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62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安全输液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安全输液针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巧思构件以组合方式做成的作动主体部,令使用过输液针头在作动主体部所连动的安全保护套作用下产生一拨即自动强力锁合的功能,其结合相当稳固而不易脱落,进而达到使用上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利用注射、输液方式来进行治疗已是一种常态,而使用过后的注射器针头,通常会适时套上护套,防止对患者或医务人员造成的意外刺伤、感染,并便利后续的注射器废弃处理作业和防止再被回收利用。现有技术针对注射器的针头护套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有一注射筒,该注射筒上设有一针头座,针头座凸伸设有一用以注射的针头,针头座上罩设一针头盖用以保护针头,该针头座一侧连结设有一安全护套,该安全护套下段部位设有一得以进行弯折的连结机构,并使该安全护套在注射器使用前得以呈贴靠在针头盖一侧的状态;其使用时,先将该安全护套藉其连结机构下翻,继取下该针头盖而露出针头,以进行注射的操作,当完成注射后,以手动将该安全护套推向该针头方向弯折靠拢,以便利将该安全护套往该针头套合,并将该针头套住避免外露,以达到对该使用后针头的安全防护的目的。

前述现有注射、采血针头的针套结构虽能达其对使用后针头的防护目的,但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该安全针套是一体连设在针头座一侧,使针头座、安全针套在一体制作上需备有复杂模具,此不仅其制作复杂,成本也高,显不符经济效益。若将该安全针套以黏合方式设于该针头座,也有容易脱落的缺失,使得现有技术针对该安全针套、针头座的一体(连结)制作上,显非理想的设计。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注射器、采血针等的安全针套结构该等缺失问题,实为业界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现有注射器等的安全护套结构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发明人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构造简单、使用安全性高及符合制造经济效益的安全输液针装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输液针装置,其能利用巧思构件以组合方式做成的作动主体部,方便结合于既有纯熟技术所制成的输液针装置用针头及输液筒的零组件上,令使用过的输液针头在作动主体部所连动的安全保护套作用下产生一拨即产生充分足够的强度弹性锁合功能,以便利安全输液针装置制造及降低成本,且其结合相当稳固而不易脱落,进而达到使用上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输液针装置,其可防止输液针针头外露所造成 医务人员因针扎而造成污染的危险性,且使用过的针头确实隐藏锁固于安全保护套内部而无法被取出,俾以杜绝被再度使用的弊端。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蝴蝶翼输液组,包括一输液管、两蝴蝶翼片,该两蝴蝶翼片中央处设有一套固块;一针头装置,包括一针头座,一针头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该针头座后端设有一管支撑套及一管接头,该管支撑套穿固于蝴蝶翼片的套固块,而以输液管套接于该管接头;一作动主体部,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一活动U形部、一薄膜软质绞链部、一通口及设于该通口两端之间的一V形弹性体,该固定U形部一体连结于平板座及其下方的套件,而以该套件套固在针头座上;该薄膜软质绞链部设在该两U形部相连接的薄膜尖端部之间,并具有一较为松弛的连接长度,使该两U形部以该松弛连接长度连成一体;该通口设于该两U形部的两长端之间;该V形弹性体长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是连接于该固定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上,而该V形弹性体短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则连接于该活动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上,而该活动U形部末端有一受插部;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保护套的前端边设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组接于该活动U形部的受插部,使该活动U形部与保护套相连结在一起;因而,当输液医疗行为完成后,该固定U形部及活动U形部藉由该松弛连接长度的薄膜软质绞链部进行几乎无阻力的相对弯折翻转操作,再加上该通口处又设该V形弹性体的强力弹性相助,使该两U形部进行弯折翻转操作时,提供该保护套以充分足够强度的弹性扣合作用力,只要手指一拨瞬即将针头座前端针头扣入该保护套内。

所述的V形弹性体由一长边及一短边构成一弹性板体。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大于短边至少30%以上,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比例为2:1,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活动U形部的末端向上延伸有一垂直凸伸的受插部,该受插部具有一插孔,该保护套的插接部插接于该插孔,以使该插接部卡结定位于该插孔。

