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21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一闪烁区。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二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二闪烁区。第一闪烁讯号与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介于1Hz至100Hz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透过周边脑波侦测的装置就可以用视觉控制配有所述导光板的屏幕上的操作界面。
【专利说明】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会闪烁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0002]人类的大脑具有许多神经细胞,其活动时会发出电磁波,即所谓的“脑波”。由于脑波和人类的意识活动有关,为了利用脑波的讯号来与外界沟通和传递信息,以视觉诱发脑波控制功能的技术即成为发展的重点。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以视觉诱发脑波控制功能,已成为
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脑波的讯号来与外界沟通和传递信息,提供一种会闪烁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可以用视觉诱发脑波控制功能。
[000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一闪烁区。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二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二闪烁区。第一闪烁讯号与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介于IHz至IOOHz之间。
[0007]较佳地,该第一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10Hz。当使用者看向第一闪烁区时,可诱发对应的第一脑波。
[0008]较佳地,该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50Hz。当使用者看向第二闪烁区时,可诱发对应的第二脑波。
[0009]较佳地,该第一闪烁讯号与该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相位差是Θ =2 Ji /x度,其中X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x=2,代表该第一闪烁区与第该二闪烁区的存在。这样,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可以具有闪烁相位差,因此并非同时发光或灭光。这样,即使该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相同的闪烁频率,但由于并非同时发光或灭光,因此仍可实现脑波控制。
[0010]较佳地,该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三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三闪烁区。这样,当使用者看向第三闪烁区时,可以诱发使用者对应的第三脑波。
[0011]较佳地,第三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28Hz。
[0012]较佳地,第三闪烁讯号与第一闪烁讯号的闪烁相位差是Θ =2 Ji /x度,其中X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x=3,代表第一闪烁区、第二闪烁区与第三闪烁区的存在。
[0013]较佳地,该导光板具有多个沟槽,以容置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第二发
光二极管。[0014]较佳地,该些沟槽包括一第一沟槽和一第二沟槽,且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彼此交错。
[0015]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背光模块以具有闪烁讯号的发光二极管在导光板上形成闪烁区,其闪烁频率使得使用者看向闪烁区时,可诱发脑波控制功能,由于在导光板上形成多个不同闪烁频率的闪烁区,因此可根据不同闪烁频率而诱发不同的脑波控制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19]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背光模块:100、200、300、400
[0022]导光板:102、202、402
[0023]发光模块:104、106、112、214、218、222、226
[0024]发光二极管:104a、106a、112a、214a、218a、222a、226a、404、406、412
[0025]第一闪烁区:108、216、408
[0026]第二闪烁区:110、220、410
[0027]第三闪烁区:114、224、414
[0028]第四闪烁区:228
[0029]十字沟槽:204
[0030]第一沟槽:204a
[0031]第二沟槽:204b
[0032]第一区:206
[0033]第二区:208
[0034]第三区:210
[0035]第四区:2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37]实施例1
[00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图1只是示意,并非真实的比例。请参照图1,背光模块100包括一导光板102、以及至少一发光模块。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包括发光模块104和106。每一发光模块104和106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中具有至少一个会闪烁的发光二极管,例如104a和106a,分别具有第一闪烁讯号和第二闪烁讯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模块104和106是配置于导光板102的一侧。因此,导光板102会因为上述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闪烁的缘故,形成第一闪烁区108以及第二闪烁区110。经研究与验证,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的闪烁频率是介于IHz至IOOHz之间。例如,发光二极管104a的闪烁频率是10Hz。因此,当使用者看向第一闪烁区108时,可诱发对应的第一脑波。另外,发光二极管106a的闪烁频率可以是50Hz,因此当使用者看向第二闪烁区110时,则会诱发对应的第二脑波。这样,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闪烁区108与第二闪烁区110可以对应存在不同的操作选项,例如上一页与下一页,进而达到利用视觉与脑波来执行导光板102上界面操作的有益效果。 [0039]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可以具有闪烁相位差。换句话说,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并非同时发光或同时灭光。如此一来,即便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具有相同的闪烁频率,但由于并非同时发光或同时灭光,因此仍可实现脑波控制。较佳地,发光二极管104a和106a的闪烁相位差是Θ =2 π /χ度,其中χ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x=2,代表第一闪烁区与第二闪烁区的存在。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包括另一发光模块112,其同样具有至少一闪烁的发光二极管112a,并具有第三闪烁讯号,且在导光板102上形成一第三闪烁区114。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三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可以是28Hz。如此一来,当使用者看向第三闪烁区114时,可诱发使用者对应的第三脑波。这样,当使用者看向不同的闪烁区则具有对应的诱发脑波,以对应不同的控制功能。
