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80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当中,骨关节受累的疾病很多,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骨伤如骨膜炎、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复位后的额疼痛肿胀等。以往的治疗,通常以吃中药、外科手术等为主,这些疾病具有复发率高、不易根治等特点,而且随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压迫神经、肌肉萎缩、病理性脱粒、强直等症状。

在临床当中,通过询问来诊治患者的病史和治疗过程发现,他们都采用理疗、按摩、口服西医药等方法,但常常是治疗当时症状缓解,过后再遇到某种诱发因素时又复发;有一部分患者不但病情逐渐加重,而且还出现了副作用,如采用针灸、电疗、牵引治法,对病症较轻、病史较短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病症较重的患者疗效欠佳,且易复发骨关节疾病属无菌性验证,西医临床常用的作激类抗类药治疗,如消炎痛、双氯灭痛、布洛芬等药物,这些药都具有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还有一些重症患者,采用激素类抗炎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该患药虽能起到消炎作用,但不能根治,也不能抑制病情发展,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多,对胃肠道有严重刺激,易得胃炎、胃溃疡,并且损害肝、肾,还会造成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等。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药物,其不仅能对关节疾病进行有效治疗,而且避免多种不良副作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

乳香5-15份、当归8-15份、肉桂2-8份、桂枝5-15份、白芷9-15份、苏木10-20份、红花8-12份、鸡血藤5-15份、仙鹤草6-12份、艾叶9-15份、川芎5-15份、杜仲5-15份、仙茅4-12份、肉苁蓉5-15份、山茱萸5-15份。

其优选的重量配比为:

乳香10份、当归10份、肉桂5份、桂枝10份、白芷12份、苏木15份、红花10份、鸡血藤10份、仙鹤草9份、艾叶12份、川芎10份、杜仲10份、仙茅8份、肉苁蓉10份、山茱萸1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

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主治心腹疼痛,经闭,通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瘀痛,痈疽肿痛,疮溃不敛;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症;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苏木: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斑疹;

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贫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仙鹤草:收敛止血,消积止痢,解毒消肿。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腹泻,痢疾,脱力劳伤,疟疾,疔疮痈肿,滴虫性阴道炎;

艾叶:温经止血,安胎,逐寒湿,理气血。主治衄血,下血,崩漏,月经不调,通经,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疮疡,疥癣;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主治阳痿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

配方中,选用乳香、苏木、红花,用于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加配当归、肉桂、桂枝、鸡血藤,用于补血调经、通脉散寒;又配白芷、仙鹤草、艾叶,用于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再配川芎、杜仲、仙茅、肉苁蓉、山茱萸,用于补肾强筋骨。

骨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多是因身体虚弱,肝肾两虚,肾虚精亏、气血不足而造成抗病力差,才使风寒湿邪侵袭而至的气血凝滞静脉痹阻,为从根本上治愈,必须以补肾强筋骨为目的,才会得以最佳功效。

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辨病及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补肾强筋、行气活血、祛风除湿、通脉散寒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对骨关节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和作用。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7年至今,对38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2)治疗方法

外敷,一日两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使用10-20天,重病患者使用120-150天。

(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290例(75.32%),显效52例(13.51%),有效34例(8.83%),无效9例(2.34%),总有效率为97.46%。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乳香5g、当归8g、肉桂2g、桂枝5g、白芷9g、苏木10g、红花8g、鸡血藤5g、仙鹤草6g、艾叶9g、川芎5g、杜仲5g、仙茅4g、肉苁蓉5g、山茱萸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将散剂包于布包内外敷于患处,一日两次。

实施例2:

取乳香15g、当归15g、肉桂8g、桂枝15g、白芷15g、苏木20g、红花12g、鸡血藤15g、仙鹤草12g、艾叶15g、川芎15份、杜仲15g、仙茅12g、肉苁蓉15g、山茱萸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将散剂包于布包内外敷于患处,一日两次。

实施例3:

取乳香10g、当归10g、肉桂5g、桂枝10g、白芷12g、苏木15g、红花10g、鸡血藤10g、仙鹤草9g、艾叶12g、川芎10g、杜仲10g、仙茅8g、肉苁蓉10g、山茱萸1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制成散剂。

用法用量:将散剂包于布包内外敷于患处,一日两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