所述的保护套包括有一基板、设于该基板周围的两个侧板及一端板所构成的套体,使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侧板并设有至少一向套置空间倾斜延伸的护条,而两侧板的护条是呈交错设置,以使针头一旦进入该套置空间即无法再被移出。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另一技术手段包括:一输液组,该输液组设有一输液管;一针头装置,包括有一针头座,一针头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一作动主体部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一活动U形部、一薄膜软质绞链部、一直插式连接件、一通口及设于该通口两端之之间的一V形弹性体,该薄膜软质绞链部设在该两U形部相连接的薄膜尖端部之间,并具有一较为松弛的连接长度,使该两U形部以该松弛连接长度连成一体;该通口设于该两U形部的两长端之间;该V形弹性体长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是连接于该固定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处,而该V形弹性体短边的尖端薄膜软质绞链部 则连接于该活动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上,而该活动U形部末端设有一受插部;该固定U形部一体连结于该直插式连接件,该直插式连接件前端为直插接头,后端为管连接头,该针头座套接于该直插接头,该管连接头套接于输液管;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保护套的前端边设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组接于该活动U形部的受插部,使该活动U形部与保护套相连结在一起;因而,当输液医疗行为完成后,该固定U形部及活动U形部藉由该松弛连接长度的薄膜软质绞链部进行几乎无阻力的相对弯折翻转操作时,再加上该通口处又设有该V形弹性体的强力弹性相助,使该两U形部进行弯折翻转操作时,提供该保护套以充分足够强度的弹性扣合作用力,只要手指一拨瞬即将针头座前端针头扣入该保护套内。

所述的V形弹性体由一长边及一短边构成一弹性板体。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大于短边至少30%以上,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比例为2:1,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活动U形部的末端向上延伸有一垂直凸伸的受插部,该受插部具有一插孔,该保护套的插接部插接于该插孔,以使该插接部卡结定位于该插孔。

所述的保护套包括有一基板、设于该基板周围的两个侧板及一端板所构成的套体,使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侧板并设有至少一向套置空间倾斜延伸的护条,而两侧板的护条是呈交错设置,以使针头一旦进入该套置空间即无法再被移出。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又另一技术手段包括:一输液组,该输液组设有一输液管;一针头装置,包括有一针头座,一针头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该针头座后端设有两个螺合突缘;一作动主体部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一活动U形部、一套件及两用连接件,该固定U形部及活动U形部之间设有一薄膜软质绞链部及一通口,该薄膜软质绞链部设在该两U形部相连接的尖端部之间并具有一较为松弛连接长度,使该两U形部以松弛连接长度连成一体;该通口设于两U形部之间,该固定U形部及活动U形部藉由该松弛长度薄膜软质绞链部可进行无阻力的相对弯折翻转操作,该通口处设一V形弹性体,该V形弹性体长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是连接于该固定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处,而该V形弹性体短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则连接于该活动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处,于该两U形部进行弯折操作时提供充分足够的弹性作用力,而该活动U形部末端设有一受插部而该活动U形部末端有一受插部,该固定U形部一体连结于该套件,该两用连接件前端中间设一直插接头,后端为管接头,该直插接头外周连接件内设有螺纹部,该套件套设于该两用连接件的外周,该两用连接件的直插接头插设于针头座,而该针头座的两个螺合突缘与该螺纹部相螺合,其中输液管套接于管接头;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保护套的前端边设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组接于该活动U形部的受插部,使该活动U形部与保护套相连结。

所述的V形弹性体由一长边及一短边构成一弹性板体,该V形弹性体的长边大于短边至少30%以上,其较佳长度比例为2:1,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活动U形部的末端向上延伸有一垂直凸伸的受插部,该受插部具有一插孔,该保护套的插接部插接于该插孔,以使该插接部卡结定位于该插孔。

所述的保护套包括有一基板、设于该基板周围的两个侧板及一端板所构成的套体,使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侧板并设有至少一向套置空间倾斜延伸的护条,而两侧板的护条是呈交错设置,以使针头一旦进入该套置空间即无法再被移出。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实行的又另一技术手段包括:一输液组,该输液组设有一输液管;一针头装置,包括有一针头座,一针头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该针头座后端设有两个螺合突缘;一作动主体部,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一活动U形部、一两用连接件、一薄膜软质绞链部、一通口及设于该通口两端之间的一V形弹性体,该薄膜软质绞链部设在该两U形部相连接的薄膜尖端部之间,并具有一较为松弛的连接长度,使该两U形部以该松弛连接长度连成一体;该通口设于两U形部的两长端之间;该V形弹性体长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是连接于该固定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上,而该V形弹性体短边的薄膜软质绞链部则连接于该活动U形部所预设的长度上,而该活动U形部末端设有一受插部;该固定U形部一体连结于该两用连接件,该两用连接件前端内周设有螺纹部,中间部设一直插接头,后端为管接头,该两用连接件的直插接头插设于针头座,而该针头座的两个螺合突缘与该两用连接件的螺纹部相螺合,其中该输液管套接于管接头;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保护套的前端边设有一插接部,该插接部组接于该活动U形部的受插部,使该活动U形部与保护套相连结在一起;因而,当输液医疗行为完成后,该固定U形部及活动U形部藉由该松弛连接长度的薄膜软质绞链部进行几乎无阻力的相对弯折翻转操作时,再加上该通口处又设有该V形弹性体的强力弹性相助,使该两U形部进行弯折翻转操作时,提供该保护套以充分足够强度的弹性扣合作用力,只要手指一拨瞬即将针头座前端针头扣入该保护套内。

