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992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骨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跟骨复位器,包括钳体(1)、联合轴(2)和钳前端部(3),所述的钳体(1)由手把(1.1)、钳柄(1.2)和卡槽(1.3)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3)在冠状面上呈“扇贝”型,最前端为钳头(3.1);所述的钳头具有波浪型齿。本实用新型的跟骨复位器具有良好的解剖弧度,在完成骨折复位的同时,实现术中临时固定已经复位的跟骨。
【专利说明】—种跟骨复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伤手术中跟骨复位及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0002]跟骨骨折是创伤病人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严重的跟骨骨折可因创伤性关节炎以及跟骨的畸形愈合,导致足部的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及生活质量。
[0003]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可分为保守及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撕脱性跟骨骨折以及无移位的跟骨体骨折采取保守疗法较多见。跟骨体完全骨折伴移位常采取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为以斯氏针作为杠杆,从足后方经皮插入足跟内骨折复位,该方法需要将斯氏针穿过跟骨,甚至需要穿过距下关节,术后需要留置于体内维持骨折的复位,并且同时需要暴露部位针体于体外,以备愈合后取出斯氏针。该传统固定方法复位跟骨存在较良好的骨折复位以及固定效果,是经典的跟骨复位方式之一。
[0004]然而复位及固定的方式造成了距下关节的软骨面破坏,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固定后仍需将斯氏针留置一段时间,由此引起的针道感染并不少见。
[0005]目前除了斯氏针固定方式外,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跟骨骨折已日渐广泛应用,然而各系列钢板系统主要对于骨折复位后的固定,尚缺乏专门针对于跟骨骨折复位及固定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骨骨折手术中专用的跟骨复位及固定器械。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术中跟骨骨折的复位率以及提高手术的效率,针对手术治疗跟骨骨折,设计了一种跟骨复位器,为术者提供了多种常用而有效的尺寸选择,提高跟骨复位效率,以便于术中有效的复位跟骨的宽度和高度,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有效地提高跟骨骨折治愈率。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跟骨复位器,包括钳体、联合轴和钳前端部,所述的钳体由手把、钳柄和卡槽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在冠状面上呈“扇贝”型,最前端为钳头;所述的钳头具有波浪型齿。
[0010]所述的钳头具有波浪型齿,其接触面积较大。
[0011]所述的钳柄为环形。
[0012]所述的卡槽,较佳地,由弧形卡槽板和卡槽组成,弧形卡槽板上的齿面与卡槽内的齿面相互重叠交锁。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可设计为一组具备多种直径及宽度的跟骨复位器,包括小型、中型、大型;其优势在于能以其多种形状以适应临床手术中由于患者年龄、性别、体型等个体差异引起的跟骨解剖差异,实用而又高效。[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跟骨复位器,较佳地,有3种尺寸:
[0015]小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4cm,宽度为3cm ;
[0016]中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6cm,宽度为4cm ;
[0017]大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8cm,宽度为5cm。
[0018]上述的长度,是指跟骨复位器钳头的长轴最长直径;
[0019]上述的宽度,是指跟骨复位器钳头的短轴最长直径。
[002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系列跟骨复位器具有多种尺寸,让术者有了较多的选择余地,更可省却术者大部分复位骨折及临时固定的时间。
[0021]术中使用:选择适合患者体型的跟骨复位器,在切开暴露或闭合复位的情况下,使用跟骨复位器夹紧跟骨后方骨折块,向后下方牵引骨折块,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同时使用克氏针或螺钉等方式,将已复位的骨折块固定,术中透视下测量跟骨贝氏角,见骨折复位固定后,松开跟骨复位器。
[0022]本实用新型的跟骨复位器具有如下优点:
[0023](I)本实用新型的跟骨复位器具有良好的解剖弧度,在完成骨折复位的同时,实现术中临时固定已经复位的跟骨。
[0024](2)型号多样,具有多种尺寸,能大大降低跟骨骨折手术复位复杂程度,提高手术效率。
[0025](3)在该系列的基础上可衍生出更多形状、大小,厚度的跟骨复位器及其他种类骨折复位器械,提升了整合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其中:钳体1,手把1.1,钳柄1.2,卡槽1.3,联合轴2,钳前端部3,钳头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仅限于此。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4所示,一种跟骨复位器,包括钳体1、联合轴2和钳前端部3,所述的钳体I由手把1.1、钳柄1.2和卡槽1.3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3在冠状面上呈“扇贝”型,最前端为钳头3.1 ;所述的钳头具有波浪型齿。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跟骨复位器,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钳柄1.2为环形。所述的卡槽1.3,由弧形卡槽板和卡槽组成,弧形卡槽板上的齿面与卡槽内的齿面相互重叠交锁。
[0037]实施例3:[0038]一种跟骨复位器,其余同实施例2,为一组包括小型、中型、大型3种尺寸的跟骨复位器:
[0039]小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4cm,宽度为3cm ;
[0040]中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6cm,宽度为4cm ;
[0041]大型跟骨复位器长度为8cm,宽度为5cm。
[0042]实施例4:
[0043]临床使用,选择适合患者体型的跟骨复位器,如25岁,女性,身高165cm,体重60kg的患者,选择中型为佳,较为适合成年人跟骨大小;如30岁,男性,身高185,体重80kg,则可考虑选择大型复位器;实际具体操作及复位时,应3种型号均术中备用,以便进行选择,并且应以术中探查,根据患者的跟骨具体大小进行选择。
[0044]在切开暴露跟骨后进行复位时,非切开侧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巾单保护皮肤,在闭合复位的情况下,需对双侧皮肤进行保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跟骨复位器,手握钳柄1.2通过卡槽1.3调整到最佳位置,通过钳头3.1夹紧跟骨后方骨折块,向后下方牵引骨折块,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同时使用克氏针或螺钉等方式,将已复位的骨折块固定,术中透视下测量跟骨贝氏角,见骨折复位固定后,调整卡槽1.3,松开本实用新型的跟骨复位器。
[0045]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该跟骨复位器包括钳体(I)、联合轴(2)和钳前端部(3),所述的钳体(I)由手把(1.1)、钳柄(1.2)和卡槽(1.3)构成;所述的钳前端部(3)在冠状面上呈“扇贝”型,最前端为钳头(3.1);所述的钳头具有波浪型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柄(1.2)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1.3),由弧形卡槽板和卡槽组成,弧形卡槽板上的齿面与卡槽内的齿面相互重叠交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该跟骨复位器的长度为4cm,宽度为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该跟骨复位器的长度为6cm,宽度为4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跟骨复位器,其特征在于,该跟骨复位器的长度为8cm,宽度为5cm。
【文档编号】A61B17/60GK203662881SQ201320490538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苏佳灿, 李海航, 曹烈虎, 翁蔚宗, 宋绍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