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644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煎煮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服务器后台的数据运算,通过移动用户端与煎药模块的通信连接实现对煎药模块的远程自动煎煮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药煎煮逐渐从传统的明火煎煮被电自动控制煎药模块取代;目前,电自动控制煎药模块可以通过控制芯片实现对中药煎煮过程的自动控制,现所使用的控制芯片大多为单片机,虽然单片机对中药煎煮过程可以实现火候控制、加水控制,但其主要控制点是在火候控制上;由于中药处方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均不相同,甚至同一使用者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中医处方也不尽相同,因此造成现有技术对于中药煎煮过程的控制无法实现多样化和准确性,几乎所有的煎药模块针对不同的中药处方其煎药方式都是相同的,违背了传统中药煎煮理论;甚至造成对使用者的不良影响。

中药煎煮过程涉及加水量控制、火候控制、汤剂量控制、煎煮时间控制以及煎药次数控制等,针对不同的中药处方需要根据中药材的性质进行不同的控制运算来获得控制模式,然而现有临床上所常用的中药材就达上千种,不同的中药材的性质均不相同,综合所有种类的中药材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因此,对于现有的单片机技术要想达到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中药处方进行煎煮过程的精准自动化控制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即使升级单片机技术实现上述控制要求,然而由于单片机是配置在每台煎药模块上的,将造成煎药模块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不利于市场推广。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中药煎煮过程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多小时,即时患者愿意选择使用中药处方来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但大多数人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煎药这一过程,致使很多患者放弃了中医治疗;因此,现有煎药设备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实现对中药煎煮过程的精准自动化控制,使用更加便捷和智能化,帮助选择中药治疗的患者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可实现远程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对中药煎煮过程的智能化远程控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包括,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药材数据库和煎煮指令生成模块;

移动用户端,所述移用户端与所述服务器数据交互,并用于中药处方信息的获取;

煎药模块,所述煎药模块具有自动煎煮中药功能,包括控制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中药材数据库包含有临床上所使用的不同中药材关联中药煎煮过程的数据参数,比如:中药材的吸水系数、中药材的先煎后下要求、中药材的煎煮

时间要求等;所述煎煮指令生成模块将根据中药材数据库和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通过匹对、运算生成煎煮指令,所述煎煮指令所对应的煎煮控制过程符合传统中药煎煮理论。

上述移动用户端可以为多个,并与所述服务器数据交互,实现数据同步或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当所述移动用户端接收到中药处方信息时,所述服务器即可从所述移动用户端获取相应的中药处方信息,并通过所述煎煮指令生成模块生成对应的煎煮指令反馈到所述移动用户端,所述移动用户端通过与所述煎药模块的无线模块通信并将煎煮指令传输到所述煎药模块的控制模块;同时也可以通过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煎药模块的无线模块通信直接传输煎煮指令到所述煎药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煎煮指令对煎药模块进行自动煎煮控制,实现远程精准自动化煎药过程的控制。

另外,所述煎药模块控制模块可以采集煎煮过程的数据参数并通过所述无线模块经互联网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数据参数进行储存,进一步的,对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数据参数进行管理和优化。

所述煎药模块至少为一台,其所具有的自动煎煮中药功能是指对中药煎煮过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包括:自动加水功能、自动浸泡功能、煎煮时间控制功能、以及武文火自动切换功能;进一步地,包括药剂自动排放功能、中药汤剂量自动控制功能;更进一步地,包括先煎后下提醒功能、煎煮结束提醒功能、中药汤剂自动包装功能、防干烧功能、自动保温功能等。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数据库包括单味中药材煎煮吸水系数数据;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药处方加水量计算模块,所述加水量计算模块包含有加水量函数关系计算式;所述服务器接收到中药处方信息时,所述中药处方加水量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中药处方信息和所述单味中药材煎煮吸水系数数据信息,通过函数运算获得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的加水量数据。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数据库包括有不同单味中药材组合所对应的中药处方类型数据库;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中药处方信息时,根据所述不同单味中药材组合所对应的中药处方类型数据库,匹对、归类后获得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的类型;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的类型来判断并设定所述中药处方的煎煮模式。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数据库包括有不同中药使用人群所对应的中药汤剂服用量数据库;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中药处方信息中患者的年龄或其它针对患者本身的描述来判断并归类到哪一类中药使用人群,并根据所述的不同中药使用人群所对应的中药汤剂服用量数据库来匹对和设定所述中药处方所需要获得的中药汤剂量。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包括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中药处方信息单;所述移动用户端包括照相模块;所述移动用户端可以通过所述照相模块对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单进行拍照并传输图像至所述服务器,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可以对传输来的图像进行识别并生成与所述服务器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移动用户端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发送模块。

优选地,所述移动用户端为智能手机。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为云端服务器。

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移动用户端获取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

服务器接收中药处方信息,判断并根据预先储存的中药材数据通过煎药控制指令生成

模块生成煎药控制指令;

