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33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末梢采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末梢采血器根据触发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上触发、下触发和侧触发三类,侧触发式采血器也称旁触发式采血器。上触发式通过下压上盖实现激发,下触发式通过上顶内套的下端实现激发,而侧触发式通过设置一侧的解锁按钮或解锁臂来实现激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末梢采血器以下触发式样的为主,而上触发和侧触发的类型较少。其中现有的侧触发采血器普遍存在部件结构复杂、部件间配合点多的不足,这样,增加了部件对应模具的加工难度和部件的装配难度,导致产品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化部件结构、减少部件之间的配合点,从而降低部件制造成本和产品的组装成本的侧触发式采血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包括:

外套,上端为敞口端,下端设有出针孔,由上端至下端形成进针方向;

内套,置于外套的内腔中,内套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导向槽;

采血针,由针柄和固定在针柄上的钢针构成,钢针从针柄的下端伸出,在针柄上设有两个导向翼,采血针置于外套的内腔中、且从内套穿过;

端盖,固定安装于外套的敞口端;

激发弹簧,置于外套的内腔中,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与端盖及针柄的上端部连接;

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的侧壁上靠近中部的设有激发口,在外套的内腔里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限位台面,所述内套可移动式支撑在限位台面上、并与激发口在垂直于进针方向上相对正;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靠近激发口的第一位置,针柄上的两个导向翼在激发弹簧的作用下抵压在内套上,采血针处于待激发状态;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远离激发口的第二位置,针柄上的两个导向翼与内套上的两个导向槽分别形成滑动配合,且在激发弹簧的作用下采血针朝向外套下端的出针孔移动,形成激发采血。

优选的:所述外套由上半段和下半段连接构成,上半段呈方形套结构,上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下半段的横截面积,使上下两半段的连接部位形成所述的限位台面,所述激发口设置在外套的上半段上;所述限位台面由相分离的第一限位台面和第二限位台面构成,两限位台面之间形成供采血针穿过的空间,其中第一限位台面与外套上设置激发口的侧壁A连接,第二限位台面与外套上与激发口相对的侧壁B连接,在上半段上与侧壁A相连的侧壁C和侧壁D内镜像设有两条导向筋,两条导向筋延伸至第二限位台面上;所述内套为方形套结构,在内套上靠近外套侧壁B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开口,使内套形成方形开口套结构,在内套上与外套侧壁C和侧壁D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外设有镜像布置的两个定位面和镜像布置的两个止动槽,在内套上与外套侧壁C和侧壁D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内设有镜像布置的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与两个导向槽、两个定位面与两个止动槽均沿着由外套侧壁B指向外套侧壁A的方向前后设置;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靠近激发口的第一位置,针柄的两个导向翼的下端部分别抵压在两个定位槽内,且两个导向翼的下端部与两个定位槽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通过外倾斜的斜面形成配合,内套上的两定位面与外套上的两条导向筋形成斜面接触配合或圆弧面接触配合;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远离激发口的第二位置,内套上的两个止动槽与外套上的两条导向筋形成接触配合。

优选的:在第二限位台面上设有与外套侧壁相连接的凸起部,该凸起部插入到内套的开口内,与内套形成导向配合。

优选的:在外套的激发口位置及外套下端的出针孔位置均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铝箔覆膜。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侧触发式采血器通过激发口施加给内套向内的推动力,使内套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可实现采血器的激发采血。本侧触发式采血器操作简单,相比于现有的侧触发式采血器结构,简化了部件结构、减少部件之间的配合点,从而降低了部件制造成本和产品的组装成本,也降低了产品管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一位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一位置去除端盖和激发弹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一位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二位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二位置去掉端盖和激发弹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内套位于第二位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套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外套的半剖视立体图;

图9是外套的俯视图;

图10是内套的俯视图;

图11是内套的仰视图;

图12是内套的整体立体图。

图中:1、外套;1-1、上半段;1-1-1、敞口端;1-1-2、激发口;1-1-3、侧壁A;1-1-4、侧壁B;1-1-5、侧壁C;1-1-6、侧壁D;1-1-7、导向筋;1-2、下半段;1-2-1、出针孔;1-3、限位台面;1-3-1、第一限位台面;1-3-2、第二限位台面;1-4、凸起部;2、内套;2-1、导向槽;2-2、开口;2-3、定位面;2-4、止动槽;2-5、限位槽;3、采血针;3-1、针柄;3-1-1、导向翼;3-2、钢针;4、端盖;5、激发弹簧;6、铝箔覆膜A;7、铝箔覆膜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12,一种侧触发式采血器,主要由外套1、内套2、采血针3、端盖4及激发弹簧5五部分构成。外套的上端为敞口端1-1-1,外套的下端设有出针孔1-2-1,由外套的上端至外套的下端形成进针方向。所述内套置于外套的内腔中,内套上设有位于两侧的两个导向槽2-1。所述采血针由针柄3-1和固定在针柄上的钢针3-2构成,钢针从针柄的下端伸出,在针柄上设有两个导向翼3-1-1,采血针置于外套的内腔中,且从内套穿过。所述端盖固定安装于外套的敞口端,端盖与外套敞口端的固定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侧触发式采血器或下触发式采血器上端盖与外套敞口端连接方式。所述激发弹簧置于外套的内腔中,激发弹簧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与端盖及针柄的上端部连接。激发弹簧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与端盖及针柄的上端部的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在导向柱上设置倒挂刺的结构,也可采用设置卡簧槽的结构等。在外套的侧壁上靠近中部的设有激发口1-1-2,在外套的内腔里靠近中部的位置设有限位台面1-3。所述内套可移动式支撑在限位台面上、并与激发口在垂直于进针方向上相对正,这样,通过将外配的击发按钮或将手指直接插入到激发口内,并向内按压,可驱动内套在限位台面上由激发采血前的第一位置移动中激发采血的第二位置。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靠近激发口的第一位置,针柄上的两个导向翼在激发弹簧的作用下抵压在内套上,采血针处于待激发状态。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远离激发口的第二位置,所述针柄上的两个导向翼与内套上的两个导向槽分别形成滑动配合,且在激发弹簧的作用下采血针朝向外套下端的出针孔移动,形成激发采血。

