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82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脑磁共振成像中定位扫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是指用相应的射频脉冲对置于静磁场中的被检体的氢原子核(质子)进行激励,采集随之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得到图像。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无电离辐射伤害、软组织对比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成像参数与扫描方位选择灵活、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血管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有技术中,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颅脑等扫描部位进行扫描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当病人就位后,医生移动病床将病人扫描部位(即颅脑)移动到磁体中心区,然后选择定位专用序列脉冲进行定位扫描,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如果病人颅脑偏离磁场中心过远,就需要医生·再次进入扫描室移动病床进行二次定位,直到颅脑进入到磁体中心区,然后将已经得到的矢状面、冠状面像作为定位像,观察后在定位像上通过调整修改扫描束再进行正式扫描,获取所需横断面的图像。在实际操作中,是靠医生的操作将扫描部位移动到磁体中心的,这完全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水平,对于经验缺乏的医生,其病床移动偏移较大或电动病床定位灯标定的位置不准就会使定位扫描生成的定位像偏离中心严重,成像效果不好,需不断调整病床位置和定位扫描,十分繁琐和不便。这直接导致每个病人的扫描时间的延长,影响扫描效率。所以,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是:1、耗时耗力,操作不便,扫描效率低;2、病床调整距离无法精确把握,即无法精确得到扫描部位需要调整的距离。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无法精确调整病床位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其中,其包括步骤:
A、当目标就位后,移动电控扫描床使扫描部位正对磁体中心区;
B、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获取回波信号,并将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C、通过图像分割识别算法提取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的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D、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不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时,自动计算出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控制电控扫描床按照计算出的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移动,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显示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后重建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包括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与上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1、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与上边框的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上限时,调
整距离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A、当目标就位后,移动电控扫描床使扫描部位正对磁体中心区; B、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获取回波信号,并将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C、通过图像分割识别算法提取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的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D、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不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时,自动计算出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控制电控扫描床按照计算出的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移动,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显示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后重建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包括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与上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1、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与上边框的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上限时,调整距离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时,显示重建得到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6.—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装置,包括电控扫描床、磁共振机、与电控扫描床及磁共振机通信连接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当目标就位后,移动电控扫描床使扫描部位正对磁体中心区; 第一次重建模块,用于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获取回波信号,并将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图像分割识别算法提取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的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第二次重建模块,用于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不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时,自动计算出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控制电控扫描床按照计算出的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移动,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显示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后重建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所述控制模块、第一次重建模块、判断模块及第二次重建模块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重建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最高点与上边框的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范围的上限时,调整距离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扫描床由计算机通信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定位扫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定位扫描的装置还包括一头线圈,用于接收人`体选定部位受激质子辐射的磁共振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共振定位扫描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目标就位后,移动电控扫描床使扫描部位正对磁体中心区;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获取回波信号,并将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得到扫描部位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通过图像分割识别算法提取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的扫描部位轮廓信息,判断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当扫描部位的轮廓边缘与边框的距离不在预设的阈值范围时,自动计算出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控制电控扫描床按照计算出的调整距离及调整方向移动,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显示重新启动磁共振定位扫描后重建的矢状面定位像和冠状面定位像。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3142230SQ20131010160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7日
发明者虞上宠, 邓晓云, 吴剑 申请人: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