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煅牡蛎25—30份,石莲20—25份,补骨脂25—30份,巴戟天15—20份,鹿茸5—8份,山茱萸12—15份,黄芪12—15份,桔梗15—20份,苁蓉20—25份,茨实25—30份,女贞15—20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肾气不固证型肾病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3%,治愈率达到89%。
【专利说明】—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内寄元阴元阳,为腑脏阴阳之根本,元阴属水,元阳属火,元阴元阳只宜固藏,不宜耗泄妄动,另外肾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肾病主要以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和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以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痿遗精,精少,女子经少、经闭不孕,水肿,呼多吸少,二便异常等为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等多种证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肾气不固证型肾病,该证型系因肾气亏虚,封藏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浙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弱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本证多因年高体弱,肾气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久病劳损,耗伤肾气所致。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治标不治本,副作用极大,且容易形成依赖性。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补肾纳气、固摄涩精”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煅牡蛎25—30份,石莲20—25份,补骨脂25— 30份,巴戟天15 — 20份,鹿茸5— 8份,山茱萸12 —15份,黄芪12 —15份,桔梗15 — 20份,苁蓉20— 25份,茨实25— 30份,女贞15 — 2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煅牡蛎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采用的石莲具有滋阴益气的功效;采用的补骨脂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的功效;采用的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的功效;采用的鹿茸具有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的功效;采用的山茱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效;采用的黄芪具有补气虚的功效;采用的桔梗具有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的功效;采用的苁蓉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效;采用的茨实具有滋养强精、收敛、固晶的功效;采用的女贞具有滋养肝肾、强腰膝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肾气不固证型肾病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3%,治愈率达到89%。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6]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肾气不固证型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煅牡贩25一30份,石莲20—25份,补骨脂25—30份,巴戟天15—20份,鹿鸾5一8份,山茱萸12—15份,黄芪12—15份,桔梗15—20份,苁蓉20—25份,茨实25—30份,女贞15—20 份。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751343SQ20131072548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孙丽 申请人: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