上述结构中,所述内套和外套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形成配合:

所述外套由上半段1-1和下半段1-2连接构成,上半段呈方形套结构,上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下半段的横截面积,使上下两半段的连接部位形成所述的限位台面1-3,所述激发口设在外套的上半段。所述限位台面由相分离的第一限位台面1-3-1和第二限位台面1-3-2构成,两限位台面之间形成供采血针穿过的空间,其中第一限位台面与外套上设置激发口的侧壁A1-1-3连接,第二限位台面与外套上与激发口相对的侧壁B1-1-4连接,在上半段上与侧壁A相连的侧壁C1-1-5和侧壁D1-1-6内镜像设有两条导向筋1-1-7,两条导向筋延伸至第二限位台面上。

所述内套为方形套结构,在内套上靠近外套侧壁B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开口2-2,使内套形成方形开口套结构,在内套上与外套侧壁C和侧壁D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外设有镜像布置的两个定位面2-3和镜像布置的两个止动槽2-4,在内套上与外套侧壁C和侧壁D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内设有镜像布置的两个限位槽2-5,两个限位槽与两个导向槽、两个定位面与两个止动槽均沿着由外套侧壁B指向外套侧壁A的方向前后设置。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靠近激发口的第一位置,针柄的两个导向翼的下端部分别抵压在两个定位槽内,且两个导向翼的下端部与两个定位槽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通过外倾斜的斜面形成配合,具体的,每个定位槽上靠近导向槽的一侧侧面为外倾斜设置的侧面结构,同时每个导向翼的下端部与定位槽的外倾斜设置的侧面相配合的部分也是斜面结构,这样,一方面在采血针不激发的状态下,即出厂状态下,导向翼的下端部稳定的抵压在定位槽内,另一方面当通过激发口施加给内套由外套的侧壁A指向外套的侧壁B方向的作用力时,针柄的导向翼沿着与定位槽的配合斜面向上和向靠近激发口的方向移动,直至针柄的导向翼脱离对应定位槽的约束,并移动至导向槽内。且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靠近激发口的第一位置,内套上的两定位面与外套上的两条导向筋形成斜面接触配合或圆弧面接触配合,这样,一方面在采血针不激发的状态下,即出厂状态下,保证了内套稳定的处于外套内的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当通过激发口施加给内套由外套的侧壁A指向外套的侧壁B方向的作用力时,内套上与外套侧壁C和侧壁D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可发生弹性变形,向内收拢,使两个定位面脱离导向筋的约束。在内套位于限位台面上远离激发口的第二位置,内套上的两个止动槽与外套上的两条导向筋形成接触配合,这样,通过两个止动槽与两条导向筋的配合,保证了内套与外套在激发采血状态下的准确配合位置。

在内套和外套优选上述配合结构的情况下,在第二限位台面上设有与外套侧壁相连接的凸起部1-4,该凸起部插入到内套的开口内,与内套形成导向配合。凸起部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在组装时内套插入到外套内,另一方面在激发采血操作过程中,保证了内套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摆。凸起部的两侧与开孔对应两侧的配合间隙,以内套移动的过程中,向内弹性收拢,而开孔与凸起部以较小的间隙形成滑动配合为最佳值。

上述结构中,在外套的激发口位置及外套下端的出针孔位置均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铝箔覆膜,具体的,设置在外套激发口位置的铝箔覆膜A6对激发口起到密封作用,设置在外套下端出针孔位置的铝箔覆膜B7对出针孔起到密封作用。铝箔覆膜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套的对应部位形成密封连接。通过设置上述两处铝箔覆膜,对采血针的针头暴露部分就可形成无菌密封,这样,相比于现有的采血器结构,就不需要在单独增设对钢针的针头部分起密封作用的保护杆结构。这样,在对采血针进行注塑生产时,可减少与保护杆对应的模具,从而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另外,在医护人员进行采血操作时,不必去掉两处的铝箔覆膜,可直接刺破激发口位置的铝箔覆膜A进行激发采血,而在采血针下行的过程中,钢针的针头刺破出针孔位置的铝箔覆膜B实现采血。上述进行采血操作的方式,相比与现有先拧断针头保护杆,然后再激发的方式,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本侧触发式采血器可通过外配的击发按钮或将手指直接插入到激发口内,并向内按压内套,使内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实现采血器的激发。该侧触发式采血器相比与现有的侧触发式采血器,形成了一种通过内套在垂直于进针方向上的移动,来实现激发的全新采血方式,而现有的旁触发式采血器一般是通过直接解除对采血针的限位约束来实现激发,因此本侧触发式采血器与现有采血器明显存在不同,这也是本侧触发采血器的突出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