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74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视。手术治疗是目前肝癌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现代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日益进步,肿瘤大小并不是制约手术的关键因素。能否切除和切除的疗效除了与肿瘤大小和数目有关,还与肝脏功能、肝硬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界限、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一般要求其一般情况良好,即没有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具体需要客观的肝功能储备评估指标,如黄疸水平、白蛋白水平、吲哚氰绿滞留率等指标,同时没有肝外肿瘤转移灶,肿瘤部位局限,而不是多发或弥漫性分布。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年生存率达80%以上,五年生存率达50%以上。如在术后辅以综合性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外科治疗手段除了肝切除还可以选择肝移植手术,尤其对于那些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是最佳的选择。目前,我国每年大约开展4000例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癌患者比例高达40%。关于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有很多标准,主要关注肿瘤的大小、数目和有无血管侵润及淋巴结转移。综合来说,这些标准对于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的要求比较一致,但对肿瘤的大小和数目的要求不尽相同。我国标准与国际的肝癌肝移植标准相比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超出标准的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治疗后虽然最终可能会发生复发和转移,但是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要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所以应根据供受体的需求比例做出综合判断来选择适应证。其它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动脉化疗栓塞、酒精注射、冷冻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肝癌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原理是利用微波或射频的热效应,通过组织中极性分子尤其是水分子的振荡加热肝组织,从而在靶区内引起热凝固,通俗点说就是烧死肿瘤,能达到与肝癌切除、肝移植相媲美的根治效果。适用于较小的单发肝癌,并远离重要血管,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或肝功能储备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即通过动脉置管的方法到达肝动脉,注入栓塞剂或抗癌药,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达到控制疾病延长生存的目的。对于不宜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和某些姑息性手术后患者,可采用联合或序贯化疗,但是肝癌对化疗效果不佳,常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最近几年问世的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可以延缓肿瘤进展,能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此次通过国内外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索拉菲尼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达2-3个月,延缓疾病发展时间为73%,但该药物价格较为昂贵,同时可能会伴有腹泻、皮疹、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较严重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效果还不够理想,手术等方式治疗对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有要求,手术切除对患者伤害性大,肝脏移植的费用非常高昂,有复发的风险;其他的治疗方法对于肝癌的效果不佳,只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法根治。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1-14份,重楼9-15份,纤毛婆婆纳3-6份,龙葵8-13份,徐长卿3-6份,绞股蓝8-13份,金果榄3-5份,夏枯草11-15份,白花蛇舌草5-10份,雪里开2-5份,桑葚4-9份,紫草12-20份,蜈蚣10-16份,青葙子3-8份,淫羊藿5-12份,何首乌12-17份,旋覆花7-12份,半枝莲4-9份,三七15-20份,血竭10-15份,牛奶浆根8-12份,千针万线草2-5份,七叶一枝花3-7份,青皮3-5份,透骨草1-3份,石斛5-10份,女贞子5-10份,佛手13-16份,牛蒡子3-10份,八月札8-13份,枸杞3-5份,甘草1-3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4份,重楼9份,纤毛婆婆纳6份,龙葵8份,徐长卿6份,绞股蓝8份,金果榄3份,夏枯草15份,白花蛇舌草5份,雪里开3份,桑葚5份,紫草12份,蜈蚣16份,青葙子3份,淫羊藿12份,何首乌12份,旋覆花10份,半枝莲9份,三七15份,血竭15份,牛奶浆根8份,千针万线草5份,七叶一枝花3份,青皮5份,透骨草1份,石斛10份,女贞子5份,佛手16份,牛蒡子10份,八月札8份,枸杞5份,甘草1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1份,重楼15份,纤毛婆婆纳3份,龙葵13份,徐长卿4份,绞股蓝10份,金果榄4份,夏枯草13份,白花蛇舌草6份,雪里开4份,桑葚8份,紫草20份,蜈蚣10份,青葙子8份,淫羊藿5份,何首乌17份,旋覆花12份,半枝莲4份,三七20份,血竭10份,牛奶浆根12份,千针万线草2份,七叶一枝花7份,青皮3份,透骨草3份,石斛5份,女贞子10份,佛手13份,牛蒡