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224发布日期:2018-09-11 19:2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蟾酥、蟾衣、蟾皮等在我国作为中药材历史悠久,具有消肿、止痛、解毒、开窍醒神、抗肿瘤等疗效。对蟾酥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初步免疫活性筛选的过程中已经证明总水提蛋白组分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浙江农林大学所在团队开展日本蟾蜍(Bufojaponicusformosus)皮肤cDNA质粒文库筛选工作,克隆到缺失部分5′-端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碱基序列的转胶蛋白-2(transgelin-2,TAGLN2,又称smoothmuscle22,SM22β)cDNA。该蛋白最初是从鸡砂囊平滑肌中发现并分离而来,分子量22kD,是一种与肌动蛋白(actin)结合的细胞骨架蛋白,参与动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脉管系统的发育,在多种癌症发生过程中亦大量表达。因此,TAGLN2作为肿瘤发生的潜在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监测等提供参考依据。为分析蟾蜍皮肤中是否存在TAGLN2全长基因的表达,通过两轮PCR的实验设计,获得多个不同程度缺失5′-端碱基序列的cDNA克隆,揭示TAGLN2基因多样性。为研究分析该蛋白在蟾酥、蟾衣、蟾皮的含量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效果奠定基础。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及其用途的技术方案,所得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生产成本低、疗效显著、应用简便。所述的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含量的以下物质:蟾皮转胶蛋白-217-36%、辅料2-11%、稳定剂5-19%、溶剂41-70%;所述的辅料为聚山梨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乳酸、葡聚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二醇、组氨酸、甘氨酸、甘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溶剂为蒸馏水、重蒸水、无菌水、超纯水、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蟾皮转胶蛋白-2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从蟾蜍皮肤cDNA质粒文库筛选,克隆到缺失部分5′-端开放阅读框碱基序列的蟾皮转胶蛋白-2cDNA;2)在原核表达系统一一大肠肝菌中表达和生产蟾皮转胶蛋白-2:首先构建工程菌并诱导表达,然后高密度发酵工程菌并诱导表达,包涵体分离和洗涤后,将目的蛋白质复性、纯化。所述的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蟾皮转胶蛋白-2的含量为21-33%,优选为23-29%。所述的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含量为3-10%,优选为4-9%。所述的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的含量为7-17%,优选为9-15%。所述的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溶剂的含量为45-68%,优选为47-64%。所述的蟾皮转胶蛋白-2在制备用于人体、动物、家禽防治肿瘤等细胞恶性增殖制剂中的应用。上述一种含蟾皮转胶蛋白-2的抗肿瘤中药制剂,以天然的蟾皮转胶蛋白-2为活性成分和载体,添加一定量的蛋白稳定剂,能很好的保证该药剂的疗效和性能的稳定,同时含有赋形和增效作用的辅料成分,能延长药物的有效期和稳定行,该中药制剂具有消肿止痛、抗肿瘤和预防人体、动物、家禽细胞恶性增殖等作用,且生产简便,安全无毒,使用方便,使用过程无任何副作用。本申请文件中涉及的百分含量除另有说明外,其它的均为纯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64g蒸馏水,然后缓慢加入23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2g聚山梨酯和2g聚氧乙烯蓖麻油,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3g聚乙二醇、3g组氨酸、2g甘氨酸和1g甘油,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实施例2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47g重蒸水,然后缓慢加入29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g聚乳酸和4g葡聚糖,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15g聚乙二醇,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实施例3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58g无菌水,然后缓慢加入25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g聚山梨酯和5g葡聚糖,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11g甘油,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实施例4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52g超纯水,然后缓慢加入27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2g聚山梨酯、2g聚氧乙烯蓖麻油、2g聚乳酸和2g葡聚糖,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10g组氨酸和3g甘氨酸,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实施例5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61g去离子水,然后缓慢加入24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g聚氧乙烯蓖麻油,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2.5g聚乙二醇、2.5g组氨酸、2.5g甘氨酸和2.5g甘油,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实施例6向严格灭菌后的干净容器内加入11g蒸馏水、10g重蒸水、10g无菌水、10g超纯水和10g去离子水,然后缓慢加入28g蟾皮转胶蛋白-2,混合均匀后再加入4g聚山梨酯、2g聚氧乙烯蓖麻油和1g聚乳酸,搅拌半小时,再慢慢加人7g组氨酸和7g甘氨酸,最后充分搅拌溶解均匀,冰箱冷藏保存即得最终产品。所述的蟾皮转胶蛋白-2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从蟾蜍皮肤cDNA质粒文库筛选,克隆到缺失部分5′-端开放阅读框碱基序列的蟾皮转胶蛋白-2cDNA;2)在原核表达系统一一大肠肝菌中表达和生产蟾皮转胶蛋白-2:首先构建工程菌并诱导表达,然后高密度发酵工程菌并诱导表达,包涵体分离和洗涤后,将目的蛋白质复性、纯化。以下通过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试验结果。试验一:每个处理分别选择健康雄性小鼠30只,7周龄,体重(19±2)g,由浙江省疾控中心提供,所有供试动物均有许可证号。试验所用瘤株: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由浙江大学免疫实验室提供。试验所用抗肿瘤制剂均为浙江农林大学上述实施例制得。试验时将肺癌瘤株制成细胞悬液浓度为1×106/ml,接种于小鼠右下肢腋窝皮下,每只0.2ml,每天监测小鼠体质量、摄食量、活动状态、毛发等的变化。第12天后小鼠开始出现颈背部皮毛粗糙、发暗,活动迟缓,消瘦、体重减少15%以上,摄食、饮水量减少,小鼠进入肿瘤体质状态。然后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各15只进行试验。第11天开始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组给予注射实施例中的生物制剂,各组每日注射1次,每次2ml,共处理15d。期间所有动物给予自由饮食,每天定时观察小鼠反应性、毛色、排便、进食量及体重变化。肿瘤体积的估算采用以下公式:V=ab2/2(a、b分别为瘤块的长和宽)。12d后各组处死小鼠并完整剥离瘤体,称重后用甲醛浸泡。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6对小鼠给药前后体重的影响处理鼠数(只)给药前给药后实施例11522.78±2.1421.35±0.86实施例21522.14±2.2621.27±1.89实施例31522.25±1.5721.04±1.43实施例41522.45±2.1821.46±2.07实施例51522.67±1.9621.12±1.61实施例61522.41±0.7421.23±0.28对照组1522.55±1.8723.56±1.75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6对小鼠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6处理后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瘤体明显缩小,而对照组体重、瘤体明显增加,其中实施例1优于实施例2,实施例3优于实施例4,实施例5优于实施例6。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