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驾驶员行车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中草药组合物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735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驾驶员行车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自我保护使用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系统的一线的驾驶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承担着公共交通服务重担。一个班平常都在八小时以上,赶上堵车十个小时也是常事。为强迫体位操作,驾驶员长时间坐在座椅上进行单一姿势操作,极易造成肢体疲劳甚至痉挛。行车途中眼睛紧盯前方和周围,精神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耳朵要实时监听周围发生的异常响声,手脚要随时根据道路情况、交通情况、做出正确的操作。这种长时间的疲劳驾驶,极易造成视力、反应能力,操控灵敏度明显下降。

公交驾驶员岗位待遇较低,人员流动频繁,在岗人员短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于出勤人员不足造成人车配比严重失调,正常倒班调休不能保证,加重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这种超负荷、拼体能、拼消耗的工作状态,使大部分进入中年的公交驾驶员积劳成疾,不同程度的患有胃病、关节炎、静脉曲张、腰间盘突出等疾病。还有许多驾驶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

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属于比较差的行业。车内空间比较小,载客密度比较大,乘车人员中含有很多病毒、病菌的携带者,无形中构成一个各种疾病或病菌交互传播和扩散的集聚地。驾驶员长时间在这样一个各种病菌包围的环境中工作,身体传染上疾病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人。再加上年复一年的受到振动、噪声、汽柴油、粉尘等职业危害,致使本就带病出车的驾驶员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驾驶员的工作岗位始终处于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中。单位每年组织一次体检不能保证检测出驾驶员的身体疾病,更不能发现驾驶员出车前的身体异常。平时有点头痛脑热或者身体有些不舒服,也顾不上去医院看病。这些都构成了驾驶员在没有疾病症状,没有发病先兆,不在常规的发病年龄段,但是却在行车途中突发猝死的直接诱因。

仅以网上近三年公开报道的102次幸免车祸的信息为例,全国各地先后陆续报道了发生在当地的公交司机为保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忍受身体突发急症带来的巨大痛苦,将车辆停稳或做出妥善处置后,昏死在驾驶座椅上,所幸未有酿成重大交通事故,但是其中53人则猝死在驾驶座椅上或送医院的途中或急救室手术台上。他们的年龄都在28岁至50岁之间,都具有6年以上的驾龄,都是单位班组的安全驾驶员,都是公交公司的业务骨干,都是发生在非正常死亡的年龄,都是事前未查出有重大疾病,都是城市普通百姓家庭的顶梁柱。

从2004年开始,报道“最美驾驶员”事迹的新闻,在报纸、电视、网络上陆续出现,舍己救人过程也都大体相似。驾驶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用生命谱写一曲英雄悲歌,然而这种非正常的死亡一直在不断发生,并呈现频率越来越高的势头,十多年下来已然积累成一个老大难问题。以近三年的信息数据统计,公交车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突发急症时的猝死率已高达52%。采用现代医学打针、服药的效果和住院治疗的方式,都不能保证行车途中驾驶员突发急症的预防和发病之后的及时抢救,必须另辟蹊径提高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水平,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公交行车安全这个老大难问题,将行车途中猝死的几率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公交车驾驶员出车途中突发急症、现场猝死和遗留后遗症的难题。本发明包括一种全新的对驾驶员身体自动进行保护的方法和一组全新的中草药组方。通过将中草药香包长期不间断的在公交车上摆放或悬挂,利用缓释挥发香味的浓度梯度形成一个看不见的保护层,驾驶员在这个保护层的小空间里面,在不影响正常驾车操作的前提下,随时提供对驾驶员自身的全面保护,提高驾驶公交车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驾驶员行车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适用于驾驶员行车途中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在驾驶员周围形成由中草药组合物挥发产生的芳香气体浓度来实现驾驶员自我保护。

本发明在考虑到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和出车频率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外部环境和无须中断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正常驾驶车辆的途中,通过在驾驶员的周围形成由中草药组合物的挥发气体形成的芳香气体防护圈来使得驾驶员在每日行车途中能随时随地调理身体,对驾驶员自身提供全面保护,保证驾驶公交车安全行驶。在驾驶员有预感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吸入中草药组合物的芳香气味能够第一时间实施自我救护,降低驾驶员行车途中突发猝死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青蒿、菊花和艾叶。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中青蒿、菊花和艾叶以等重量份数配比混合。

