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骨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87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持骨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治疗骨干骨 折手术器械装置,具体的是一种持骨复位固定器。
技术背景
临床上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长骨干移位、错位骨折,并且采用切 开复位的方法,利用两个持骨钳或三爪持骨器夹持一枚或两枚钢板将复位 后的骨折进行临时固定,然后采用钢板螺丝钉固定、髓内钉穿经骨髓腔固 定或采用骨外固定器固定等治疗方法。传统的持骨钳或三爪固定器在设计 上缺乏三维固定原理,并且应用在横断型骨折复位固定时,还需要另外增 加一些辅助装置,如一枚或两枚钢板辅助临时固定,才能使骨折复位后处 于稳定状态,术中需要切开组织,术野暴露较大并且有时需要剥离较大范 围的骨外膜,由于缺乏理想的较先进的手术器械,致使手术创伤加大、操 作复杂化以及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骨复位固定器,所述的这种持骨复 位固定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持骨钳和三爪固定器械缺乏三维固定能力、手 术需要过多零乱器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持骨复位固定器由一个钳型构件构成,所述的钳型 构件由一个第一钳臂和一个第二钳臂构成,所述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通 过一个第一销轴交叉相连,所述的第一钳臂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下钳口,所 述的第二钳臂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上钳口,其中,所述的下钳口由两个下固 定爪构成,所述的两个下固定爪沿垂直于第一钳臂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 所述的上钳口由三个上固定爪构成,所述的三个上固定爪沿垂直于第二钳 臂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上固定爪与下固定爪的相向侧面中均设置有固定齿,第一钳臂的后段中设置有一个槽孔,第二钳臂的后段中通过一个第二 销轴连接有一个加压杆,所述的加压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加压杆的螺纹 段穿过第一钳臂后段中的槽孔,加压杆的螺纹段上设置有一个螺母,所述 的螺母位于第一钳臂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固定爪与下固定爪的相向侧面均呈弧面,所述的 固定齿沿弧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压杆的旋转面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开合面平
行或重合,加压杆旋转的角度范围在0 18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孔呈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母的一端呈锥面,所述的锥面与第一钳臂相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下固定爪和三个上固定爪在垂直于第二钳臂的
方向上交错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钳臂的轴向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钳臂或者第二钳臂在其交叉连接处中设置有一个长圆
槽孔,所述的第一销轴由螺钉构成,所述的螺钉穿过长圆槽孔后通过螺纹
与第二钳臂或者第一钳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术中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骨折端, 清除折端间嵌插组织,将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后,通过第二钳臂上的三个上 固定爪、第一钳臂上的两个下固定爪将复位后的骨折骨干夹持中间,然后 再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后段施以相对方向的加压施力,使得两钳臂上的 五个固定爪将复位后的骨干骨折得以临时稳定固定,拧紧螺杆上的螺母, 为骨折下一步的固定操作如髓内钉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或骨外固 定器外固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的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 利用第一钳臂上的下固定爪和第二钳臂上的上固定爪相对施加压力,钳夹 骨折端,对复位后的骨折端给予三维临时固定,微创操作能够减少术中对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对骨膜的过多剥离,达到复位固定微创操作目的。 由于采取微创操作,对组织的血液循环破坏减少,使得后期骨组织和软组 织的愈合加快,縮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能够降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持骨复位固定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持骨复位固定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持骨复位固定器由一个钳型构件构 成,所述的钳型构件由一个第一钳臂1和一个第二钳臂2构成,所述的第 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通过一个第一销轴3交叉相连,所述的第一钳臂1 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下钳口,所述的第二钳臂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上钳口, 其中,所述的上钳口由三个上固定爪4构成,所述的三个上固定爪4沿垂 直于第二钳臂2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所述的下钳口由两个下固定爪5构 成,所述的两个下固定爪5沿垂直于第一钳臂1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上 固定爪4与下固定爪5的相向侧面中均设置有固定齿11,第一钳臂1的后 段中设置有一个槽孔9,第二钳臂2的后段中通过一个第二销轴6连接有一 个加压杆7,所述的加压杆7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加压杆7的螺纹段穿过第 一钳臂1后段中的槽孔9,加压杆7的螺纹段上设置有一个螺母8,所述的 螺母8位于第一钳臂1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固定爪4与下固定爪5的相向侧面均呈弧面,所 述的固定齿ll沿弧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压杆7的旋转面与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的开 合面平行或重合,加压杆7旋转的角度范围在0 18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孔9呈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母8的一端呈锥面,所述的锥面与第一钳臂1相向。进一步的,所述的三个上固定爪4和两个下固定爪5在垂直于第一钳
臂1的方向上交错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孔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钳臂1的轴向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钳臂1或者第二钳臂2在其交叉连接处中设置有一个
长圆槽孔IO,所述的第一销轴3由螺钉构成,所述的螺钉穿过长圆槽孔10
后通过螺纹与第二钳臂2或者第一钳臂1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持骨复位固定器,由一个钳型构件构成,所述的钳型构件由一个第一钳臂和一个第二钳臂构成,所述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通过一个第一销轴交叉相连,所述的第一钳臂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下钳口,所述的第二钳臂的前端设置有一个上钳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钳口由两个下固定爪构成,所述的两个下固定爪沿垂直于第一钳臂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所述的上钳口由三个上固定爪构成,所述的三个上固定爪沿垂直于第二钳臂的方向平行间隔排列,上固定爪与下固定爪的相向侧面中均设置有固定齿,第一钳臂的后段中设置有一个槽孔,第二钳臂的后段中通过一个第二销轴连接有一个加压杆,所述的加压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加压杆的螺纹段穿过第一钳臂后段中的槽孔,加压杆的螺纹段上设置有一个螺母,所述的螺母位于第一钳臂的外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爪与 下固定爪的相向侧面均呈弧面,所述的固定齿沿弧面排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杆的旋 转面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开合面平行或重合,加压杆旋转的角度范围在0 180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孔呈长 方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的一端 呈锥面,所述的锥面与第一钳臂相向。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下固定 爪和三个上固定爪在垂直于第二钳臂的方向上交错间隔排列。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孔的长度 方向与第一钳臂的轴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骨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或者第二 钳臂在其交叉连接处中设置有一个长圆槽孔,所述的第一销轴由螺钉构 成,所述的螺钉穿过长圆槽孔后通过螺纹与第二钳臂或者第一钳臂连 接。
专利摘要一种持骨复位固定器,由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构成,第一钳臂前端设置有下钳口,第二钳臂前端设置有上钳口,下钳口由两个下固定爪构成,上钳口由三个上固定爪构成,上固定爪与下固定爪的相向侧面中均设置有固定齿,第一钳臂的后段中设置有一个槽孔,第二钳臂的后段中通过一个销轴连接有加压杆,加压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加压杆的螺纹段穿过第一钳臂后段中的槽孔后与一个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上固定爪和下固定爪钳夹骨折端,对复位后的骨折端给予临时固定,能够减少术中对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对骨膜的过多剥离,达到复位固定微创操作目的,对组织血运破坏减少,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降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
文档编号A61B17/58GK201131787SQ200820054460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孙友良 申请人:孙友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