[0041]同样地,发光二极管112a与发光二极管104a也具有闪烁相位差,例如Θ =2 Ji /x度,其中X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X=3,代表第一闪烁区、第二闪烁区与第三闪烁区的存在。
[0042]实施例2
[004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背光模块200的导光板202可具有多个沟槽,用以容置发光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02包括第一沟槽204a和第二沟槽204b,并且这些沟槽彼此交错,而形成为十字沟槽204。十字沟槽204将导光板202大致分隔出第一区206、第二区208、第三区210及第四区212。
[0044]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包括至少一发光模块214和218。每一发光模块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中具有至少一会闪烁的发光二极管,例如214a和218a,其分别具有第一闪烁讯号和第二闪烁讯号。
[0045]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发光模块会配置于导光板202的十字沟槽204中。例如,在图2中,一发光模块218配置在第一沟槽204a的右半部,而另一发光模块218则配置在第二沟槽204b的下半部。另外,发光二极管214a设置于导光板202侧边,并于第一区206形成第一闪烁区216。当具有多个发光模块214时,不限定但可如图2所示,以十字交叉方式形成第一闪烁区216于第一区206中。类似地,发光二极管218a容置于十字沟槽204内,并形成第二闪烁区220于第二区208中。
[0046]另外,导光板202的左半部亦可具有类似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0包括了至少一发光模块222和226。其中,发光模块222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至少一具有第三闪烁讯号的发光二极管222a,以形成第三闪烁区224于第三区210中。类似地,发光模块226亦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并容置于十字沟槽204内,且至少一具有第四闪烁讯号的发光二极管226a,以形成第四闪烁区228于第四区212中。
[0047]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214a、218a、222a和226a的闪烁频率是介于IHz至IOOHz之间,并且各发光二极管之间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闪烁频率。另外,各发光二极管之间也具有闪烁相位差。换句话说,各发光二极管之间为并非同时发光或同时灭光,而是以一个类似正弦波的方式驱动,两波峰之间存在前述的相位差。如此一来,即便相异的发光二极管具有相同的闪烁频率,但由于并非同时发光或同时灭光,因此仍可实现诱发脑波后,透过辨识相位差而予以区隔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可将相同闪烁频率的发光二极管于同一区中形成闪烁区,当使用者看向不同的闪烁区则具有对应的诱发脑波,以对应不同的控制功能。
[0048]实施例3
[004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背光模块300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皆容置于十字沟槽204中,而其他叙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因此不再赘述。
[0050]实施例4
[0051]虽然上述的实施例都是以侧入式光源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直下式光源的形式来实现。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其中图4A为背光模块400的上视图,图4B为背光模块400的侧视图。请同时参照图4A及图4B,背光模块400为直下式光源,其包括一导光板402、闪烁的发光二极管404以及406。类似地,发光二极管404具有一第一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402上形成一第一闪烁区408,而发光二极管406则具有一第二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402上形成一第二闪烁区410。同样地,第一闪烁讯号与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介于IHz至IOOHz之间,利用视觉诱发脑波控制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块400更包括发光二极管412,其具有第三闪烁讯号,并在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三闪烁区414。由于背光模块400的叙述和上述背光模块100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005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以具有闪烁讯号的发光二极管在导光板上形成闪烁区,其闪烁频率使得使用者看向闪烁区时,可诱发脑波控制功能,由于在导光板上形成多个不同闪烁频率的闪烁区,因此可根据不同闪烁频率而诱发不同的脑波控制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 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闪烁讯号,并在该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一闪烁区;以及 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二闪烁讯号,并在该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二闪烁区;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烁讯号与该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介于IHz至IOOHz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IOHz。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50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闪烁讯号与该第二闪烁讯号的闪烁相位差是Θ =2 π Λ度,其中X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χ=2,代表该第一闪烁区与该第二闪烁区的存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三发光二极管,其具有一第三闪烁讯号,并在该导光板上形成一第三闪烁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闪烁讯号的闪烁频率是28Hz。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闪烁讯号与该第一闪烁讯号的闪烁相位差是Θ =`2 π Λ度,其中X是总闪烁区数量,此处χ=3,代表该第一闪烁区、该第二闪烁区与该第三闪烁区的存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具有多个沟槽,以容置该至少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及该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诱发脑波控制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沟槽包括一第一沟槽和一第二沟槽,且该第一沟槽和该第二沟槽彼此交错。
【文档编号】A61M21/02GK103550852SQ201310573726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吴奇勋 申请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