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458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体温调节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人的身体进行冷却或加热的体温调节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体温调节片的一种的冷却片。该文献中记载的冷却片具备含水凝胶层,并在发热等时粘贴于人的身体上使用。该冷却片利用含水凝胶层中所含有的水分的蒸发潜热来冷却身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52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人的腋下集中有淋巴结。因此,通过对腋下冷却或加热,能够高效地调节体温。可是,腋下是出汗较多且皮肤的活动较活跃的部位。因此,上述的冷却片即使粘贴于腋下也容易剥落,难以长时间固定在腋下。这样,以往的体温调节片不适合对腋下冷却或加热。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对腋下进行冷却或加热的结构的体温调节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是具有供人的胳膊通过的开口部的环状的体温调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调节片在所述胳膊通过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腋下,对该腋下进行冷却或加热。

该体温调节片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或加热,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体温调节。而且,该体温调节片具有开口部,并且在胳膊通过该开口部的状态下固定于腋下。因此,易于将体温调节片长时间固定在腋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现了适合对腋下进行冷却或加热的结构的体温调节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体温调节片被固定于腋下的状态的图。

图3是沿着图1的体温调节片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体温调节片的效果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体温调节片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的体温调节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构件标记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体温调节片1是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的冷却片。体温调节片1具有开口部10,且形成为环状。开口部10用于供人的胳膊通过,且存在于体温调节片1的面内。如图2所示,体温调节片1在胳膊通过开口部10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腋下,对该腋下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温调节片1的内周(开口部10的缘)1a和外周1b都是圆形。另外,内周1a的中心和外周1b的中心一致。即,构成内周1a的圆和构成外周1b的圆是同心圆。因此,体温调节片1沿着周向具有固定的宽度w1。宽度w1例如是大约4cm~8cm。另外,开口部10的直径是例如大约8cm~12cm。

在体温调节片1上形成有切入部12(第1切入部)和切入部14(第2切入部)。切入部12从内周1a向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为8个)切入部12。这些切入部12从开口部10呈放射状延伸。另外,切入部14从外周1b向内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多个(具体来说为8个)切入部14。这些切入部14以开口部10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各切入部12、14的长度是例如大约0.5cm~1.5cm。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体温调节片1具有由支承片16和含水凝胶层18构成的层叠结构。支承片16具有透湿性和透气性。作为支承片16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片16的背面的大致整体上设置有含水凝胶层18。该含水凝胶层18在与腋下接触的状态下冷却该腋下。即,利用在含水凝胶层18中含有的水分的蒸发潜热,对腋下进行冷却。作为含水凝胶层18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糊精、黄原胶、藻酸钠、甘露聚糖、明胶、果胶等天然高分子、或者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等合成高分子。

在体温调节片1中可以含有抗菌成分和/或芳香成分。作为抗菌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儿茶素及其他的单宁。作为单宁,可以使用茶或咖啡中含有的物质。另外,作为芳香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发出尤加利、迷迭香以及其他的草本植物的香味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包含在支承片16和含水凝胶层18双方中,也可以仅包含在任意一方中。

对体温调节片1的效果进行说明。体温调节片1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体温调节。而且,体温调节片1具有开口部10,并且在胳膊通过该开口部10的状态下固定于腋下。因此,易于将体温调节片1长时间固定在腋下。因此,实现了适合对腋下进行冷却的结构的体温调节片1。

而且,作为将体温调节片固定于腋下的手段,如图4所示,也可以考虑将带状的体温调节片90缠绕在上臂部。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体温调节片90的面与胳膊的延伸方向平行。因此,体温调节片90中的与腋下接触的部分被限定于其上端90a附近的微小部分。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体温调节片1的面内存在开口部10,体温调节片1的面与胳膊的延伸方向(开口部10的中心轴方向)垂直(参照图2)。即,体温调节片1的面成为与腋下对置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使体温调节片1(含水凝胶层18)的广大范围与腋下接触。通过像这样增大体温调节片1与腋下的接触面积,自然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在体温调节片1上形成有切入部12。由此,在佩戴体温调节片1时,胳膊容易通过开口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切入部12呈放射状形成,特别有利于使胳膊容易通过。

在体温调节片1上还形成有切入部14。由此,体温调节片1容易变形,因此能够提高体温调节片1相对于腋下的紧密贴合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多个切入部14呈放射状形成,因此特别有利于提高针对腋下的紧密贴合度。

体温调节片1具有由支承片16和含水凝胶层18构成的层叠结构。通过像这样设置支承片16,由此,易于保持体温调节片1整体的形状,而且能够抑制体温调节片1的表面(与腋下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发粘。另外,通过设置含水凝胶层18,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进行腋下的冷却。而且,借助含水凝胶层18的粘接力,并与通过开口部10实现的固定相配合,能够将体温调节片1相对于腋下更牢固地进行固定。

