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形背光模块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448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薄形背光模块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形背光模块的结构,尤指厚度降低并具防水性的背光模块,透过层叠状的底膜板、中央模块及顶膜板,而于中央模块设有发光层,且透过层叠状结合可降低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并达到紧密结合亦具有防水性质的目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各种电子、电气产品也已普遍应用在人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而不论桌面计算机或是笔记本电脑等的应用,更是带给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上的便捷,举凡各种字处理、照片或图形的编辑处理、简报、电子邮件或因特网的应用等,都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模式,也使得计算机产品的应用更加普及,且在透过计算机进行各种电子作业时,都必须透过键盘将所需的数据一一输入,供计算机主机依据键盘所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则键盘也成为计算机作业必备的工具,并在计算机及各式周边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制作,使用功能也予以增进,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亦将整体的厚度降低,使得屏幕及键盘的厚度也到量予以减缩,相对也使得键盘由早期的大型架构,转变为薄型盘面的模式,且于键盘内部设置发光体可供由键盘的周边或键面透射光线,以供键盘应用时可以清楚辨别各个按键的位置,而键盘构造在多个按键底部依序组装遮光层、导光层及反光层等,利用位于导光层的电路板上设置多个发光体投射光源,由反光层向上反射经遮光层遮住局部位置,即可供光源聚集朝各键盘底部位置向上投射,则可于键盘表面或周边透出光线,且由遮光层、导光层及反射层所构成的背光反射层,由导光层将软性电路板上多个发光体所投射的光源导引至整个导光层面,再透过反射层予以反射朝向遮光层,而供光源由遮光层上多个槽孔向上方投射,以将光源朝各槽孔上方装设的多个按键投射,则背光模块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才能供发光体结合于导光层及光层间,导致背光模块的厚度无法再降低,不利于键盘薄形化的设计诉求。
[0003]而业者为解决键盘背光模块厚度无法降低的问题,则改采用冷光片(EL)作为背光模块的发光源,再透过外加电场(ELectroluminescent)驱动发光,如图6所示,为美国专利US8089015号的现有键盘背光模块,其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为将按键开关层A与冷光(EL)层B、分别设置于基板C的上、下层,且基板C可为透明板材或不透明的不锈钢板,并于不锈钢板设置破孔,以供冷光层B的亮光经由基板C投射至按键开关层A位置,但因加工、组装作业繁琐,对于背光模块降低的厚度亦不多,际应用上仍存在诸多缺失;如图7所示,该美国专利US8089015号的现有键盘背光模块,则是将按键开关层A与冷光层B分离设置后,再将其合并为按键冷光层D,形成多层合一的型式来达到薄形化的设计,但按键冷光层D透过层叠结合有绝缘层、导电层、发光层及导线层D1等,并使导线层D1露出按键冷光层D的表面,则实际使用时,容易导致水气、湿气渗入,影响按键冷光层D的导线层D1受潮而故障,无法达到防水的目的,仍存在诸多缺失与不便,并有待予以改善。
[0004]是以,如何解决键盘背光模块的厚度降低、以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诉求的问题与困扰,而将键盘背光模块的厚度予以降低后,但因设置层板间破孔组装按键而不具防水功效的缺失与麻烦,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实用新型内容】
[0005]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将背光模块以底模板、中央模块及顶膜板的层叠状结合,并于中央模块透过导通层、绝缘层、冷光层等层叠结合,可降低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而达到紧密结合、具防水性质的薄形背光模块的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薄形背光模块的结构,该背光模块包括层叠状的底膜板、中央膜组及顶膜板,且底膜板可为绝缘材质的聚酯薄膜(Mylar)制成,而于底膜板上方则叠设有中央膜组,则中央模块设有呈层叠状的发光层、绝缘层及导通层等、依序层叠组装结合,再于中央膜组上方层叠顶膜板,亦为绝缘材质制成、再于顶部外表面设有供按键开关按压的弹性层。
[0007]优选实施例,该底膜板为绝缘材质的聚酯薄膜(Mylar,麦拉片)制成。
[0008]优选实施例,该中央膜组为在底膜板上方依序叠设有第一导通层、第一绝缘层、发光层、第二导通层及第二绝缘层,而供第二绝缘层贴附于相对弹性层的顶膜板底部表面,顶膜板的底部表面则设有供按键开关按压的导通电路层。
