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热贴,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板蓝根13-17、千里光6-10、白鲜皮6-10、独活6-10、威灵仙10-14、宽叶鼠曲草1-5、无花果13-17、化橘红10-14、蝉蜕4-8、菊花13-17、升麻4-8、水椎木10-14。本发明中药合理搭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开窍醒神、护脑清热等中药原料,对于退热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适用于中暑、牙痛等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降温。
【专利说明】一种退热贴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热贴。
[0002]【背景技术】:
发烧既体温高于正常值。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C之间,以凌晨O~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C左右。口腔温度在37.3°C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C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000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是首先采用的措施。物理降温就是使用酒精在患者背部、面部、腹部、腋窝处擦浴。然而采用酒精降温只是起到单一降温退热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退热贴,它能在退热的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板蓝根13-17、千里光6-10、白鲜皮6-10、独活6-10、威灵仙10-14、宽叶鼠曲草1-5、无花果13-17、化橘红10-14、蝉蜕4-8、菊花13-17、升麻4-8、水椎木10-14。
[0006]一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板蓝根15、千里光8、白鲜皮8、独活8、威灵仙12、宽叶鼠曲草3、无花果15、化橘红12、蝉蜕6、菊花15、升麻6、水椎木12。`
[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合理搭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开窍醒神、护脑清热等中药原料,对于退热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适用于中暑、牙痛等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降温。
[0008]【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退热贴,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板蓝根15、千里光8、白鲜皮8、独活8、威灵仙12、宽叶鼠曲草3、无花果15、化橘红12、蝉蜕6、菊花15、升麻6、水椎木12。
[0009]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常规的做法制成贴剂,使用时,将本发明贴剂贴在患者的太阳穴或者额头部位,每帖贴5个小时,每日使用两贴。
[0010]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朱某,男,12岁。主诉:感冒发烧,酒精擦身,温度未退。采用本发明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部位,3小时后退热。
[0011]病例二:
钱某,女,23岁。主诉:两天前扁桃体发炎,今晨起开始发烧,感觉头晕,犯困。给予本发明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太阳穴部位,4小时后退热。
[0012]病例三:朱某,男,42岁。主诉:因淋雨导致第二天高烧不退,并且头昏乏力,温度计量得温度38°。给予本发明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太阳穴部位,5小时后退热,头昏乏力现象明显缓
解。`
【权利要求】
1.一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板蓝根13-17、千里光6-10、白鲜皮6-10、独活6-10、威灵仙10-14、宽叶鼠曲草1-5、无花果13-17、化橘红10-14、蝉蜕4-8、菊花13-17、升麻4-8、水椎木10-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板蓝根15、千里光8、白鲜皮8、独活8、威灵仙12、宽叶鼠曲草3、无花果15、化橘红12、蝉蜕6、菊花15、升麻6、水椎木12。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550346SQ20131047366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2日
【发明者】马兰飞 申请人:安徽金马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