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92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右下腹部疼痛等,慢性阑尾炎临床以右下腹部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不适,体检仅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为特点,大多有急性阑尾炎病史,急性阑尾炎后,可能遗留一些病理改变,如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阑尾管腔部分狭窄或闭合、阑尾周围黏结等,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引起轻度急性炎症的反复发作。目前,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即采用止痛药或抗生素类药,但治标不治本,且药物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减弱病人的抗病能力;手术治疗要切除阑尾,达到根治,但需住院对人体右下腹进行开刀手术,开刀会有一定的风险,且治疗费用昂贵。

阑尾炎属于中医学“肠痈”的范畴。肠痈者,由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暴急奔走、喜怒无度,使肠道功能失调,传化不利,运化失司,糟粕积滞,生湿生热,致肠道气血不和,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肠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关于肠痈的治疗源于《金匮要略》,气滞血瘀是肠痈的病理基础,瘀滞化热是其病理变化的环节,热邪轻重与正气盛衰是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阑尾炎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祛风通络、补脾益气、行气止痛、活血行瘀、消痈排脓为治疗原则,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祛风通络、补脾益气、行气止痛、活血行瘀、消痈排脓的功能,配伍合理,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20-40g,蒲公英20-40g,败酱草20-40g,当归10-20g,鬼针草40-60g,穿心莲10-30g,骨碎补6-15g,连翘10-20g,地丁10-20g,红藤10-20g,没药3-10g,老鹳草5-18g,乳香5-18g,地榆5-20g,薏苡仁20-40g,野菊花20-40g,半枝莲10-30g,延胡索10-20g,丹皮5-20g,冬瓜子5-20g,八仙草15-35g,木槿根15-35g,紫背金钱草20-40g,甘草3-10g。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当归15g,鬼针草50g,穿心莲20g,骨碎补9g,连翘15g,地丁15g,红藤15g,没药6g,老鹳草10g,乳香10g,地榆12g,薏苡仁30g,野菊花30g,半枝莲20g,延胡索15g,丹皮12g,冬瓜子12g,八仙草25g,木槿根25g,紫背金钱草30g,甘草6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其原料成本低,治疗阑尾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性味】寒,甘【归经】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败酱草【性味】辛、苦,凉【归经】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主治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当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血瘀诸症,眩晕头痛,心悸肢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结聚,虚寒腹痛,痿痹,赤痢后重,肠燥便难,跌打肿痛,痈疽疮疡。鬼针草【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归肝、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高血压,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穿心莲【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泻火燥湿。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淋证,丹毒,疮疡痈肿,湿疹,毒蛇咬伤。骨碎补【性味】苦,温【归经】归肾、肝经【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连翘【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肺、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地丁【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红藤【性味】苦,平【归经】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没药【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肝、脾、心、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老鹳草【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乳香【性味】辛、苦,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地榆【性味】苦、酸、涩,微寒【归经】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水、除痹、清热排脓。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野菊花【性味】温,辛、苦、有小毒【归经】归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咽喉肿痛。半枝莲【性味】甘、苦,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主治血淋,吐血,衄血,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于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跌扑伤痛。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心、胃经【功能主治】止痛,活血,行气。主治胸痹心痛、胃痛、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主治热入血分,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冬瓜子【性味】甘,凉【归经】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八仙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肺经【功能主治】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主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木槿根【性味】甘、凉【归经】归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治肠风,痢疾,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紫背金钱草【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出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甘草【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祛风通络、补脾益气、行气止痛、活血行瘀、消痈排脓的功效,对阑尾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草药,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1.0%,治愈率达67.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当归15g,鬼针草50g,穿心莲20g,骨碎补9g,连翘15g,地丁15g,红藤15g,没药6g,老鹳草10g,乳香10g,地榆12g,薏苡仁30g,野菊花30g,半枝莲20g,延胡索15g,丹皮12g,冬瓜子12g,八仙草25g,木槿根25g,紫背金钱草30g,甘草6g。

实施例2: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40g,蒲公英40g,败酱草40g,当归20g,鬼针草60g,穿心莲30g,骨碎补15g,连翘20g,地丁20g,红藤20g,没药10g,老鹳草18g,乳香18g,地榆20g,薏苡仁40g,野菊花40g,半枝莲30g,延胡索20g,丹皮20g,冬瓜子20g,八仙草35g,木槿根35g,紫背金钱草40g,甘草10g。

实施例3: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25g,蒲公英25g,败酱草25g,当归18g,鬼针草40g,穿心莲15g,骨碎补6g,连翘10g,地丁10g,红藤10g,没药8g,老鹳草16g,乳香16g,地榆18g,薏苡仁35g,野菊花35g,半枝莲15g,延胡索18g,丹皮14g,冬瓜子14g,八仙草20g,木槿根20g,紫背金钱草35g,甘草8g。

实施例4: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20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当归13g,鬼针草45g,穿心莲10g,骨碎补11g,连翘18g,地丁18g,红藤18g,没药3g,老鹳草5g,乳香5g,地榆14g,薏苡仁25g,野菊花25g,半枝莲10g,延胡索10g,丹皮5g,冬瓜子5g,八仙草15g,木槿根15g,紫背金钱草25g,甘草3g。

实施例5: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金银花35g,蒲公英35g,败酱草35g,当归10g,鬼针草55g,穿心莲25g,骨碎补13g,连翘13g,地丁13g,红藤13g,没药5g,老鹳草12g,乳香12g,地榆5g,薏苡仁20g,野菊花20g,半枝莲25g,延胡索12g,丹皮18g,冬瓜子18g,八仙草30g,木槿根30g,紫背金钱草20g,甘草5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取本发明组方的原料药物放入容器中,先加水浸泡,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先用武火煎煮,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5~30分钟,滤出取药液汁200ml;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水沸后文火煎煮20~25分钟,滤出取药液汁200ml。两次煎煮取得药液汁合并。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

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89例,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18~48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2年。

二、诊断标准:

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右下腹部疼痛等;慢性阑尾炎临床以右下腹部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不适,体检仅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为特点。

三、用法用量:

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7剂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

四、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五、治疗效果: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60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1、钱某某,女,35岁,患者患慢性阑尾炎2年,期间反复发作,服药好转,但未根治,半月前复发,不敢直腰,疼痛难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疼痛消失,继续用药1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2、周某,男,27岁,患者突觉右下腹疼,逐渐加重。入院检查,阑尾部位反弹强烈,是单纯急性阑尾炎早期,因惧怕手术要求保守治疗,用药后疼痛减轻,但仍未治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诸症皆消,痊愈。

3、郭某,男,36岁,患者慢性阑尾炎1年多,每次发作后均用西药抗生素,近年来发作频繁,1月前又发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停药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