[0009]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导通层为银楽材质制成、且厚度为0.01mm?0.05mm ;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均为UV胶层、则厚度均为0.01mm?0.05mm ;发光层为含磷或硫化锌(ZnS)材质利用印刷加工成型的冷光片(EL)、而厚度乃为0.01mm?0.05mm ;第二导通层为透明的电极、由异方性导电薄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或真空派镀的氧化铟锡(ΙΤ0)透明导电膜制成的透明电极、其厚度亦为0.01mm?0.05mmo
[0010]优选实施例,该中央膜组是于底膜板上方依序叠设有第一导通层、第一绝缘层、发光层及第二导通层,而供第二导通层贴附于相对弹性层的顶膜板底部表面。
[0011]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导通层为银楽材质制成、而厚度为0.01mm?0.05mm ;第一绝缘层为UV胶层、其厚度为0.01mm?0.05mm ;发光层为含磷或硫化锌(ZnS)材质经印刷加工成型的冷光片(EL)、且厚度乃为0.01mm?0.05mm ;第二导通层为透明的电极、由异方性导电薄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或真空派镀的氧化铟锡(ΙΤ0)透明导电膜制成的透明电极、贝丨』厚度亦为0.01mm?0.05mmo
[0012]优选实施例,该顶膜板为绝缘材质的聚酯薄膜(Mylar,麦拉片)制成,并于顶部外表面设有弹性层,而弹性层为橡胶材质制成圆顶状、以供按键开关按压抵持后透过弹性层弹性复位。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需设计破孔、具有完整密合、防水性佳的特质,即利用层叠状结合成型背光模块,可降低背光模块的厚度,更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诉求,并达到降低背光模块整体厚度及具防水效能的目的,且提高其可靠度。
[0014]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背光模块的中央膜组,是于底膜板上方依序堆栈设置第一导通层、第一绝缘层、发光层、第二导通层及第二绝缘层,再将第二绝缘层贴合于顶膜板底部所设的导通电路层,且中央膜组的各堆栈层、分别具有0.01mm?0.05mm的厚度,可有效降低背光模块整体厚度的目的,且层叠状中央膜组与底膜板、顶膜板间亦呈紧密合、不具有间隙,亦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性。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背光模块的中央膜组,是于底膜板上方依序堆栈设置第一导通层、第一绝缘层、发光层及第二导通层,再将第二导通层贴合于顶膜板底部,且中央膜组的各堆栈层分别具有0.01mm?0.05mm的厚度,可有效降低背光模块整体厚度的目的,且层叠状中央膜组与底膜板、顶膜板间亦呈紧密合、不具有间隙,亦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性。
[0016]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中央膜组的第一导通层可为银浆材质所制成;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可分别为UV胶层;发光层则可为含磷或硫化锌(ZnS)材质经印刷加工成型的冷光片(EL);第二导通层则可为透明的电极,使用异方性导电薄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或真空派镀的氧化铟锡(ΙΤ0)透明导电膜制成的透明电极;而中央膜组的各堆栈层的厚度可分别为0.01mm?0.05mm,达到降低背光模块厚度、并具良好防水功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按压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按压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0022]图6为现有背光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0023]图7为另一现有背光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底膜板
[0026]11、底膜板导通层
[0027]2、中央膜组
[0028]21、导通层
[0029]211、第一导通层
[0030]2111、下电极
[0031]212、第二导通层
[0032]2121、第二上电极
[0033]22、绝缘层
[0034]221、第一绝缘层
[0035]222、第二绝缘层
[0036]23、发光层
[0037]3、顶膜板
[0038]31、弹性层
[0039]32、导通电路层
[0040]321、第一上电极
[0041]33、按键
[0042]A、按键开关层
[0043]B、冷光层
[0044]C、基板
[0045]D、按键冷光层
[0046]D1、导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0048]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第一实施例按压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