子3份,八月札13份,枸杞3份,甘草3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2份,重楼13份,纤毛婆婆纳4份,龙葵9份,徐长卿5份,绞股蓝12份,金果榄3份,夏枯草12份,白花蛇舌草9份,雪里开4份,桑葚7份,紫草13份,蜈蚣11份,青葙子4份,淫羊藿6份,何首乌13份,旋覆花7份,半枝莲5份,三七18份,血竭11份,牛奶浆根9份,千针万线草4份,七叶一枝花6份,青皮4份,透骨草2份,石斛6份,女贞子6份,佛手14份,牛蒡子5份,八月札10份,枸杞4份,甘草2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3份,重楼14份,纤毛婆婆纳5份,龙葵12份,徐长卿4份,绞股蓝11份,金果榄4份,夏枯草14份,白花蛇舌草8份,雪里开3份,桑葚6份,紫草17份,蜈蚣15份,青葙子7份,淫羊藿11份,何首乌16份,旋覆花8份,半枝莲8份,三七16份,血竭14份,牛奶浆根11份,千针万线草3份,七叶一枝花5份,青皮3份,透骨草1份,石斛10份,女贞子9份,佛手13份,牛蒡子7份,八月札11份,枸杞3份,甘草1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1份,重楼11份,纤毛婆婆纳5份,龙葵10份,徐长卿6份,绞股蓝9份,金果榄5份,夏枯草12份,白花蛇舌草7份,雪里开5份,桑葚9份,紫草15份,蜈蚣12份,青葙子5份,淫羊藿9份,何首乌15份,旋覆花9份,半枝莲7份,三七19份,血竭13份,牛奶浆根10份,千针万线草4份,七叶一枝花4份,青皮5份,透骨草3份,石斛8份,女贞子8份,佛手14份,牛蒡子9份,八月札12份,枸杞5份,甘草3份。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1份,重楼11份,纤毛婆婆纳5份,龙葵10份,徐长卿3份,绞股蓝8份,金果榄5份,夏枯草15份,白花蛇舌草7份,雪里开2份,桑葚4份,紫草19份,蜈蚣14份,青葙子6份,淫羊藿7份,何首乌14份,旋覆花9份,半枝莲6份,三七17份,血竭13份,牛奶浆根10份,千针万线草4份,七叶一枝花4份,青皮5份,透骨草3份,石斛8份,女贞子8份,佛手14份,牛蒡子4份,八月札9份,枸杞5份,甘草3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两面针: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胃经、肝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本草纲目》载:“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纤毛婆婆纳:苦、涩、寒。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临床用于外感发热,肝炎,胆囊炎,风湿痹痛,荨麻疹等症。龙葵: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L.,以全草入药。性味:寒,苦、微甘;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徐长卿,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脾经、肾经。能益气,安神,降血压,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服绞股蓝后,肠胃蠕动加快,食欲增加耐饥渴的时间长,既治便秘又治便溏。对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反应能保持适当的平衡,对中枢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优良的镇痛、安眠、抗紧张的功效。在降低心肌壁紧张、缓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能增强心脑活力,加大冠状动脉流量,缓和动脉硬化,促使整体循环更加旺盛而流畅。实验证明,不忌食肥腻而服绞股蓝组,与忌肉不服绞股蓝组,定期检查比较,体内胆固与中性脂肪含量相近。由此可见绞股蓝对人体内脂肪有良性转化调节作用。服绞股蓝与不服的老鼠比较,其游泳时间约长31-57%,而体力恢复也快得多,人服绞股蓝后,体力精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即使疲倦了也易于恢复,从而工作效率大增。人体某部分机能虚弱,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而形成支气管喘息、皮肤丘疹、关节疼痛等症,绞股蓝对这些病效果颇佳。金果榄:苦,寒。归肺、大肠经。《药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疽痈发背,焮赤疔瘯,蛇蝎虫伤,磨涂。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症。”《柑园小识》:“祛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喉蛾及齿痛,切薄片含;磨涂疔疮肿毒。”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翳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滇南本草》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夏枯草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抗菌作用。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竹叶菜、蛇利草。味微苦,甘,寒。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是拔毒祛湿的良药。雪里开:辛苦,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抗菌消炎,对头、胃、腹、肌肉及关节等疼痛均有止痛作用,亦治气管炎,疔疮肿痛,跌打损伤。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与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其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蜈蚣: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青葙子:味苦,性寒;归肝经。祛民热,清肝火,明目退翳。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高血压病,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疮癣。《药性论》载:“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露疮。”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经、肾经。