本发明以传统中医“预防为主、内病外治”为理念,以辨证论治的思想,选择了芳香开窍、避秽解毒的青蒿、菊花和艾叶三味中草药,组成仅由三种中草药组成的中草药组合物,经由气味的传导,使药物的挥发成份通过皮肤毛窍、口鼻等被吸收或其挥发成份在空气中直接杀灭、抑制细菌与病毒,并直接刺激大脑神经来增强驾驶员的免疫力,调理身体平衡。

本发明首次将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病外治、芳香疗法、香佩疗法“四合一”整合起来同时运用,利用呼吸作为传导施治的媒介,构成一个平衡神经与内病外治同步,调理机体与抵御细菌一体的保护空间。相当于在公交车上设置了一个健身养生的空间,和一个内病外治的场所。这个保护空间随着驾驶员身体和中草药香包同步移动,可以随时随地的的在驾驶员周围形成一个由香味浓度环绕的小环境。在不改变工作条件,不中断本职工作,不影响正常驾驶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一边开车输送乘客,一边呼吸中草药的香味,在每日驾驶公交车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驾驶员內病调理和外疾预防,进而可靠的降低突发急症猝死的几率。

为实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一种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青蒿、菊花和艾叶。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中青蒿、菊花和艾叶以等重量份数配比混合。

本发明的仅由青蒿、菊花和艾叶三种中草药组成的中草药组合物的气味使药物的挥发成份通过皮肤毛窍、口鼻等被吸收或其挥发成份在空气中直接杀灭、抑制细菌与病毒,并直接刺激大脑神经来增强驾驶员的免疫力,调理身体平衡,使驾驶员可以在需要打起精神时,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而不疲劳,还可以在需要休息时,身心放松,保证睡眠质量,且使用方便,成分简单,成本较低。经实验测试,可有效改善人的精神、体力和反应速度,有效率100%。

为实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前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备,包括:将青蒿、菊花、艾叶混合,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得到中草药组合物。

先将三味中草药混合,之后再粉碎,与先粉碎再混合相比,能够提高中草药的混合均匀性,更能保证该中草药组合物的使用效果。

为实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前述中草药组合物的应用,通过所述中草药组合物装入具有透气性的密封袋中成为药袋,用鼻子嗅闻药袋扩散的气味来使用。

将该中草药组合物用药袋佩挂(佩戴或悬挂)的方式,使这种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药香气体的混合空气经口腔和鼻黏膜进入人体内后,刺激人体器官,激活人体抗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

进一步地,所述药袋悬挂在人体周围或佩戴在人体上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药袋中包裹60克中草药组合物,使用6个月。

进一步地,所述药袋中包裹30克中草药组合物,使用4个月。

进一步地,所述药袋中包裹15克中草药组合物,使用2个月。

一般的药袋香包装药都是在5克-15克之间,本发明选择60克、30克、15克的装药量,是要形成一个无形的芳香气味隔离层,不用拿手举着放在鼻子下面,保证公交车驾驶员座椅周围防护圈里药物香味的有效浓度,以确保在有效的期限内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稳定、可靠,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同时,本发明中草药组合物的用量上限为60克,是考虑到在6个月的使用期内,遇到梅雨潮湿气候,中草药药袋香包因吸收潮气较易出现霉味,影响使用效果,过多的量必然会造成浪费。为了连续不断的提供保护作用,可以在使用期结束后,将香包里面的中草药组合物药袋更换一个新的,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提出了将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病外治、芳香疗法、香佩疗法“四合一”同时运用于驾驶员防护,实现了在不改变外部环境和无须中断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行车途中使驾驶员得到了自我救护。

2、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仅由青蒿、菊花和艾叶三种中草药组成,经由气味的传导,使药物的挥发成份通过皮肤毛窍、口鼻等被吸收或其挥发成份在空气中直接杀灭、抑制细菌与病毒,并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身体平衡,将健身与治疗同步,养生与防护融合,成分精炼,制备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3、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使用方便,装入具有透气性的密封袋中即可使用;尤其适用于公交驾驶员,可以再在不改变外部环境,无须中断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每日行车途中,随时随地为驾驶员提供调理和防护,降低驾驶员行车途中突发急症的风险比例,提高安全输送乘客的保险系数。

4、驾驶员在中草药香味保护圈内驾车,受到芳香气味的刺激,可以直接调节神经系统,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精力集中,从而有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同时,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如果稍感身体不适时,马上将车辆停稳,把中草药香包放在鼻下,第一时间实施自我救护,呼吸1分钟以上,为120送医院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如果遇上堵车严重,气温较高,心情烦躁时,在公交车到站的空闲时间里,把中草药香包靠近鼻子,连续呼吸2-3分钟,可以使疲惫的身体和烦躁的情绪得到缓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制备

