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疤痕修复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1983发布日期:2018-06-22 2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生性疤痕修复贴膜,包括依次粘接的背衬层、黏性聚合物层和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黏性聚合物层包括黏性聚合物、脂质体促渗透剂和祛疤活性组分;所述黏性聚合物、脂质体促渗透剂和祛疤活性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黏性聚合物200-550 份、脂质体促渗透剂100-300 份、祛疤活性组分1-10 份、甘油500-1500 份;所述黏性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脂质体促渗透剂包括卵磷脂、胆酸钠和硬脂酰胺,所述卵磷脂、胆酸钠和硬脂酰胺的重量份配比为:卵磷脂60-80 份、胆酸钠10-20份、硬脂酰胺1-7 份;所述祛疤活性组分包括γ- 干扰素、Va 酸和Ve,所述γ- 干扰素、Va 酸和Ve 的重量份配比为:γ- 干扰素70-650 份、Va 酸1-12 份、Ve 5-11 份。

2.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增生性疤痕修复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γ- 干扰素采用重组人γ- 干扰素。

3.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增生性疤痕修复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为聚氨基甲酸酯膜,所述隔离层采用离型纸。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生性疤痕修复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γ- 干扰素溶液:

a. 取所述重量份的γ- 干扰素,用含人血蛋白0.5-1.0% 的PBS 稀释至γ- 干扰素的活性为0.3-0.6×108IU/ml,除菌过滤后备用;

2)制备所述重量份的脂质体促渗透剂:

b. 取所述重量份配比的卵磷脂、胆酸钠和硬脂酰胺溶解在80-400 份的乙醇中,在28-33℃下进行减压旋转蒸发,转速控制在90-110rpm,至乙醇完全蒸发;

3)将γ- 干扰素包封于脂质体中,制得γ- 干扰素脂质体液:

c. 加入步骤a 所配制的γ- 干扰素稀释液,制得脂质体悬液并进行超声分散;

d. 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进行柱层析,收集第一个洗脱峰液;

e. 采用0.20-0.24μm 的微孔滤膜对所收集到的洗脱峰液进行除菌过滤,即得γ- 干扰素脂质体液,保存于3-5℃下备用;

4)制备粘性聚合物层混合液:

f. 将制得的γ- 干扰素脂质体液与所述重量份配比的黏性聚合物、甘油、Va 酸和Ve 混合均匀;

5)涂布成型、切片得成品:

g. 将混匀后的黏性聚合物层混合液均匀涂布在所述背衬层上,在38-40℃下接着干燥处理1-3h,冷却至常温,切片,并覆盖上所述隔离层即得成品。

5.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 中,所述γ- 干扰素脂质体液中γ- 干扰素的含量为104-109IU/ml。

6.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 中,所述γ- 干扰素脂质体液中γ- 干扰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在85% 以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