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主要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半枝莲:性凉,味微苦。归肺、肝、肾经。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三七:三七性甘味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三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耐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血竭: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主治:①淤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②症瘕痞块,胸腹刺痛。③跌打损伤,淤血肿痛。④外伤出血,溃疡不敛。选用百合科剑叶龙血树或柬埔寨龙血树树脂。牛奶浆根:甘、辛、温。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劳倦乏力,食少,乳少,脾虚白带,脱肛,月经不调,头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千针万线草:甘、平。健脾养血,补肝肾,消肿。主治贫血,头晕心慌,耳鸣潮热,腰酸,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七叶一枝花:味苦,性微寒,入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痉;主治消化道癌瘤,肺癌、脑肿瘤及恶性淋巴瘤,临床多用于热毒雍滞的恶性淋巴瘤、肺癌、鼻咽癌、脑肿瘤及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青皮:味苦、辛,性温,入肝、胆、胃经,具有舒胆破气、消积化滞的作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小儿疳积,老人停食腹胀,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体内气体,又能舒张胃肠平滑肌,主要表现为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透骨草:别名:凤仙草、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小桃红、指甲草。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为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发芽嫩枝含吲垛-3-乙腈,茎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缔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5-葡萄糖甙,叶含1,2,4-三羟基萘-4-葡萄糖甙与山柰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佛手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本品所含的柠檬内酯对组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在蛋清致敏的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气管试验表明有一定抗过敏活性。本品醇提物对大鼠、兔离体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猫、兔在体肠管亦有同样抑制作用。佛手醇提物能显著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对大鼠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选自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八月札:出处:《饮片新参》。性味:甘,寒。主治: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枸杞,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明目消翳,润肺止咳。主治肾虚骨痿,阳痿遗精,久不生育,早老早衰,须发早白,血虚萎黄,产后乳少,目暗不明,内外障眼,内热消渴,劳热骨蒸,虚痨咳嗽,干咳少痰等病证。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佛手、八月札、两面针、绞股蓝、夏枯草、雪里开、青葙子、半枝莲、三七为君药,舒肝理气、清肝明目、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益气止痛;重楼、纤毛婆婆纳、龙葵、徐长卿、金果榄、蜈蚣、旋覆花、牛奶浆根、七叶一枝花、透骨草、牛蒡子、血竭为臣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白花蛇舌草、紫草、淫羊藿、桑葚、何首乌、千针万线草、青皮、石斛、女贞子、枸杞为佐药,解毒消痈、凉血活血、补肝益肾、补血滋阴、生津润燥;以甘草调和诸药性,使诸药配合,互相推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清热解毒、补肝益肾、化瘀利尿等功效,对于肝脏恶性肿瘤表现出比较优异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中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原理,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症状,疗效显著,制备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两面针、重楼、纤毛婆婆纳、龙葵、徐长卿、绞股蓝、金果榄、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雪里开、桑葚、紫草、蜈蚣、青葙子、淫羊藿、何首乌、旋覆花、半枝莲、三七、血竭、牛奶浆根、千针万线草、七叶一枝花、青皮、透骨草、石斛、女贞子、佛手、牛蒡子、八月札、枸杞、甘草组成。