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消渴)病中药口服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08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糖尿(消渴)病中药口服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是治疗糖尿(消渴)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消渴)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说它是不死的“癌症”,是因为未经中医理论的八纲辨证,西医只知降糖及注射胰岛素,因此不能根治,而且常出现并发症。本发明通过八纲辨证,以清湿热为主,达到康复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辩证查因,以清湿热为主,在降浊的同时清解血尿之毒,不言降糖而实际降糖,为患者创造了生机,将并发症也同时治愈。中药制剂程序:
在权利要求书中已将制作方法说明,在此不再详述,服用方法也在权利要求书中说明。本发明的药理分析如下:
君药:石莲子苦,疗噤口痢,白浊遗精,清心良剂。臣药:天花粉性寒,止渴除烦,排脓消毒,善除热痰。佐以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和营卫。柴胡味甘,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赤茯苓味琰,渗湿利窍,且通水道。黄芩苦寒,枯泻肝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用补气虚。麦门冬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桑白皮甘辛,止嗽定喘,泻肺火邪,其功不浅。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生能泻火。茵陈味苦,退疸除黄,泻湿利水,清热为凉。苦参味苦,痈肿疮疖,下血肠风,眉脱赤癞。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骨亦可。车前子为使,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实。中医诊断标准:
肾水枯竭,心火燔炽......五脏干燥,心烦口渴,饮食皆作小便,令人虚極短气,尿白尿
池,脉大者易治,细小者难治。西医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lmmol/L,或两次空腹血糖超过
7.0mmol/L,或两次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l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渴症消失,尿浊渐清,大便通顺。好转:渴症减轻,尿趋于正常,心烦解除。

无效:达不到治疗效果者。表一:经治疗后疗效观察(30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消渴)病的中药口服浆,是由下列方法制作而成的: ⑴称取人参30g、石莲子100g、柴胡25g、赤茯苓25g、黄芩50g、黄芪50g、麦门冬70g、车前子50g、地骨皮50g、桑白皮50g、甘草50g、茵陈30g、天花粉50g、苦参50g、玄参50g ;⑵将上述药物锉散,在容器内用80°C开水浸泡100分钟,滤出,另加入开水浸泡50分钟压榨过滤,两液合并,用不锈钢锅或铝锅慢火熬成稀浆,加入3%的山梨酸防腐剂,入容器储之备用; ⑶每次温服30毫升,日服3 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消渴)病的中药口服浆,或打成丹剂储放备用。是用下列药物制成的人参、石莲子、柴胡、赤茯苓、黄芩、黄芪、麦门冬、车前子、地骨皮、桑白皮、甘草、茵陈、天花粉、苦参、玄参,先磨成散剂或丹剂,开水浸泡后滤出渣,熬成口服浆,以达到治愈糖尿(消渴)病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3169865SQ20131011072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钱继杭, 侯宪红, 吕士芹, 王学岭 申请人:侯宪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