在体温调节片1具有抗菌成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腋汗等所含有的杂菌繁殖。另外,在体温调节片1含有芳香成分的情况下,能够遮蔽腋汗等的臭味。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体温调节片2是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的冷却片。体温调节片2具有开口部20,且形成为环状。开口部20用于供人的胳膊通过,且存在于体温调节片2的面内。体温调节片2在胳膊通过开口部20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腋下,对该腋下进行冷却。

体温调节片2的内周2a和外周2b都是圆形。另外,内周2a的中心和外周2b的中心一致。在体温调节片2上,形成有切口部22。切口部22从体温调节片2的内周2a延伸至外周2b,将体温调节片2的一部分分开。并且,体温调节片2具有与体温调节片1相同的层叠结构(参照图3)。

对体温调节片2的效果进行说明。体温调节片2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体温调节。而且,体温调节片2具有开口部20,并且在胳膊通过该开口部20的状态下固定于腋下。因此,易于将体温调节片2长时间固定在腋下。因此,实现了适合对腋下进行冷却的结构的体温调节片2。

在体温调节片2上形成有切口部22。由此,由于体温调节片2的一部分被分开,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佩戴体温调节片2。即,在未设置切口部22的情况下,为了佩戴体温调节片2,需要使指尖、前臂部、上臂部依次通过开口部20,与此相对,在设置有切口部22的情况下,能够使上臂部直接从切口部22通过开口部20。关于体温调节片2的其它效果,与对体温调节片1的说明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体温调节片3是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的冷却片。体温调节片3具有开口部30,且形成为环状。开口部30用于供人的胳膊通过,且存在于体温调节片3的面内。体温调节片3在胳膊通过开口部30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腋下,对该腋下进行冷却。

体温调节片3的内周3a和外周3b都是圆形。但是,内周3a的中心和外周3b的中心不一致。由此,体温调节片3在开口部30的一侧(图6的下侧)处的宽度比体温调节片3在开口部30的另一侧(图6的上侧)处的宽度大。

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体温调节片3具有由支承片36和含水凝胶层38构成的层叠结构。支承片36与支承片16相同地具有透湿性和透气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支承片36的背面的一部分(在图6中由虚线L1包围的部分)设置有含水凝胶层38。具体来说,含水凝胶层38仅设置于开口部30的一侧(体温调节片3的宽度较大的一侧)。该含水凝胶层38与含水凝胶层18相同地在与腋下接触的状态下对该腋下进行冷却。

对体温调节片3的效果进行说明。体温调节片3对人的腋下进行冷却,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体温调节。而且,体温调节片3具有开口部30,并且在胳膊通过该开口部30的状态下固定于腋下。因此,易于将体温调节片3长时间固定在腋下。因此,实现了适合对腋下进行冷却的结构的体温调节片3。

在体温调节片3中,内周3a的中心与外周3b的中心不一致,体温调节片3在开口部30的一侧的宽度比体温调节片3在开口部30的另一侧的宽度大。因此,通过使体温调节片3中的宽度较大的部分与腋下接触,宽度较窄的部分位于上臂部的外侧。因此,即使在佩戴着体温调节片3的状态下穿着具有衣袖的衣服,体温调节片3也不容易成为障碍。

含水凝胶层38仅设置于支承片36的一部分上。通过像这样局部地设置含水凝胶层38,能够削减体温调节片3的制造成本。关于体温调节片3的其它效果,与对体温调节片1的说明相同。

本发明的体温调节片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体温调节片的内周和外周为圆形的情况下。可是,体温调节片的内周和外周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体温调节片为冷却片的情况。可是,体温调节片也可以是对人的腋下进行加热的温热片。图8是示出所述体温调节片的一例的剖视图。体温调节片4具有正面片42、背面片44和发热部46。正面片42和背面片44在周缘部互相粘接在一起,形成袋体。正面片42和背面片44具有透湿性和透气性。作为正面片42和背面片44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

在由正面片42和背面片44形成的袋体中,设置有发热部46。发热部46可以伴随着水蒸气的产生而发热,也可以如一次性加热垫那样在不伴随有水蒸气的产生的情况下发热。发热部46例如由含有被氧化性金属、活性炭和水的发热体构成。被氧化性金属是产生氧化反应热的金属。作为被氧化性金属,可以使用例如铁、铝、锌、锰、镁或钙。

体温调节片4的平面形状与体温调节片1(图1)、体温调节片2(图5)或体温调节片3(图6)的平面形状相同。即,体温调节片4也具有开口部,且在胳膊通过该开口部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腋下。此时,体温调节片4在背面片44与腋下接触的状态下对该腋下加热。即,借助发热部46中的氧化反应热对腋下加热。并且,发热部46可以与含水凝胶层18相同地设置于体温调节片4的大致整体上,也可以与含水凝胶层38相同地仅设置于体温调节片4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体温调节片;

2:体温调节片;

3:体温调节片;

4:体温调节片;

10:开口部;

12:切入部(第1切入部);

14:切入部(第2切入部);

16:支承片;

18:含水凝胶层;

20:开口部;

22:切口部;

30:开口部;

36:支承片;

38:含水凝胶层;

42:正面片;

44:背面片;

46:发热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