所述的V形弹性体由一长边及一短边构成一弹性板体。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大于短边至少30%以上,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V形弹性体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比例为2:1,该V形弹性体上具有至少一弹性肋。

所述的活动U形部的末端向上延伸有一垂直凸伸的受插部,该受插部具有一插孔,该保护套的插接部插接于该插孔,以使该插接部卡结定位于该插孔。

所述的保护套包括有一基板、设于该基板周围的两个侧板及一端板所构成的套体,使该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该侧板并设有至少一向套置空间倾斜延伸的护条,而两侧板的护条是呈交错设置,以使针头一旦进入该套置空间即无法再被移出。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蝴蝶翼输液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后注射针被盖合的立体图;

图4为图3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套即将盖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套已盖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直插式输液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直插式输液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后注射针被保护套盖合的立体图;

图10为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保护套即将盖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10B图9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螺牙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使用后注射针已被保护套盖合后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1的剖面示意图。

图1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保护套即将盖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1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保护套已盖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直插式)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保护套盖合后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5的剖面示意图;

图18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保护套即将盖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18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保护套已盖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图与分解立体示意图,安全输液针装置包括有一蝴蝶翼输液组10、一针头装置20、一作动主体部30及一保护套40;该蝴蝶翼输液组10包括有一输液管11、两蝴蝶翼片12,该两蝴蝶翼片12中央处设有一套固块13;该针头装置20包括有一针头座21,该针头座21前端设有一针头支撑套22,一针头23通过该针头支撑套22而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21,该针头座21后端设有一管支撑套24及一管接头25,该管支撑套24穿固于蝴蝶翼片12的套固块13,而以输液管11套接于该管接头25。

请参阅图2、图3、图5,该作动主体部30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31、一活动U形部32、 一设于该两U形部之间的薄膜软质绞链部33、一设于该两U形部矩形框架之间的通口330及一设于该通口330处内的V形弹性体35,该固定U形部31及活动U形部32在静态下是呈相互以近乎90度空间关系连接成一可变化形体的矩形框架,有一通口330,该通口330内的矩形框架两长端之间以薄膜软质绞链方式连接该V形弹性体35,该两U形部31、32藉一薄膜软质绞链部33连接成一可变化形体的矩形框架,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为一位于该固定U形部31及活动U形部32之间相连接处呈近乎90度的连结空间关系的构件,使该固定U形部31及活动U形部32藉由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可进行相对弯折翻转的操作,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以近乎U形的多余长度使活动U形部32在弯折翻转时,令其与固定U形部31连结空间关系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在固定U形部31上快速弯折翻转,才能使该V形弹性体35完全发挥其充分足够的强度的弹性扣合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U形部31一体连结于平板座311及其下方的套件36,而以该套件36套固在针头座21上,该固定U形部31的两侧臂的高度H(如图5中所示)要有足够的适当尺寸大小才能令活动U形部32在盖合针头时提供充分足够的回旋空间及产生适度的弹力作用,以便活动U形部32的弯折翻转扣合力道达到最佳状态,而该活动U形部32的末端向上垂直延伸有一凸伸的受插部34,该受插部34具有一插孔341,于该通口330处背后部位设有V形弹性体35,该V形弹性体35由一长边351及一短边352构成一弹性板体(如图5至图5B中所示),且该V形弹性体35分别以长边351的薄膜软质绞链部3511连结于该固定U形部31的默认长度位置上,和短边352的薄膜软质绞链部3521连结于该活动U形部32的默认长度位置上,以供两U形部在进行弯折翻转操作时产生充分足够的弹性强度扣合作用力,V形弹性体35背部于必要时,也可另设有弹性肋353,以增强该V形弹体35的强力弹性功能,该V形弹体35的长边351要大于短边352至少30%以上,其较佳长度比例为2:1,利用长短边之间的力臂运作关系,达成充分足够强度的弹性扣合作用力,此乃本发明主要特征之一。

