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75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包括土茯苓20.8g,白藓皮20.8g,麻树皮12.5g,菖蒲6.9g,陈艾12.5g,地映子12.5g,丹皮6.9g,菁稿6.9g,黄柏12.5g,银花藤12.5g,花椒4.5g。本发明药物配方可有效治疗皮肤急慢性湿毒:急慢性湿疹、皮肤过敏、皮肤瘙痒、皮肤癣等皮肤病;治愈迅速,无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皮肤病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皮肤病是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在国内外发病的几率比较高,各种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药物比较多,多以西医为主,一类选用抗真菌,一类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但上述药物,不能够彻底根治,易复发,副作用大,药效过猛;但现有技术中采用中药治疗的药物,药效时间过程,花费时间过长,实用性差。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包括土茯苓20.Sg,白藓皮20.8g,麻树皮12.5g,菖蒲6.9g,陈艾12.5g,地映子12.5g,丹皮6.9g,菁稿6.9g,黄柏12.5g,银花藤 12.5g,花椒 4.5g。
[0006]进一步地,上述药物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组分的药物90g混合均匀,搅拌研磨,放置在铁锅中,加水1500-2000ml煮开后即可;
[0007]施用方法为,将上述煮开后的汤药泡患处40分钟,连用一周巩固疗效。可反复施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药物配方可有效治疗皮肤急慢性湿毒:急慢性湿疹、皮肤过敏、皮肤瘙痒、皮肤癣等皮肤病;治愈迅速,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10]本发明中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为苓皮灵,主要治疗皮肤急慢性湿毒:急慢性湿疫、皮肤过敏、皮肤瘙痒、皮肤癖等皮肤病。
[0011]本发明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综合西医和中医中药理效,在临床工作中,结合病人病情,充分发挥中药药理的作用。
[0012]其组分包括:土茯苓20.8g,白藓皮20.8g,麻树皮12.5g,菖蒲6.9g,陈艾12.5g,地映子12.5g,丹皮6.9g,菁稿6.9g,黄柏12.5g,银花藤12.5g,花椒4.5g。
[0013]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组分的药物90g混合均匀,搅拌研磨,放置在铁锅中,加水1500-2000ml煮开后即可。
[0014]施用方法为,将上述煮开后的汤药泡患处40分钟,连用一周巩固疗效。可反复施用。
[0015]典型病例:
[0016]1、张国财,男,44岁,全身患急慢性湿疹多年,服用本药物4个疗程,大见成效,又继续服用4个疗程,痊愈。
[0017]2、李显龙,男,37岁,从事屠宰行业,患有皮肤瘙痒多年,皮肤纹路增厚,干燥,局部红肿,服用本药物6个疗程后,基本痊愈。
[0018]3、郭丽,女,46岁,江苏人,患有湿疹,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服用本药物后,4个疗程痊愈,皮肤光润。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土茯苓20.8g,白藓皮20.8g,麻树皮12.5g,菖蒲6.9g,陈艾12.5g,地映子12.5g,丹皮6.9g,菁稿6.9g,黄柏12.5g,银花藤12.5g,花椒 4.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组分的药物90g混合均匀,搅拌研磨,放置在铁锅中,加水1500-2000ml煮开后即可; 施用方法为,将上述煮开后的汤药泡患处40分钟,连用一周巩固疗效。可反复施用。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4274745SQ20141059801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彭帮珍 申请人:彭帮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