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94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包括用于储存药渣、食材和汤汁的壶体和用于给壶体加热的加热底座,加热底座由底座壳体、加热盘和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加热底座的加热盘设置在底座壳体的上顶面,且位于加热盘的四周设置有环形的防溢流槽,在防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防溢流槽内液体的排液口。当壶体内沸腾的液体溢出壶体后,液体直接流进防溢流槽内,并且从防溢流槽底部的排液口排出,防止液体溢出污染加热底座和导致加热底座的电路短路。
【专利说明】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煎药壶,具体是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
【背景技术】
[0002]中医是我国一门国粹学科,中药在开回药方、药膳后,需要把药方、药膳所列的各种药物、食材放在窝中煎熬后才可食用。传统的方法一般是用的炉火在锅中对药物、食物进行加热煎熬。
[0003]电煎煮壶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一种小电器,它是采用高科技温控和过热保护系统,实现全自动煎药、免看管、不煎干和不沸溢。全自动保温,不回吸药液。现代设计,传统煎药,有效提炼药材。适合家居用品,简单方便。
[0004]目前,现有的煎药壶、养生壶、汤煲等产品在添加水量过多时,或火力过大时,水沸腾后会溢出,并沿着煲体(壶体)流向机器外部的零部件,然后流落至台面上;甚至出现有一部分液体流至机体内的带电元器件上,发生电路短路、触电、火灾等事故。
[0005]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0006]1、现有技术在水沸腾溢出后,可能从操作面板处流进电路板,损坏电路板甚至会导成触电风险。
[0007]2、现有技术在水沸腾溢出后,易流向机器外壳、操作面板等地方,容易弄湿、弄脏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水沸腾溢出后污染机器和渗入到内部电路上导致损坏电路板和导致用户发生触电事故的煎煮壶。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包括用于储存药渣、食材和汤汁的壶体和用于给壶体加热的加热底座,加热底座由底座壳体、加热盘和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加热底座的加热盘设置在底座壳体的上顶面,且位于加热盘的四周设置有环形的防溢流槽,在防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防溢流槽内液体的排液口。当壶体内沸腾的液体溢出壶体后,液体直接流进防溢流槽内,并且从防溢流槽底部的排液口排出,防止液体溢出污染加热底座和导致加热底座的电路短路。
[0010]所述的防溢流槽的水平高度低于加热盘的水平高度。防止液体渗到加热盘上。
[0011]具体地说,所述的排液口与设置在底座壳体内部的排液通道连通。
[0012]所述的排液通道不与排液口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底座壳体的侧壁上。溢出的液体能安全地从加热底座的一侧排出。用户可以在排液通道处安置一个容器来收集溢出的液体。
[0013]所述的底座壳体的上顶面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汇聚壶体溢出液体的环形侧壁。进一步防止溢出的液体污染加热底座。
[0014]为了让壶体能准确安置在加热盘上,防止壶体与底座壳体接触,所述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限制壶体在加热底座上与加热盘之间相对位置的凸筋。[0015]具体地说,所述的凸筋的数量为三块或三块以上,凸筋均匀设置在环形侧壁上。
[0016]所述的底座壳体的形状为锥台状。锥台状的底座壳体也能让液体快速排放到桌面上,防止液体深入到加热底座内部。
[0017]所述的底座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滑和抬高底座壳体底部高度的脚垫。即使有大量溢出的液体排放到桌面上,也可以防止液体从底座壳体的底部渗入到加热底座内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防溢流槽的结构实现防止水沸腾溢出后污染机器和渗入到内部电路上导致损坏电路板和导致用户发生触电事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储存药渣、食材和汤汁的壶体I和用于给壶体I加热的加热底座2,加热底座2由底座壳体21、加热盘22和控制电路23组成,所述的加热底座2的加热盘22设置在底座壳体21的上顶面,且位于加热盘22的四周设置有环形的防溢流槽23,在防溢流槽23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防溢流槽23内液体的排液口 24。当壶体I内沸腾的液体溢出壶体I后,液体直接流进防溢流槽23内,并且从防溢流槽23底部的排液口 24排出,防止液体溢出污染加热底座2和导致加热底座2的电路短路。
[0022]如图1、2所示,所述的防溢流槽23的水平高度低于加热盘22的水平高度。防止液体渗到加热盘22上。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的排液口 24与设置在底座壳体21内部的排液通道25连通。
[0024]如图1、2所示,所述的排液通道25不与排液口 24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底座壳体21的侧壁上。溢出的液体能安全地从加热底座2的一侧排出。
[0025]如图1、2所示,所述的底座壳体21的上顶面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汇聚壶体I溢出液体的环形侧壁26。进一步防止溢出的液体污染加热底座I。
[0026]如图1、2所示,为了让壶体I能准确安置在加热盘22上,防止壶体I与底座壳体21接触,所述的环形侧壁26上设置有限制壶体I在加热底座2上与加热盘22之间相对位置的凸筋27。
[0027]如图1、2所示,所述的凸筋27的数量为四块,凸筋27均匀设置在环形侧壁26上。
[0028]如图1、2所示,所述的底座壳体21的形状为锥台状。
[0029]如图1、2所示,所述的底座壳体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滑和抬高底座壳体21底部高度的脚垫28。即使有大量溢出的液体排放到桌面上,也可以防止液体从底座壳体28的底部渗入到加热底座28内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溢水的煎煮壶,包括用于储存药渣、食材和汤汁的壶体和用于给壶体加热的加热底座,加热底座由底座壳体、加热盘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底座的加热盘设置在底座壳体的上顶面,底座壳体的上顶面且位于加热盘的四周设置有环形的防溢流槽,在防溢流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防溢流槽内液体的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溢流槽的水平高度低于加热盘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口与设置在底座壳体内部的排液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通道不与排液口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底座壳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壳体的上顶面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汇聚壶体溢出液体的环形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限制壶体在加热底座上与加热盘之间相对位置的凸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筋的数量为三块或三块以上,凸筋均匀设置在环形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壳体的形状为锥台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溢水的煎煮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滑和抬高底座壳体底部高度的脚垫。
【文档编号】A61J3/00GK203790301SQ20142015259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