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注射器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5557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良注射器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独特而顽固的疾病,看不见摸不着,却使人难以忍受,很多人深受其害。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血管收缩功能变化而引起的头痛,血管性头痛分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侧头痛)。主要临床特征是,间歇性单侧或双侧头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性质及过程相似。普查发现,偏头痛的发病率占总人口的3.7%-13.5%,占所有头痛患者的1/4以上。总人口比率女性发病率约为15%,男性约为6%。女性中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男性。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人,年发病率为79.7/10万人,且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对该病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注射器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少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注射器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患者诊断:患者均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将患者分类为无先兆型偏头痛、先兆型偏头痛、儿童周期综合征、视网膜偏头痛、偏头痛的合并症和可能偏头痛;治疗过程:患者仰卧,头转向健侧,取颞浅动脉顶支和额支走行区,常规消毒后,医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在血管分叉处选定为穿刺点,左 手固定皮肤,右手持一次性改良5ml无菌注射器,沿血管走形向远端平刺进针进入血管,动脉走行不清者可在动脉搏动硬指处定位,穿刺成功后可见搏动性红色血液流出,撤出针头,消毒棉球压迫刺点止血,每次放血2mL,每4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4天;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并进行对比,共观察4周。其中,患者诊断中不包括合并高血压、低血压、贫血患者;颅内器质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患者;丛集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及颈椎病、感染性疾病、五官疾病所致头痛患者;语言及智能障碍患者;严重抑郁或近1个月内有服用抗抑郁药者;糖尿病、高热及孕妇放血疗法禁忌症患者。其中,治疗过程中一次性改良5ml无菌注射器为一次性5ml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套上0.55mm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所改制而成。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改进,明确了偏头痛诊断治疗过程,并对其中的治疗过程进行改进,使用改良的5ml无菌注射器进行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且经过临床对比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2.本研究采用改良注射液穿刺颞浅动脉放血,一方面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头消毒严格,能够预防针孔感染,另一方面输液针头后连接一次性注射针管易于流出的血液回收,防止血液外流造成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注射器穿刺颞浅动脉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方法包括了以下步骤:患者诊断:患者均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并且患者诊断中不包括合并高血压、低血压、贫血患者;颅内器 质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患者;丛集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及颈椎病、感染性疾病、五官疾病所致头痛患者;语言及智能障碍患者;严重抑郁或近1个月内有服用抗抑郁药者;糖尿病、高热及孕妇放血疗法禁忌症患者;治疗过程:患者仰卧,头转向健侧,取颞浅动脉顶支和额支走行区,常规消毒后,医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在血管分叉处选定为穿刺点,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一次性改良5ml无菌注射器,沿血管走形向远端平刺进针进入血管,动脉走行不清者可在动脉搏动硬指处定位,穿刺成功后可见搏动性红色血液流出,撤出针头,消毒棉球压迫刺点止血,每次放血2mL,每4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4天,其中,治疗过程中一次性改良5ml无菌注射器为一次性5ml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套上0.55mm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所改制而成;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并进行对比,共观察4周。实施例2实验目的及方法: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本实施以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穿刺颞浅动脉放血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西比灵进行临床对比,其中,治疗组实施方法按照实施例1所述,对照组实施方法为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日1次,睡前服,总治疗时间4周。其中,本实施例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均来源于神经内科门诊,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4.3±7)岁,病程1-15年;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33.7±7.8)岁,病程1-16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头痛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药1个月不发病; 显效:治疗后积分减50%以上;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积分评分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即积分评分方法=[(治疗前积分值-治疗后积分值)/治疗期积分值]*100%.疼痛程度分级:I级:不痛;II级: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III级: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IV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偏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012187397.5%对照组40210151367.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2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时间比较(h,)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6.86±2.301.18±1.11*△对照组406.90±2.393.15±2.42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1。表3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比较(次,)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1.35±0.400.49±0.47*△对照组401.41±0.511.19±0.57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1。如表1-3所述,将两组疗效、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有效率达67.5%;治疗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原理论证:偏头痛发病机理至今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认为与颅内外血管张力、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内分泌、免疫、血小板等多方面病理改变有关。本病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之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凡六淫之邪外袭或脏腑阴阳失调,导致气血逆乱,瘀阻清窍,不通则痛而发病。《素问·针解篇》:“苑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祛瘀方能生新,所以有些痛症,系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局部放血能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此即“通则不痛”之谓。通过放血的调节作用,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起到根本的治疗作用。足少阳胆经与偏头痛好发部位密切相关。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后,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走目锐眦后。”颞浅动脉位于外耳门前方上行,越过颧弓根至颞部皮下,肉眼可见血管走向清晰,在外耳门前易触其搏动及弹性,穿刺易于成功;此处寻少阳经走行,能够疏泄肝胆炽火,促进经络通利,从而尽快的恢复少阳经脉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