各原料药的配比如表1所示:表1(单位:重量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制备:(1)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第一次煎煮加药材总重量的10-12倍的水煎煮提取,煎煮1.5-2小时:第二次加入8-10倍量的水,煎煮1-1.2h,滤出药液待用;第三次加入6-8倍量的水,煎煮0.8-1.2h,滤出药液待用;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2)将步骤(1)制得的清膏放置至室温后,加乙醇使含乙醇量至重量百分比60-75%,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清膏,随后在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在60℃-80℃喷雾干燥,得干浸膏;(3)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临床论证: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2014年1月-2016年3月,门诊处随机选择18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91例,女89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3岁。将1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分别口服实施例3所制造片剂,每日3次,每次2片,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9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吉林天力泰)复方万年青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10个疗程。疗效评价治愈: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显效:体征显著改善,患者基本无不良感觉,心情舒畅,精神很好。有效:体征明显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心情较好,精力比较充沛。无效:体征无任何改变,症状如前,心情抑郁,精神萎靡不振。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分析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9027(30%)54(60%)7(7.8%)2(2.2%)87(97.8%)对照组904(4.4%)27(30%)11(12.2%)48(53.3%)42(46.7%)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试验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平均治愈率为97.8%,对照组为46.7%,治疗组比对照组高51.1个百分点,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新的、创造性的突破。典型病例:病例1习某,35岁,青岛市南区人。患者上腹部包块3个月,伴腹部纳差,胃脘饱满,肝区作痛,小便短赤,口干鼻衄,一月前肝同位素扫描显示:肝内巨大占位病变,腹水(++),α-FP750单位,诊断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口服喃氟啶2瓶(既往无肝病史),患者病情日渐加重,来诊时情况欠佳,颜面灰黯,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呃逆嗳气,肝大肋下10公分,剑突下14公分,质硬,腹水(+++),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脉玄数滑,舌苔黄腻。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之颗粒剂,一天三次,每次一袋,早晚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自觉腹胀减轻,鼻衄较少,又服用3个月,下肢浮肿消退,尿量增多,精神好转,腹胀减轻,肝大肋下8公分,剑突下10公分,腹水(+),α-FP140单位,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食欲佳,肝脏明显缩小至肋下3公分,剑突下5公分,α-FP33单位,肝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病情稳定,继续治疗。病例2彭某,54岁,患者自8年来,经常出现肝区疼痛,并伴低热(37.5~38.6℃),医院作肝穿刺,疑诊肝炎。半年前“感冒”发热,肝区疼痛卒然加重,呈针刺样痛,经检查诊为肝脏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治疗。经多方处理,低热、肝区疼痛始终未能得到改善,全身情况亦日趋恶化,来诊时,肝区疼痛、低热(37.5℃)、胃胀、纳差、便溏、形瘦、面色青暗、神疲气短、脉沉细弦数、舌质青赤、有瘀斑、苔薄白,肝脏触诊肋下5公分,质硬,表面不光滑,触痛。服用本发明实施例6之片剂,一天两次,每次三片,早晚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肝区疼痛日渐减轻,低热消失,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肝区疼痛显著缓解,精神好转,腹胀减轻,食量增加,肝大肋下3公分,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肝区疼痛基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复查:肝脏大小、功能正常。病例3:邓某,42岁,患者因胃腕部肿块伴疼痛呕吐于1年前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并行胃全切术,2月前因肝区疼痛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转移性肝脏晚期恶性肿瘤。超声所见:左肝外段及内缘均见低回声区,分别为0.2cmX2.1cm、3.0cmX2.9cm大小,边界尚清楚,右肝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区,患者自觉右胁下胀满不适,阵阵作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口干咽燥,舌红瘦,苔白而干,右脉弦细滑,左脉弦细。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之胶囊,一天两次,每次两粒,早晚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胁下渐舒适、疼痛大为减轻,又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个月,疼痛基本消失,复查B超提示:肝左内叶见1.3cmX1.2cm低回声团、边界清晰规则、余回声可、超声提示:左肝内叶窦性占位病变,续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个月,一切症状消失,身体日渐强壮,复查,超声提示:肝内回声均匀,血管清晰,未见明显异常,随访两年均正常。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