将等重量份数的青蒿、菊花、艾叶混合,搅拌均匀,高温烘干,粉碎,得到中草药组合物。

二、应用

将该中草药组合物装入具有透气性的密封袋中成为药袋。将药袋悬挂在驾驶员的驾驶座周围。

三、实际使用实验

共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号药袋香包装有60克中草药组合物,药物有效挥发时间为6个月,可延长3个月。中号药袋香包装有30克中草药组合物,药物有效挥发时间为4个月,可延长2个月。小号药袋香包装有15克中草药组合物,药物有效挥发时间为2个月,可延长1个月。

当驾驶员使用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药袋香包时,将药袋香包悬挂在驾驶座附近,在室温作用下,中草药组合物会缓释挥发出香气,在驾驶座椅周围形成一个由芳香浓度梯度形成的无形防护圈。

在这个防护圈内,芳香气味混合着空气通过人体的口、鼻吸入体内,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用。药物的香味通过口腔和鼻黏膜作用与大脑,调整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中枢神经体系的失调状况,使全身处于紧张状态的小动脉得以舒张,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活动平稳;进而改善驾驶员因为情绪、劳累、焦虑、紧张、惊吓、愤怒等原因引起的血压突发高升,心率急剧跳动的状况。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既能提升驾驶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又能大幅度降低开车途中因身体状况引发交通事故。

在不影响驾驶员出勤上班、不影响正常驾驶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一边开车运送乘客,一边呼吸中草药芳香,在清香气味持续的刺激下,可以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四肢操作灵敏准确;调整驾驶员的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中枢神经体系的失调状况,使全身处于紧张状态的小动脉得以舒张,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活动平稳,进而改善驾驶员因为情绪、劳累、焦虑、紧张、惊吓、愤怒等原因引起的血压突发高升,心率急剧跳动的状况,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保障。

同时,若驾驶员在行车途中感觉身体不适时,可以马上将车停稳,把药袋香包放在鼻子下面,连续吸气1分钟以上,可以马上暂时缓解身体的症状,为送医院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在正常出勤开车的全过程中,长期使用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药袋箱包并保持处在芳香防护圈内,就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原有的硬件环境背景下,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每天驾驶公交车输送乘客的任务。尤其在公交车队在人员没有增加,客观条件无法改善的情况下,能改善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出勤率可以得到提升。

此外,当夜间休息时,可将该药袋香包放置在枕边,有助于帮助驾驶员放松身心,更好入眠,保证休息质量。

这样,使用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药袋箱包可以在24小时不断刺激人体器官,调理人体身体平衡,使驾驶员可以在需要打起精神时,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而不疲劳,还可以在需要休息时,身心放松,保证睡眠质量。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这种依靠中草药的芳香气味来对驾驶员进行防护的作用是三合一的:未病预防(从驾驶员“将病未病”的亚健康状态开始,先期进行“辟邪气”和“扶正气”调整治疗,阻断行车途中突发急症的趋势);内并外治(不用吃药,不用打针,通过呼吸通道实现从外到内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自动预防多种疾病的侵袭);利用香佩疗法的简易手法,实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整个的调理、治疗过程,而且不用中断公交车驾驶员的车辆驾驶。

选择100例需要长时间固定工位、精神高度紧张,易出现失眠多梦、面憔、腰膝酸软等症状的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0人,女性20人,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对照组男性20人,女性30人,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

实验组每人在工作时间佩戴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大号药袋香包,连续使用6个月,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

疗效评判标准:当精神焕发、体力充沛、反应灵敏、身体无疲惫感,为好用;当精神平稳、体力较大程度恢复、反应速度基本正常、身体无明显疲惫症状,为实用;当精神、体力、反应速度、身体疲惫症状稍有减轻,为有用。

结果发现,使用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大号药袋香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50例人员中,好用48例,占96%,实用2例,占4%,总有效率为100%。

应该注意,孕妇或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

含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的药袋箱包在使用时可以悬挂在头部附近或者佩带在颈项、胸前、腰间或其他需要治疗的部位,不用人工干预或操作,通过芳香气味形成的防护圈来循序渐进地对人体器官刺激,长时间使用后可实现对人体整体机能的提升。既可以做成轩辕香包的标准式样,也可以做成摆件,还可以做成驾驶座椅靠枕,悬挂和摆放自如,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做成药袋香包时,体积小,重量轻,外观精美,携带方便,且成本低,价格便宜,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