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3176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灰是指用艾草制成艾炷或艾条燃后的灰烬。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艾灸通过艾草特制成艾炷或艾条,直接悬灸或配合温灸器敷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作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止痛、驱寒温中,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宫寒畏冷有独特疗效;艾灸还能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养生成为了人们健康生活的主题,而正因为艾灸独特的中医自然疗法,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强生健体的途径之一。目前,艾条和艾炷的消耗量日益增大,艾灰的量也随之增多。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都会把艾灰直接扔弃,鲜见有对艾灰的利用。目前,对艾灰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治疗褥疮方面,如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4期)上公开的《艾灸与艾灰外敷联合治疗褥疮30例》,期刊《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0期)上公开的《艾灰应用于Ⅱ期褥疮的疗效观察》。因此,针对目前对艾灰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有必要对艾灰进行研究,以丰富其用途,实现对艾灰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该组合物有效抗真菌;同时,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将该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外用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艾灰10~16份、丝瓜根20~26份、木棉花18~24份和鸡骨草14~18份。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制备原料:艾灰14份、丝瓜根24份、木棉花20份和鸡骨草16份。进一步的,所述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为外用制剂。再进一步的,所述外用制剂为乳膏剂、搽剂、凝胶剂、洗剂或散剂。相应地,上述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配方量的丝瓜根和鸡骨草,粉碎过10目筛,加入5~8倍药材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2~3h,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3,制得浓缩液A;S2、取配方量的木棉花,剪碎,加入4~6倍药材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h,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1/3,制得浓缩液B;S3、取配方量的艾灰,与所述浓缩液A和浓缩液B混合,搅匀,在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制得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60%。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丝瓜根为葫芦科植物丝瓜和粤丝瓜的干燥根;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干燥全株。发明人对艾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艾灰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将其应用于治疗手癣、足癣等浅部真菌病时,却发现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发挥艾灰的抗真菌作用,提高艾灰的治疗效果,发明人尝试将艾灰与丝瓜根、木棉花和鸡骨草的提取物进行复配,意外地发现该组合物的抗真菌作用明显,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手癣、足癣等浅部真菌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丰富了艾灰的用途,实现了对艾灰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给浅部真菌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2)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为纯中药制剂,天然安全,毒副作用低,各组分协同,有效抗真菌,对浅部真菌病的治愈率高,治疗效果明显,且原料易得,适于大众化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条件可控,操作简易,工艺稳定,可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配方:艾灰10kg、丝瓜根20kg、木棉花18kg和鸡骨草14kg。制备方法:S1、取配方量的丝瓜根和鸡骨草,粉碎过10目筛,加入170kg水,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2h,过滤,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浓缩液A;S2、取配方量的木棉花,剪碎,加入72kg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2h,过滤,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浓缩液B;S3、取配方量的艾灰,与所述浓缩液A和浓缩液B混合,搅匀,在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制得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置于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同温度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O/W乳剂型基质;取上述制得的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置于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O/W乳剂型基质研匀,即得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的乳膏剂。实施例2、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配方:艾灰16kg、丝瓜根26kg、木棉花24kg和鸡骨草18kg。制备方法:S1、取配方量的丝瓜根和鸡骨草,粉碎过10目筛,加入352kg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制得浓缩液A;S2、取配方量的木棉花,剪碎,加入144kg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制得浓缩液B;S3、取配方量的艾灰,与所述浓缩液A和浓缩液B混合,搅匀,在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制得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置于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同温度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O/W乳剂型基质;取上述制得的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置于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O/W乳剂型基质研匀,即得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的乳膏剂。