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的引流导管主要包括导管接头、开关、可移动固定环、软质挡板、封堵器、导管、猪尾圈,所述的导管一端为猪尾圈,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导管接头,在靠近导管接头处的导管上设有一个开关,位于开关一侧的导管上设有可移动固定环,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上沿猪尾圈方向依次设有软质挡板和封堵器,在所述的猪尾圈上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侧孔,所述的导管内设有四条肋条。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积液外漏以及外界空气的进入,能防止导管在操作过程中脱落,能避免导管打折时发生堵塞现象,能方便置管,减少组织损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引流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流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引流导管是通过穿刺、扩张的方法置于胸腹腔内或肿瘤病灶位置进行引流的,猪尾形引流管因其能在体内留置较长时间及其引流范围大,不易堵塞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猪尾形引流管的末端自然呈弯曲形状或翘曲形状,然而这种弯曲形状的末端在医生手术时植入不通畅,即使在手术时捋直尖端,但会致使引流导管植入时间长,而且,即使尖端捋直也会复原呈一定翘曲形状,给植入带来不便。
[0003]在导管植入扩张的过程中,植入口的尺寸大于对应导管管体的直径,且因人体的皮肤较为松弛,这样,导管的管体与植入口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胸腹腔积液就会从植入口中渗出,体外的空气也会经植入口进入病人腔内,给病人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严重的伤口感染或病人气胸等,而且由于导管管体偏软在置管的过程中与皮肤组织的摩擦大,容易打折造成置管失败,需要二次置管,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引流时一旦导管打折,就很容易发生堵塞,影响引流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对引流导管进行改进,使改进的引流导管提高引流效率,提高引流导管置管成功率。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导管,能有效防止积液外漏以及外界空气的进入,避免造成病人的伤口感染或气胸,能防止导管在操作过程中脱落,能让医生顺畅的植入病人体内,减轻病人的痛楚,还能避免导管打折时发生堵塞现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引流导管主要包括导管接头、开关、可移动固定环、软质挡板、封堵器、导管、猪尾圈,所述的导管一端为猪尾圈,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导管接头,在靠近导管接头处的导管上设有开关,位于开关一侧的导管上设有可移动固定环,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上沿猪尾圈方向依次设有软质挡板和封堵器,所述的猪尾圈的尾部包括直端部分和尖端部分,尖端部分为平头锥形,在所述的猪尾圈上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侧孔,所述的导管内自开关位置到猪尾圈头部位置设有四条向轴心方向汇集的肋条。
[0007]所述的导管及猪尾圈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猪尾圈可拉直,不受力时自然卷曲为猪尾形。
[0008]所述的导管及猪尾圈外表面设有超滑涂层。
[0009]所述的封堵器的内表面与导管外表面紧密贴合,封堵器的截面为楔形。
[0010]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软质挡板、封堵器连接为一个整体。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积液外漏以及外界空气的进入,避免造成病人的伤口感染或气胸,能防止导管在操作过程中脱落,将猪尾圈进行改进能让医生顺畅的将导管植入病人体内,减轻病人的痛楚,增加肋条,能避免导管打折时发生堵塞现象,在导管及猪尾圈外表面设超滑涂层,能方便置管,减少组织损伤,涂层的持久性还能方便护理时移动和转动导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截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导管接头、2-开关、3-可移动固定环、4-软质挡板、5-封堵器、6_导管、
7-猪尾圈、8-侧孔、9-直端部分、10-尖端部分、11-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导管,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引流导管主要包括导管接头1、开关2、可移动固定环3、软质挡板4、封堵器5、导管6、猪尾圈7,所述的导管6 —端为猪尾圈7,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导管6及猪尾圈7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猪尾圈7可拉直,不受力时自然卷曲为猪尾形,导管6的另一端开口处设有导管接头I,能与引流袋或引流瓶相接,在导管6上设有开关2,通过控制开关2,可将导管6关闭或开通,控制引流液体的流动,方便更换引流袋,也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到体内,方便了医生的操作。作为优选,位于开关2 —侧的导管6上设有可移动固定环3,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3上沿猪尾圈7方向依次设有软质挡板4和封堵器5,锁定可移动固定环3可进行导管6固定,可根据导管6插入深度进行移动调节,软质挡板4可以和皮肤进行缝合固定,通过推进封堵器5来密封病人的植入口,可使得导管6的管体与植入口之间没有空隙,能有效的防止病人腔内积液渗出和体外空气进入腔内,避免病人的伤口感染或病人气胸等,所述的封堵器5的内表面与导管6外表面紧密贴合,如图3所示,所述的封堵器5的截面为楔形,能增强植入口的密封性。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3、软质挡板4、封堵器5连接为一个整体,推进封堵器5密封植入口,此时将软质挡板4与皮肤缝合固定,同时锁紧可移动固定环3,即可将导管6固定,防止脱落。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猪尾圈7的尾部包括直端部分9和尖端部分10,尖端部分10为平头锥形,即猪尾圈7的尾部为平直端,从而在医生手术时能顺畅地植入于人体内,减轻病人的痛楚,也缩短了引流导管植入时间,提高临床手术效率。所述的猪尾圈7上均匀的呈螺旋状分布有侧孔8,多个处于不同位置的侧孔8引流,不会因一个孔堵塞而造成引流不畅。如图2所示,所述的导管6内自开关2位置到猪尾圈7头部位置设有四条向轴心方向汇集的肋条11,能有效防止导管6打折时造成堵塞。所述的导管6及猪尾圈7外表面设有超滑涂层,该超滑涂层采用制备好的复合偶联剂对导管6及猪尾圈7进行预处理,再利用亲水不饱和聚合物溶液进行涂覆,然后烘干制备而成,能减低置管的难度,减少组织损伤。
[00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临床使用时,通过穿刺、扩张的方法,用穿刺导丝将导管6及猪尾圈7植入病人腔体内,通过推进楔形封堵器5来密封导管6的管体和植入口之间的空隙,然后将软质挡板4与皮肤缝合固定,锁紧可移动固定环3来固定导管,通过控制开关2来控制液体流动,方便更换引流袋。
[0020]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积液外漏以及外界空气的进入,避免造成病人的伤口感染或气胸,能防止导管在操作过程中脱落,将猪尾圈进行改进能让医生顺畅的将导管植入病人体内,减轻病人的痛楚,增加肋条,能避免导管打折时发生堵塞现象,在导管及猪尾圈外表面设超滑涂层,能方便置管,减少组织损伤,涂层的持久性还能方便护理时移动和转动导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导管主要包括导管接头、开关、可移动固定环、软质挡板、封堵器、导管、猪尾圈,所述的导管一端为猪尾圈,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另一端开口处设有导管接头,在靠近导管接头处的导管上设有开关,位于开关一侧的导管上设有可移动固定环,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上沿猪尾圈方向依次设有软质挡板和封堵器,所述的猪尾圈的尾部包括直端部分和尖端部分,尖端部分为平头锥形,在所述的猪尾圈上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侧孔,所述的导管内自开关位置到猪尾圈头部位置设有四条向轴心方向汇集的肋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及猪尾圈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的猪尾圈可拉直,不受力时自然卷曲为猪尾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及猪尾圈外表面设有超滑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器的内表面与导管外表面紧密贴合,封堵器的截面为楔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固定环、软质挡板、封堵器连接为一个整体。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4181997SQ20142066073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时沛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