该保护套40包括有一基板41及该基板41周围的两个侧板42、一端板43所构成的套体,并使该保护套40具有一套置空间44,该侧板42并设有至少一向套置空间44倾斜延伸的护条421,而两侧板42的护条421是呈交错设置,另该侧板42设有一倾斜外翻的拨动部422,用以便利该保护套40的拨动操作,该保护套40的前端边设有一插接部45,该插接部45设有一裂槽451以利插接部45的插接牢固。

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第一实施例组合时,藉该保护套40的插接部45插接于活动U形部32垂直凸伸的受插部34的插孔341,并使该插接部45卡结定位于该插孔341,即完成该活动U形部32(相当于作动主体部30)与该插接部45(相当于保护套40)的组装定位,并使该作动主体部30、保护套40相对位于该针头座21的一侧,使该保护套40相对该针头23呈弯折后可套合的状态。

请参阅第图5至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保护套作动主体部盖合前及完全盖合状态剖面示意图,当输液针使用后欲对该针头23进行护套时,即将该保护套40往该针头23 方向拨动,藉该V形弹性体35张开角度的变化,即由图5的较小角度变为图5A的较大角度,此时V形弹性体35逐渐储存其弹性能量,当V形弹性体35张开角度变为图5A的大角度时,该V形弹性体35即可将储存的强力弹性能量释放出来,再藉活动U形部32(连同保护套40)以该固定U形部31的两侧臂末端及薄膜软质绞链部33做为弯折翻转的支点,使活动U形部32及保护套40得以快速向固定U形部31进行反时针弯折翻转作动,且藉该V形弹性体35提供的充分足够强力扣合弹性作用力,使该保护套40进行输液医疗行为后段行程时,只须一经手指轻拨即呈自动快速扣合该针头23的动作,且使该针头23被快速自行压入通过该护条421内,而卡止锁定于该套置空间44内而无法再退出,如图3、图4及图5B所示。应加以说明者,如拟对该V形弹性体35进一步增强其扣合弹力时,可在该V形弹性体35背部加设弹性肋353,如图3所示。

请参阅图6至图10B,为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第二实施例,该安全输液针装置包括有一输液组10A、一针头装置20A、一作动主体部30A及保护套40;其结构大体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份,都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相关说明;该输液组10A设有一输液管11A;该针头装置20A包括有一针头座21A,该针头座21A前端设有一针头支撑套22A,一针头23通过该针头支撑套22A而插设连结于该针头座21A。

本实施例的特征为该作动主体部30A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31A、活动U形部32及直插式连接件36A,该固定U形部31A一体连结于该直插式连接件36A,该直插式连接件36A前端为直插接头361A,后端为管连接头362A,该针头座21A套接于该直插接头361A,该管连接头362A套接于输液管11A,而该作动主体部30A与保护套40组合时,藉该保护套40的插接部45插接于活动U形部32垂直凸伸的受插部34的插孔341,并使该插接部45卡结定位于该插孔341,即完成该活动U形部32(相当于作动主体部30A)与该插接部45(相当于保护套40)的组装定位,并使该作动主体部30A、保护套40相对位于该针头座21A的一侧,使该保护套40相对该针头23呈弯折翻转后可强力扣合的位置状态,如图6、图8及图10、图10A、图10B所示,且当注射针使用后欲对该针头23进行护套时,即将该保护套40往该针头23方向拨动推送,藉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张开角度的变化,即由图10的较小角度变为图10A的较大角度,此时V形弹性体35开始储存弹性能量,当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张开角度变为图10A的大角度时,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将储存的弹性能量释放出来,再藉活动U形部32(连同保护套40)以该固定U形部31A的两侧臂末端及薄膜软质绞链部33为弯折翻转的支点,使活动U形部32(连同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A进行反时针弯折翻转作动,即藉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使活动U形部32及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A弯折翻转,且藉助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的共同作用而提供充分足够强度的扣合弹性作用力,使输液进行医疗行为完成时,该保护套40后段行程于手指一拨动即呈自动强力扣合于该针头23的作动,且使用过的该针头23一旦被快速压入通过该护条421即扣止,而定位于该套置空间44内而无法再自动退出,如图9及图10B所示。