实施例3、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配方:艾灰14kg、丝瓜根24kg、木棉花20kg和鸡骨草16kg。制备方法:S1、取配方量的丝瓜根和鸡骨草,粉碎过10目筛,加入240kg水,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3h,过滤,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浓缩液A;S2、取配方量的木棉花,剪碎,加入100kg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浓缩液B;S3、取配方量的艾灰,与所述浓缩液A和浓缩液B混合,搅匀,在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制得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置于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熔化;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和计算量的蒸馏水置另一烧杯中加热至70~80℃使其溶解,在同温度下将水相以细流加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O/W乳剂型基质;取上述制得的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置于研钵中,分次加入制得的O/W乳剂型基质研匀,即得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的乳膏剂。对比例1配方:丝瓜根24kg、木棉花20kg和鸡骨草16kg。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3,制得本对比例的组合物以及乳膏剂。对比例2配方:艾灰14kg、丝瓜根24kg和木棉花20kg。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3,制得本对比例的组合物以及乳膏剂。对比例3配方:艾灰14kg、丝瓜根24kg、木棉花20kg和鸡骨草16kg。制备方法:S1、取配方量的丝瓜根、鸡骨草和木棉花,粉碎过10目筛,加入360kg水,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3h,过滤,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制得浓缩液A;S2、取配方量的艾灰,与所述浓缩液A混合,搅匀,在真空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制得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本对比例药物组合物的乳膏剂。试验例一、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的抗真菌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菌种和培养基:沙氏培养基,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以上菌种均购自北京北纳创联生物技术研究院)。2、药物:艾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对比例1~3制成的组合物细粉。3、方法:制备沙氏培养基并装入锥形瓶中,湿热灭菌。用无菌方法取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组合物细粉与灭菌生理盐水1∶20(w/w)稀释液1g注入消毒的平皿内,每个组10个平皿(平皿直径为10cm),然后倾入沙氏培养时接种五种皮肤癣菌(直径约0.5mm的皮肤癣菌团)。保温(37℃)培养一周。观察菌落生长状态以及有无杂菌生长,测量菌落直径(mm)并与对照皿比较。二、试验结果:见下表1。表1各给药组的抗真菌作用(x±s)由上表1可知:(1)艾灰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而本发明实施例1~3组合物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致病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实施例3组合物的抑制作用最明显。(2)对比例1组合物由丝瓜根、木棉花和鸡骨草制备而成,其抗真菌作用不明显,对比例2组合物不含鸡骨草,其抗真菌作用均比实施例1~3的弱,对比例3改变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抗真菌作用也均比实施例1~3的弱。试验例二、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对须发癣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的影响一、试验材料1、动物:健康豚鼠56只,雌性,体重(250±10)g。1、真菌:须发癣菌8070由临床最新分离,引自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真菌室,试验前恢复其致病力并分别接种于沙堡琼脂(SDA)斜面试管,26℃培养,7~10d后用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备用,沙堡琼脂由1%蛋白胨和2%葡萄糖组成。3、药物: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制成的乳膏,以及单独使用艾灰制成的乳膏(艾灰的用量与各实施例组合物的用量相等)。二、试验方法1、分组与给药:模型对照组:乳膏基料4.0g·kg-1;乳膏1组:实施例1制得的乳膏4.0g·kg-1;乳膏2组:实施例2制得的乳膏4.0g·kg-1;乳膏3组:实施例3制得的乳膏4.0g·kg-1;乳膏4组:单独使用艾灰制成的乳膏4.0g·kg-1;2、试验步骤(1)须发癣菌致豚鼠模型的建立:所有豚鼠背部剃毛,一处剃毛面积6cm2(2cm*3cm),每只豚鼠两处剃毛区。用细砂纸(400#)在剃毛部位擦拭。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3次后,用棉签蘸取已经培养5天的须发癣菌涂布在创伤部位。菌液涂布连续10日,每日2次。第11日洗净创伤部位后,随机挑取3处部位的鳞屑进行镜检观察。根据皮损的特征和直接镜检出的菌株,判断感染模型的建立。感染后动物的皮肤屑、毛、痂皮均培养出相应真菌,经真菌镜检为阳性,模型成功。(2)给药与检测取感染须发癣菌成功的豚鼠50只,随机分为上述5组,每组10只。取相对应的药物擦拭豚鼠皮损部位,连续用药14日,每日两次,间隔12h。从接种第2天开始,每隔3天取上述试验豚鼠病变部位周围取鳞屑,每只动物取3处,用氢氧化钾消化后镜检,有菌丝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治愈为皮损消退,真菌镜检连续两次为阴性;无效为皮损未消失,真菌镜检呈阳性;有效为皮损未消失,真菌镜检为阴性。计算每组治愈率=治愈数/检查样本总数×100%。连续用药14天后停止用药,正常喂养,每隔一周真菌镜检,真菌镜检为阳性者表明复发,每次记录复发数。计算停药3周复发率=复发数/检查样本总数×100%。3、试验结果,见下表2和3。表2各给药组对须发癣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治愈率的影响组别动物感染处治疗时间/d1周治愈率/%2周治愈率/%模型对照组201400乳膏1组20144090乳膏2组201450100乳膏3组201470100乳膏4组20141020表3各给药组须发癣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的复发情况组别动物感染处治疗时间/d10d治愈数/只停药3周复发率/%乳膏1组201490乳膏2组2014100乳膏3组2014100由上表2和3可知:本发明含有艾灰的抗真菌组合物对须发癣菌所致豚鼠皮肤感染模型的治愈率高,2周治愈率达到90%,观察治愈后的豚鼠病变部分皮肤恢复平整、光滑状,且停药3周后不复发,说明本发明组合物抗真菌效果明显,可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