤维的 截面数,将其作为纤维密度(根/mm2)。测定在3处进行,进行平均后作为该样品的纤维密 度。需要说明的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了日本电子(株)社制的JCM-5100(商品名)。
[0140] 〈加压下吸收时间的测定〉
[0141] 从花王株式会社的市售的婴儿用尿布(商品名"Merries干爽透气Μ尺寸(日语 原文d U-文工Α - Μ寸4文' )"2011年制)将表面片去除,取而代之,层叠 切出为l〇〇_X250mm的无纺布试验体并将其周围固定而得到了评价用的婴儿用尿布。向 上述无纺布试验体上均匀地施加成为20g/cm 2的压力的载荷,找到在试验体的大致中央设 置的截面积1000mm2的筒,从此处注入人工尿。使用生理食盐水作为人工尿,将人工尿每10 分钟注入40g,共注入3次,测定了吸收完的时间(秒)。
[0142] 〈加压下回液量的测定〉
[0143] 从花王株式会社的市售的婴儿用尿布(商品名"Merries干爽透气Μ尺寸")将表 面片去除,取而代之,层叠切出为100_X250mm的无纺布试验体1并将其周围固定而得到 了评价用的婴儿用尿布。向上述无纺布试验体上均匀地施加成为20g/cm 2的压力的载荷, 找到在试验体的大致中央设置的截面积1000mm2的筒,从此处注入人工尿。使用生理食盐 水作为人工尿,将人工尿每10分钟注入40g,共注入3次,之后,去除所述载荷,在无纺布试 验体上载置施加了成为4. 9kPa的压力的载荷的滤纸并放置2分钟之后,将滤纸的质量变化 作为回液量(g)。
[0144] 对于上述各评价项目的测定结果及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45]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与所述第一 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所述无纺布的一侧,所 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设为在该无纺布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交替 地连续, 在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具有透孔, 所述透孔的周围的纤维朝向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取向, 构成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纤维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射状的 纤维取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沿着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与沿着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 分的纤维的取向性不同,该第一方向是通过所述透孔的横截面的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 述不同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该第二方向是通过所述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方 向中的一个方向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 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 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 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 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下。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 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在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为90°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 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05以上,沿着与所述 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05以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 1以上,沿着与所述第 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强度为1. 1以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开口部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 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比所述壁部中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低。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2根/mm2以上且100根/mm2以下,所述壁部中 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30根/mm2以上且200根/mm2以下。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5根/mm2以上且90根/mm2以下,所述壁部中 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40根/mm2以上且170根/mm2以下。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透孔周围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10根/mm2以上且80根/mm2以下,所述壁部中 间部的壁部部分的纤维密度为50根/mm2以上且150根/mm2以下。
12.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构成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壁部的纤维具有朝向第一突出部的顶部那样的放射状的纤维 取向性。
13.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与其开口部之间具有环状结构的壁部, 沿着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与沿着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 分的纤维的取向性不同,该第一方向是通过所述壁部的横截面的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 述不同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该第二方向是通过所述中央点的该横截面内的所述不同的方 向中的一个方向且是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方向。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 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130°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 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0°以上且 130°以下。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 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125°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 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55°以上且 125°以下。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 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120°以下,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中心点方向为90°时, 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假想线所横切的壁部部分的取向角为60°以上且 120°以下。
17.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彼此分别由第一棱部连结,相邻的所述第二突出部彼此分别由 第二棱部连结。
1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片状的无纺布的厚度为1mm以上且7mm以下。
19.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透孔周围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 度TL2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的关系为TL1 > TL3 > TL2。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2及所述第 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分别为0· 1mm以上且3mm以下。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1、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的层厚度TL2及所述第 二突出部的壁部的层厚度TL3分别为0. 4mm以上且2mm以下。
22.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间隔为〇. 5mm以上且10mm以下。
23.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间隔为1. 5mm以上且5mm以下。
24.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 所述俯视观察下不同的方向的交叉角为90°。
25. -种吸收性物品,其使用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26. -种一次性尿布,其使用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
【文档编号】A61F13/49GK204112013SQ20129000098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谷口正洋, 川口宏子, 内山泰树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