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血管钳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34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血管钳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手术时安放血管钳使用的架子,属于是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医院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大量的使用医用血管钳。目前常用的血管钳种类繁多,基本上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类,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比不可少的医用器械,也是在任何手术中使用频率最高、数量最多的手术器械。手术时,一般将血管钳卡排在器械的边缘,在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在反复传递血管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台面混乱,或将器械台边缘的血管钳碰到、滑落,然后需要重新将血管钳卡排,步骤繁琐,尤其在大手术中,造成护士传递器械减慢,影响手术的配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碰倒、使用中手术效率高的医用血管钳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血管钳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装配有多个门形档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底板上平行开设有两条燕尾槽,门形档板的两条根部均向外侧具有翅边,所述翅边卡装在燕尾槽内。所述门形档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长条折弯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形档板可以使用0.4cm的克氏针来弯曲折成,实现医院内就地取材,也可以使用其他金属针棒来弯曲,达到的效果可以一样。所述两条燕尾 槽1-1的两端均具有开口 1-1-1。卡装时能够易于插入,而且装入后不易晃动,使用方便。所述底板上滑动装配有3飞个门形档板。本实用新型可以设有3个门形档板,实现2格放置不同型号的血管钳,也可以设有多个档板,增加放置格数。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底板上平行开设有两条燕尾槽,门形档板的两条根部均向外侧具有翅边,所述翅边卡装在燕尾槽内。这样形成的医用血管钳架取材简单,清洗方便,使用时不会造成碰倒滑落现象,而且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学关切分隔清楚,取用方便,节约了使用和整理时间,而且体积小、轻便,有利于保持器械台面的整洁。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图;图3是
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广4所示,一种医用血管钳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上装配有多个门形档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平行开设有两条燕尾槽1-1,门形档板2的两条根部均向外侧具有翅边2-1,所述翅边2-1卡装在燕尾槽1-1内。如图4所示,所述门形档板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长条折弯而成。如图4所示,所述两条燕尾槽1-1的两端均具有开口 1-1-1。卡装时能够易于插入,而且装入后不易晃动,使用方便。所述底板I上滑动装配有3飞个门形档板2。如
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选用不锈钢板一块,大小为6X15cm,做成4X15cm高度为Icm的底板,在上面距边缘0.25cm处,刻2条宽度为0.3cm的槽,再选取0.4cm的克氏针数根做成长4.5cm宽3.5cm的门 形档板,在距两侧根部0.8cm的地方刻成0.3cm大小的翅边,使其能在血管架的卡槽内滑动,每个血管钳架内放入3-6个即可,而第一档板焊接固定在底板上。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血管钳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上装配有多个门形档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平行开设有两条燕尾槽(1-1),门形档板(2)的两条根部均向外侧具有翅边(2-1),所述翅边(2-1)卡装在燕尾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血管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档板(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长条折弯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血管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燕尾槽(1-1)的两端均具有开口(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血管钳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滑动装配有3飞个门形档 板(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血管钳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装配有多个门形档板,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底板上平行开设有两条燕尾槽,门形档板的两条根部均向外侧具有翅边,所述翅边卡装在燕尾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不易碰倒、使用中手术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19/02GK203074883SQ2013200842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阳春容, 周娟英, 胡芝兰, 董选 申请人:常州市儿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