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29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其方药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玄参、山慈菇、黄药子、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蛎、重楼、三棱、莪术、香附、全蝎、蜈蚣、白芥子、青皮、枳壳、柴胡。本发明运用了化痰散结,理气散结并用的方法。本发明针对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病机,提出最新治疗理念: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终结都在气上,由于气滞而血瘀,血瘀而痰凝,痰凝而癥瘕聚,癥瘕聚久而“岩”成。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大队入气分之中药。理气以舒肝,顺气以条达,破气以散结,古有健脾以绝生痰之源,今我宗气,以消“岩”之根基,从根基上来治疗淋巴癌,再配合散结痰凝之药,则淋巴癌无有不愈之理。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拔毒散肿,破癥散结,利水湿,化痰凝,消癌肿,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之功。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成药,尤其是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为无痛性颈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亦陆续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一般分皮肤无粘连,在初期和中期互不融合,可活动。晚期淋巴结可很大或互相应的症状。全身症状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皮肤瘙痒,进行性贫血等。本病种一经查出,即已进入中晚期,中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能够治愈此病,中医的辩证施治和对症治疗尚有一定优势。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组方配伍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玄参、山慈菇、黄药子、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蛎、重楼、三棱、莪术、香附、全蝎、蜈蚣、白芥子、青皮、枳壳、柴胡共二十一味中药组成。临床上常见嗳气、胁痛、脘腹作胀等气机不畅的症状。气机郁滞也与痰凝内结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常称之为痰气交阻。本发明运用了化痰散结,理气散结并用的方法。本发明针对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病机,提出最新治疗理念: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终结都在气上,由于气滞而血瘀,血瘀而痰凝,痰凝而癥瘕聚,癥瘕聚久而“岩”成。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大队入气分之中药:青皮、枳壳、柴胡、香附、三棱、文术。用上述药调畅情志,舒肝理气,以三棱、文术来理气,顺气、破气。理气以舒肝,顺气以条达,破气以散结,古有健脾以绝生痰之源,今我宗气,以消“岩”之根基,从根基上来治疗淋巴癌,再配合散结痰凝之药,则淋巴癌无有不愈之理。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白芥子专散皮里肉外之痰凝。牡蛎、昆布、海藻咸化痰饮、夏枯草、山慈菇消肿化瘤,软坚散结,消癥化积。蜈蚣、全蝎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癥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拔毒散肿,破癥散结,利水湿,化痰凝,消癌肿,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000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取当归20g、川弯15g、赤苟15g、生地25g、玄参20g、山慈菇10g、黄药子10g、海藻20g、昆布20g、夏枯草20g、牡蛎30g、重楼20g、三棱15g、莪术15g、香附20g、全蝎5g、蜈虫公5条、白芥子15g、青皮15g、积壳15g、柴胡15g共二十一味中药经精选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灭菌后装0#胶囊。对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每服4粒,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温开水送下。
[0005]典型病例:
[0006]兰某某,女,48岁,青田海口人,因左颈部肿块进行增大与鸡蛋大4月,1994年8月10日入院,治疗痊愈十几年未见复发。[0007]林某某,女,51岁,青田石角人,因右颈部肿块增大8月,1998年9月12日入院,浙江青田船寮戈溪卫生室,治疗痊愈恢复未见复发。
[0008]赵某,男,33岁,于1993年颈部淋巴结肿大4cm*5cm,活检诊断为淋巴网状细胞肉瘤服药后肿块消失,给予本方加天冬30g、鳖甲24g随证加减送服本发明胶囊剂,一个月后用北沙参、龟板、生地、半枝莲、半边莲、狗舌草煎汤送服本发明胶囊制剂,共服200余剂。肿块消失。以后多年未再治疗。1999年复发,又服本发明胶囊制剂I年余消失,随访2年一直正常上班。
[0009]本发明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即中药胶囊制剂,通过2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服用临床观察,存活I年以内6例,存活1-2年8例,存活2-5年以上2例,存活5_10年4例,存活10年以上4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方配伍和各中药的重量: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5g、生地25g、玄参20g、山慈菇10g、黄药子10g、海藻20g、昆布20g、夏枯草20g、牡蛎30g、重楼20g、三棱15g、莪术15g、香附20g、全蝎5g、蜈蚣5条、白芥子15g、青皮15g、积壳15g 、柴胡15g。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505698SQ20131033693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卢金贵仙 申请人:卢金贵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