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812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痉挛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情绪波动,生气激动,心理障碍,紧张压力是发生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原因,病人多数是学生,特别是高中高考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睡眠时间不足,完全没有放松的机会,最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失眠也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青年女性,脑力劳动者发病率相对较高。血液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包裹血块压迫、血管营养障碍等引致血管壁结构破坏;氧合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并释放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其他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如5-HT、儿茶酚胺、血红蛋白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缩血管作用;颅内压增高,过量脱水治疗而不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及血管壁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另外交感/副交感的平衡,脑血流的自身调节机制等也都是研究的热点。可能是由于血肿或血凝块,对颅底动脉机械性牵拉、压迫,下丘脑释放的神经介质改变了交感神经张力,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脑血管痉挛。体液中的血管收缩物质增多,如血栓烷素A2,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5羟色胺增高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进行抢救治疗。单纯的脑血管痉挛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属于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该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脑血管功能障碍,脑血管没有实质性的损坏或病变,病人多数是年轻人,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所以预后良好,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和放松是完全可以恢复痊愈的。该病不会发生偏瘫和精神病性异常。但是如果合并颅内动脉瘤,或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则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则可出现瘫痪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方法以药物治疗和手术为主,但多数西药副作用大,对患者肝肾造成损伤,而且疗效较差,无法从根本解决患者的问题;手术治疗由于无法根治,且手术指征及效果尚未肯定,国内尚较少采用;而目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治疗效果皆不佳,其组方中动则十几味二十几味的中药,看似有很好的疗效,这种大组方的药物一方面加重的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组方药物的使用加重了组方中药物之间的毒副作用,不仅起不到什么应有的疗效,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15-25重量份数的夏天无,20-30重量份数的泽兰,25-35重量份数的丝瓜络,2-8重量份数的马钱子,20-30重量份数的玄明粉,15-25重量份数的蒲黄,5-10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0重量份数的夏天无,25重量份数的泽兰,30重量份数的丝瓜络,5重量份数的马钱子,25重量份数的玄明粉,20重量份数的蒲黄,6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将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细粉,直接服用,每日三次,每次2-3克,温水送服。

疗程:7天为一疗程,需服用1-6疗程。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夏天无:苦、微辛,温;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泽兰:苦、辛,微温;活血化瘀,行水消肿。

丝瓜络:甘,平;通络,活血,祛风。

马钱子:苦、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玄明粉:咸、苦,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蒲黄:甘,平;止血,化瘀,通淋。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中夏天无、泽兰、丝瓜络、蒲黄活血化瘀;马钱子、玄明粉软坚散结;夏天无、丝瓜络、马钱子通经活络;夏天无、泽兰、马钱子、玄明粉消肿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区别于以往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原则,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5克的夏天无,20克的泽兰,25克的丝瓜络,2克的马钱子,20克的玄明粉,15克的蒲黄,5克的甘草。

实施例2: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5克的夏天无,30克的泽兰,35克的丝瓜络,8克的马钱子,30克的玄明粉,25克的蒲黄,10克的甘草。

实施例3: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0克的夏天无,25克的泽兰,30克的丝瓜络,5克的马钱子,25克的玄明粉,20克的蒲黄,6克的甘草。

实施例4:一种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3克的夏天无,26克的泽兰,32克的丝瓜络,4克的马钱子,27克的玄明粉,22克的蒲黄,7克的甘草。

实施例1-4中的中药在制备时将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细粉,直接服用,每日三次,每次2-3克,用温水送服。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的有效治愈率统计,疗效标准如下:

治愈:病症、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病症、体征有所改善;

无效:病症、体征无明显恶化。

本发明治疗参与统计的患者共91例,其中:痊愈7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6%。

典型病例:

周某,男,40岁,持续性眩晕,心慌,气短,头部有肿胀感,后经我处药物治疗,三周后痊愈。

孙某,女,47岁,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呼吸紧迫感,头脑不清晰,后经我处药物治疗,一个月后痊愈。

郑某,男,51岁,持续性耳鸣,头部有压迫感,腰酸背痛、颈部僵硬,后经我处治疗,一周后症状有所减轻,五个周后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