请参阅图11至图14B,为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第三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两者的差异在:该安全输液针装置包括有一输液组10B,该输液组10B设有一输液管11B;该针头装置20B的针头座21B后端设有两个螺合突缘211B;该作动主体部30B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31B、活动U形部32、套件37B及两用连接件38B,该固定U形部31B一体连结于该套件37B,该两用连接件38B前端中间设一直插接头381B,后端为管接头382B,两用连接件38B其内设有螺纹部383B,该套件37B套设于该两用连接件38B的外缘,该两用连接件38B的直插接头381B插设于针头座21B,而该针头装置20B的针头座21B的两个螺合突缘211B与该螺纹部383B螺合,其中输液管10B套接于管接头382B。而该作动主体部30B与保护套40组合时,藉该保护套40的插接部45插接于活动U形部32垂直凸伸的受插部34的插孔341,并使该插接部45卡结定位于该插孔341,即完成该活动U形部32(作动主体部30B)与该插接部45(保护套40)的组装定位,并使该作动主体部30B、保护套40相对位于该针头座21B的一侧,使该保护套40相对该针头23呈弯折后可套合的位置状态,如图11及图14所示。且当输液针使用后欲对该针头23进行安全保护时,即将该保护套40往该针头23方向一拨动推送,藉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张开角度的变化,即由图14的较小角度变为图14A的较大角度,此时V形弹性体35开始储存弹性能量,当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张开角度变为图14A的大角度时,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将储存的强力弹性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再藉活动U形部32(保护套40)以该固定U形部31B的两侧臂末端及薄膜软质绞链部33为翻转作用支点,使活动U形部32(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B进行反时针弯折翻转作动,藉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使活动U形部32(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B弯折翻转,且藉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提供快速强力靠合的弹性作用力,使该保护套40后段行程一旦被拨动即呈自动锁合该用过针头23的作动,且使该针头23压入通过该护条421,而定位于该套置空间44内而无法自动退出,如图13及图14B所示。

请参阅图15至图18B,为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第四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大部份相同并具有相同功能,故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相关说明,两者的差异在于:该输液组10C设有一输液管11C;该针头装置20C的针头座21C后端设有两个螺合突缘211C;该作动主体部30C包括有一固定U形部31C、活动U形部32及两用连接件39C,该固定U形部31C一体连结固定于该两用连接件39C外周上,该两用连接件39C前端中间设一直插接头391C,后端为管接头392C,其两用连接件39C前端内周设有螺纹部393C,该两用连接件39C的直插接头391C插设于针头座21C,而该针头座21C的两个螺合突缘211C与该螺纹部393C相螺合,其中输液管11C套接于管接头392C。而该作动主体部30C与保护套40组合时,藉该保护套40的插接部45插接于活动U形部32垂直凸伸的受插部34的插孔341,并使该插接部45卡结定位于该插孔341,即完成该活动U形部32(相当于作动主体部30C)与该插接部45(相当于保护套40)的组装定位,并使该作动主体部30C、保护套40相对位于该针头座21C的一侧,使该保护套40相对该针头23呈弯折翻转后可套合的位置状 态,如图15及图18所示。且当注射针使用后欲对该针头23进行护套时,即将该保护套40往该针头23方向一拨动推送,藉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如上述张开角度的变化,即由图18的较小角度变为图18A的较大角度,此时V形弹性体35开始储存弹性能量,当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张开角度变为图18A的大角度时,该V形弹性体35、弹性肋353将所储存的强力弹性能量释放出来,再藉活动U形部32(连同保护套40)以该固定U形部31C的两侧臂末端及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为翻转支点,使活动U形部32(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C进行反时针弯折翻转作动时,即藉该薄膜软质绞链部33使活动U形部32(保护套40)得以向固定U形部31C快速弯折翻转,且再藉助该V形弹性体35提供的强力弹性力共同产生充分足够的强度扣合弹性作用力,使输液进行医疗行为完成时,该保护套40后段行程于手指一旦拨动即呈快速自行扣住锁合该针头23的作动功能,且使该针头23压入通过该护条421,而锁定于该套置空间44内而无法再退出,如图17及图18B所示。

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藉由上述构成,提供一种安全输液针装置,其能利用巧思构件以组合方式做成的作动主体部,结合于既有纯熟技术所制成的输液针装置的输液针头及输液筒的零组件,令使用过输液针头在作动主体部所连动的安全保护套作用下产生一拨即自行产生充分足够的强度弹力锁合功能,以便利安全输液针装置制造及降低成本,且本发明其结合性相当稳固不易脱落,进而达到使用上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本发明安全输液针装置,藉该V形弹性体、弹性肋提供充分足够的强度弹性扣合作用力,使该保护套后段行程呈自动套合该针头的作动,且使该针头压入通过该护条,而锁定于该套置空间内无法退出,其可防止针头外露所造成医务人员因针扎而污染的危险性,且使用过的针头确实隐藏锁固于保护套内部无法再取出,俾以杜绝被再度使用,因此极符合人性化,且使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更加容易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