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06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范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医用气管插管接头。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在气管插管术中经声门置入人体气管内的特制气管。目前临床上用的气管插管包括可弯曲的管体,管体下部设置有气囊,管体上端固定有与外部供氧或输液装置等配合的插管接头,这样在进行输氧、湿化及吸痰操作时都须通过气管插管的插管接头进行。现有的气管插管接头包括与呼吸机相连的粗口径管和与气管相连的细口径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气管插管接头包括与呼吸机相连的粗口径管和与气管相连的细口径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1、进行吸氧或持续气道内湿化治疗时,临床上一般将氧气管路或湿化管路(输液器)连接一次性输液针(去除针头),将管路插入气管插管中,用胶布固定,由于胶布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故极易造成安全隐患;2、吸痰时须将吸氧管或湿化管路从气管插管中拔出,利用气管插管进行吸痰操作,用完后再拿出来换上吸氧管或湿化管,如此反复操作,易造成污染;3、吸痰时,病人无法持续吸氧,只能等吸完痰再吸氧或提前大流量吸氧,降低了病人的给氧量,3、对于痰液粘稠病人,需向气管插管内滴入湿化液,操作时,将湿化液管道与气管插管分离后接呼吸囊进行膨肺吸痰,需两个人共同完成,并反复多次,操作繁琐。4、气管插管接头上有多种管路(如吸氧管路、湿化管路)易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气管插管接头功能单一,在使用中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 新型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包括呼吸机接头管,连接在呼吸机接头管下方的气管接头管,以及设置在呼吸机接头管与气管接头管之间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连接有吸氧连接管与湿化连接管,所述凸台内及气管接头管管壁内开有与上述吸氧连接管与湿化连接管相连通的管腔,其中与吸氧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在气管接头管管壁底部,与湿化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在气管接头管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吸氧连接管包括管体及连接在管体末端的吸氧管接头,所述吸氧管接头为一上粗下细的锥形堵管,该堵管的上口边沿连接一带有堵头的帽体。进一步地,所述吸氧管接头的材质为硅胶。进一步地,所述湿化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离气管接头管管底5_处。进一步地,所述湿化连接管包括管本体以及连接在管本体末端的正压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管多用,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瓶与吸氧连接管相连即可,需要进行湿化时,直接将湿化连接管连接输液管即可,需要吸痰时,将吸痰管与吸痰机相连,从呼吸机接头管中插入即可,而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只需将呼吸机接头与呼吸机对接皆可。本实用新型符合临床无菌要求,可吸氧、湿化、吸痰三项护理操作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消除了临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感染,也消除了病人因暂停供氧而造成的心理恐惧,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吸氧、湿化、吸痰所有操作。本实用新型生产后进行消毒,单独包装,符合无菌要求,安全方便,其生产成本低,取材方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吸氧连接管及湿化连接管后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各图中:1、呼吸机接头管;2、气管接头管;2_1、开口 ;3、吸氧连接管;3_1、管体;3-2、吸氧接头;3-3、管腔;4、湿化连接管;4-1、管本体;4-2、正向接头;4_3、管腔;5、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地描述。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实施例气管插管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去掉吸氧连接管及湿化连接管后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上各图所示,本实施例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包括呼吸机接头管1、气管接头管2、凸台5、吸氧连接管4与湿化连接管3。所述气管接头管2设置在呼吸机接头管I的下方,所述呼吸机接头管I的管径大于所述气管接头管2的管径,所述呼吸机接头管I与气管接头管2之间设有可方便插拔管接头的凸台5,凸台5上连接有吸氧连接管3与湿化连接管4,所述凸台5内及气管接头管2管壁内开有与上述吸氧连接管3与湿化连接管4相连通的管腔,由于有时吸氧和湿化会同时进行,为了避免湿化管腔4-3内液体倒流,其中与吸氧连接管3相连的管腔开口 2-2开在气管接头管管壁底部,与湿化连接管4相连的管腔开口 2-1开在气管接头管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与湿化连接管4相连的管腔开口 2-1开离气管接头管管底5mm处。为了避免吸氧连接管3在不用时进入灰尘,本实施例所述吸氧连接管包括管体3-1及连接在管体末端的吸氧管接头3-2,所述吸氧管接头3-2为一上粗下细的锥形堵管3-2-1,该堵管3-2-1的上口边沿连接一带有堵头的帽体3-2-2,吸氧时,将帽体3-2-2打开,吸氧完毕,关闭带有堵头的帽体,可充分起到隔离灰尘,安全卫生的作用。为了方便吸氧管接头3连接不同管径的氧气管,本实施例所述吸氧管接头的材质为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为了避免引起回流,所述所述湿化连接管4包括管本体4-1以及连接在管本体末端的正压接头4-2,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混淆吸氧管与湿化管,本实施例对正压接头标注醒目标记,如涂成红色,如此,醒目的颜色,不容易被混淆。使用时,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瓶与吸氧连接管3相连,氧气从氧气瓶顺着吸氧连接管从管腔3-3进入;需要进行湿化时,直接将湿化连接管4连接输液管,液体从湿化连接管顺着管腔4-3,继而从吸氧管接头管的内侧壁的开口 2-1进入;需要吸痰时,将吸痰管与吸痰机相连,从呼吸机接头管I中插入即可,而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只需将呼吸机接头I与呼吸机对接皆可。本实用新型符合临床无菌要求,两条管路标识醒目不宜混淆,可吸氧、湿化、吸痰三项护理操作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消除了临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感染,也消除了病人因暂停供氧而造成的心理恐惧,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吸氧、湿化、吸痰所有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包括呼吸机接头管,连接在呼吸机接头管下方的气管接头管,以及设置在呼吸机接头管与气管接头管之间的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连接有吸氧连接管与湿化连接管,所述凸台内及气管接头管管壁内开有与上述吸氧连接管与湿化连接管相连通的管腔,其中与吸氧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在气管接头管管壁底部,与湿化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在气管接头管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连接管包括管体及连接在管体末端的吸氧管接头,所述吸氧管接头为一上粗下细的锥形堵管,该堵管的上口边沿连接一带有堵头的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接头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连接管相连的管腔开口开离气管接头管管底5mm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连接管包括管本体以及连接在 管本体末端的正压接头。
专利摘要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气管插管接头功能单一,在使用中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气管插管接头,将吸氧连接管与湿化连接管均设置在接头上,一管多用,需要吸氧时,将氧气瓶与吸氧连接管相连即可,需要进行湿化时,直接将湿化连接管连接输液管即可,需要吸痰时,将吸痰管与吸痰机相连,从呼吸机接头管中插入即可,而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只需将呼吸机接头与呼吸机对接皆可。本实用新型符合临床无菌要求,可吸氧、湿化、吸痰三项护理操作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消除了临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感染,也消除了病人因暂停供氧而造成的心理恐惧,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吸氧、湿化、吸痰所有操作。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107926SQ2013200651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赵倩, 柳国芳, 魏凌, 商玲, 陈莹莹 申请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