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由党参、茯苓、白术、柴胡、枳实、白芍、当归、丹参、土元、郁金、木香、砂仁、炙甘草、佛手、半夏、秫米按一定配比制备而成,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慢性胃炎的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变厚,胃酸分泌减少,或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为其病理特点,以上腹部疼痛、胀痛、嗳气、纳呆、日久不愈则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是本病确诊及分型的最主要依据。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嘈杂”、“痞胀”、“呕吐”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与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为其基本病因病机。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及运化水谷。《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人以水谷为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理论说明脾胃的重要作用,即“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饮食内伤,情志不畅,伤肝损脾为其主要病理因素。本病多数为虚实夹杂。
[0003]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口服活血止痛类药物或含激素类药,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0005]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党参9-15份、茯苓6-12份、白术9-15份、柴胡6_12份、枳实9_15份、白芍9_15份、当归6-12份、丹参9-15份、土元6-12份、郁金6_12份、木香3_9份、砂仁3_9份、炙甘草6_12份、佛手6-12份、半夏6-12份、秫米12-18份、上述每份为I克。
[0006]本发明的药物最佳重量配比为:
党参12份、茯苓9份、白术12份、柴胡9份、枳实12份、白芍12份、当归9份、丹参12份、土元9份、郁金9份、木香6份、砂仁6份、炎甘草9份、佛手9份、半夏9份、秫米15份、上述每份为I克。
[0007]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0008]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晕升煎至200晕升。
[0009]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0]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健脾益气和胃、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半夏、秫米健脾益气和胃;柴胡、枳实、郁金、木香、砂仁、佛手疏肝理气;当归、丹参、土元、白芍活血止痛;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11]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0012]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200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0013]例病人中,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痊愈者100例,二个疗程痊愈者60例,二个疗程以上痊愈者36例,无效4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疗效标准:显效:上腹部疼痛、胀痛、嗳气、纳呆、乏力症状消失;有效:上腹部疼痛、胀痛、嗳气、纳呆、乏力症状缓减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0014]表1治疗后统计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的: 党参9-15份、茯苓6-12份、白术9-15份、柴胡6_12份、枳实9_15份、白芍9_15份、当归6-12份、丹参9-15份、土元6-12份、郁金6_12份、木香3_9份、砂仁3_9份、炙甘草6_12份、佛手6-12份、半夏6-12份、秫米12-18份、上述每份为I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的: 党参12份、茯苓9份、白术12份、柴胡9份、枳实12份、白芍12份、当归9份、丹参12份、土元9份、郁金9份、木香6份、砂仁6份、炎甘草9份、佛手9份、半夏9份、秫米15份、上述每份为I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文档编号】A61P1/04GK104162104SQ20141035165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解程 申请人:解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