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护车担架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27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护车担架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钢架、弹簧和阻尼组成的救护车担架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病人在运送过程中病情或伤势的恶化,转运救护车的主要用途在于中长途运送病人或严重伤残病人,要求运动平稳且速度快。病人在运输途中不可避免地有病情恶化的情况,其一重要原因是担架与救护车车体直接相连,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上下振动和汽车启动、刹车、加速、减速产生的冲击直接作用于病人,给病人带来的冲击作用非常大。为此改进救护车结构,将叉型悬架结构运用于急救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救护车中长距离以及路况较差的情况下,使用担架减振装置,从而保证病人不会因路途颠簸而加重病情。

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的着眼点在于救护车医疗舱的改造,将大型工程车辆驾驶座椅的叉型减振装置经改造创新后运用于救护车上。如图1所示,通过在救护车医疗舱安装叉型减振缓冲装置,达到减振的目的。救护车医疗舱减振装置设置如图2所示,精简后的叉型减振装置与医疗舱前部地面相连接,转运担架的前部与减振装置上部用卡扣相连接,转运担架的后部与医疗舱地面用卡扣相连接。转运担架前部车轮正下方开有两个凹坑,以防振动达到最大幅度时担架车轮与车内地面发生刚性碰撞。如图3为减振缓冲装置设计整体侧面视图。左侧为减振装置,右侧为转运担架车。如图4为另一视角观看的装置总设计图。如图5所示,精简设计后的叉型减振缓冲装置由两个弹簧和两个阻尼构成,相比普通叉型结构具有节省空间和材料、方便安装的特点。如图6所示,从医疗舱的前部视角看该设计模型。由于该设计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所以该装置可置于一个医疗柜中,下层为隐藏减振装置的暗箱,上层可以设置抽屉或储物柜以增加其使用功能。如图7所示,从医疗舱的后部视角看该设计模型。转运担架车的后部与医疗舱地面为两个卡扣相接(图中简化为一个卡扣)。如果不考虑该设计的成本,可以在转运担架车后部的两个支撑点处设置两个弹簧卡扣(弹簧置于卡扣之下),以辅助前部装置减振效果。

与现有救护车担架减振方法相比,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经济型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叉型减振缓冲装置;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案设计效果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设计整体侧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设计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减振装置连接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前方视角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后方视角效果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护车减振装置,包括:钢架、弹簧和阻尼,解决了在救护车中长途或路况较差的情况下转运病人时,颠簸产生的副作用过多地作用于病人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救护车转运担架的舒适性。救护车在转运病人时,将担架抬入医疗舱内,担架的前部与减振装置用卡扣固定,即可起到减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邦;王广君;邵瀚青;赵朝誉;廖连生;程崇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6.01.13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