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586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手术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程的发展,车辆的增加,接踵而来的车祸也随之增多,很不幸,在一些车祸中,部分人员由于伤势严重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的饮食习惯掺杂着多种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在身体内长年累积从而导致人类身体功能退化、引起各种疾病等,严重时必须要进行手术,还有很多需要抢救的病人时间非常紧迫,不方便移动,现有的手术床只能进行头部或颈部的位置调节,不方便旋转或将万向轮固定,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手术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本体,所述手术床本体的内侧中部活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留有齿轮槽,所述转盘的外侧中部等距离设有固定槽,所述转盘的内腔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手术床本体的上部内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端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齿轮槽,所述手术床本体的内腔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手术床本体的外侧分别安装有液压泵和控制盒,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管分别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和外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电机、液压泵和电源电路。

优选的,所述手术床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高度不大于万向轮伸出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最短长度不大于转盘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位置和固定槽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大小和固定槽的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手术床通过手术床本体上部内壁设有的电机和齿轮配合手术床本体中部设有的转盘和齿轮槽能电动调节手术床的角度,通过手术床本体内侧设有的第二伸缩杆配合转盘外侧设有的固定槽能将调节好角度的手术床本体固定起来,不会发生滑动,转盘内部设有的第一伸缩杆能使安装在第一伸缩杆底部的万向轮收缩或伸出,方便手术床本体的移动和固定,给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术床本体、2转盘、21齿轮槽、22固定槽、23第一伸缩杆、231万向轮、3电机、4齿轮、5第二伸缩杆、6液压泵、7控制盒、71控制器、72控制面板、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手术床,包括手术床本体1,手术床本体1的内侧中部活动安装有转盘2,转盘2的中部留有齿轮槽21,转盘2的外侧中部等距离设有固定槽22,转盘2的内腔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伸缩杆23,第一伸缩杆23的最短长度不大于转盘2的高度,第一伸缩杆23的下端设有万向轮231,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23的伸缩能将万向轮231伸出或收缩到转盘2的内部,方便手术床本体1的移动和固定,手术床本体1的上部内壁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转轴端部设有齿轮4,齿轮4啮合齿轮槽21,电机3配合齿轮4和齿轮槽21能电动调节手术床本体1的角度,手术床本体1的内腔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的位置和固定槽22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伸缩杆5的端部大小和固定槽22的大小相匹配,第二伸缩杆5配合固定槽22能将调节好角度的手术床本体1固定起来,防止滑动,有利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手术床本体1的外侧分别安装有液压泵6和控制盒7,液压泵6通过液压管分别与第一伸缩杆23和第二伸缩杆5连接,通过液压泵6为第一伸缩杆23和第二伸缩杆5连接,能够稳定控制手术床本体1的调节,控制盒7的内侧和外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控制器71和控制面板72,控制面板72电连接控制器71,控制器71分别电连接电机3、液压泵6和电源电路,手术床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8,且底座8的高度不大于万向轮231伸出的高度,避免影响万向轮231的正常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