服务器反馈煎药控制指令至移动用户端;

移动用户端接收煎药控制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至所述煎药模块;

所述煎药模块通过无线模块接收煎药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煎药控制指令进行煎药过程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智能中药煎煮系统,通过移动用户端对中药处方信息的获取、服务器对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生存精准的煎煮指令、并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煎煮指令的执行控制煎药模块完成煎药过程,使得中药煎煮过程的控制更加精准和自动化,更加符合中药传统煎煮理论,同时为中药使用者的煎药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煎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1:移动用户端获取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

步骤12:服务器接收中药处方信息,判断并根据预先储存的中药材数据通过煎药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生成煎药控制指令;

步骤13:服务器反馈煎药控制指令至移动用户端;

步骤14:移动用户端接收煎药控制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至所述煎药模块;

步骤15:所述煎药模块通过无线模块接收煎药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煎药控制指令进行煎药过程控制。

上述移动用户端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用户通过向所述智能手机输入其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所述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智能手机的中药处方信息,通过判断所述中药处方信息并提取其中的关键字或中药材名称等信息以及中药材重量数据,与预先储存的中药材数据进行匹配后,通过煎药控制指令生成模块运算并生成相应的煎药控制指令;所述预先储存的中药材数据包括各单味中药材的吸水系数数据,所述煎药控制指令生成模块为可以根据不同中药处方信息自动生成相对应的煎药控制指令;具体地,所述煎药控制指令生成模块包括有加水量函数计算公式、煎煮时间控制数据、煎煮模式控制数据,进一步地,包括浸泡时间控制数据、中药汤剂量控制数据等。

实施例2

结合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1、移动用户端2和煎药模块5;

所述云端服务器1包括中药材数据库3和煎煮指令生成模块4;所述中药材数据库3包含有临床上所使用的不同中药材关联中药煎煮过程的数据参数,比如:中药材的吸水系数、中药材的先煎后下要求、中药材的煎煮时间要求等;所述煎煮指令生成模块4将根据中药材数据库3和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通过匹对、运算生成符合传统中药煎煮理论的煎煮指令。

所述移动用户端2可以为智能手机,用于中药处方信息的获取,并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数据交互,可以实现数据同步或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当所述移动用户端2接收到中药处方信息时,所述云端服务器1即可从移动用户端2获取相应的中药处方信息,并通过所述煎煮指令生成模块4生成对应的煎煮指令反馈到所述移动用户端2,所述移动用户端2通过与所述煎药模块5的无线模块通信并将煎煮指令传输到所述煎药模块5的控制模块,所述通信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煎煮指令对煎药模块5进行自动煎煮控制,实现远程精准自动化煎药过程的控制。

所述煎药模块5可以为多台,均具有自动煎煮中药功能,可以实现中药煎煮过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包括控制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分别与所述移动用户端2连接,实现通信。

所述自动煎煮中药功能包括:自动加水功能、自动浸泡功能、煎煮时间控制功能、以及武文火自动切换功能;进一步地,包括药剂自动排放功能、中药汤剂量自动控制功能;更进一步地,包括先煎后下提醒功能、煎煮结束提醒功能、中药汤剂自动包装功能、防干烧功能、自动保温功能等。

上述的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移动用户端2获取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

步骤102,云端服务器1接收中药处方信息,判断并从所述中药材数据库3读取相对应的中药材煎煮数据信息并通过煎煮指令生成模块4生成煎煮指令;

步骤103,云端服务器1反馈煎煮指令至移动用户端2;

步骤104,移动用户端2接收煎煮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至煎药模块5的控制模块;

步骤105,控制模块接收煎煮指令,并根据所述煎煮指令对煎药模块5的进行煎煮过程控制。

实施例3

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智能中药煎煮系统,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中药煎煮系统,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服务器1包括图像识别模块6,其用于识别中药处方信息单;所述移动用户端2包括照相模块7。

所述照相模块7用于对所需煎煮的中药处方信息单进行拍照和生成图像,所述图像识别模块6为图像识别软件,其安装在所述云端服务器1上,可以对传输来的图像进行识别并生成与所述云端服务器1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所述中药处方信息单可以为医院或药房出具的包含有药材名称、重量信息的收费单或处方单,进一步地,包含有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信息。

上述的智能中药煎煮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照相模块7对中药处方信息单进行拍照,并生存图像;

步骤202,云端服务器1接收中药处方信息单图像,图像识别模块6对中药处方信息单图像进行识别并生成数据信息,云端服务器1从所述中药材数据库3读取相对应的中药材数据信息并结合图像识别模块6所生成的数据信息通过煎煮指令生成模块6生成煎煮指令;

步骤203,云端服务器1反馈煎煮指令至移动用户端2;

步骤204,移动用户端2接收煎煮指令,并通过无线网络或局域网传输至煎药模块5的控制模块;

步骤205,控制模块接收煎煮指令,并根据所述煎煮指令对煎药模块5进行煎煮过程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