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治疗药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174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冒治疗药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而伴随感冒的通常有发热、发寒、支气管发炎、以及咳嗽等症状。尤其是秋冬交节和春夏交节之际,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而由感冒引起的咳嗽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等。现有技术中,通常有服药和静脉注射等方式来解决感冒的问题。而在药物选择时,又有西药和中药的分别。通常情况下,西药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中药见效慢,但副作用相对较小。现有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见效快的治疗感冒的中药,但其治愈效果来看,其治愈率只有60%-70%。效果不是很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冒治疗药剂及其生产方法,改善了传统中药见效慢、治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改变并减少了原料的种类,简化配置,以提高治疗感冒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冒治疗药剂,其原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如下:冰糖18-22份;黄酒18-22份;臭梧桐花干品1-2份。优选地,所述感冒治疗药剂原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如下:所述冰糖20份;黄酒20份,臭梧桐花干品1份。优选地,所述黄酒的酒精含量为1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冒治疗药剂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采摘臭梧桐花鲜品;步骤S02)对所述臭梧桐花鲜品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臭梧桐花干品;步骤S03)准备黄酒、冰糖;步骤S04)将黄酒、冰糖以及臭梧桐花干品按照前文所述感冒治疗药剂所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形成中药混合物;步骤S05)将所述中药混合物密封式静置10-14个月;步骤S06)将所述中药混合物加热至沸腾,生成半成品药剂,在加热过程中对所述中药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步骤S07)对所述半成品药剂进行过滤处理,滤除其中的固态杂质,剩下的液体即为感冒治疗药剂。优选地,所述步骤S01)中,采摘臭梧桐花的时间为农历小暑与秋分之间。优选地,所述步骤S02)中,脱水处理前的臭梧桐花鲜品与脱水处理后的臭梧桐花干品的重量比为5:1-7:1;所述脱水处理包括晒干方式、烘干方式或阴干方式。优选地,所述步骤S05)中,密封式的放置时间为12个月。优选地,所述步骤S05)中,所述中药混合物保持沸腾状态的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中药混合物的溶液部分因蒸发而减少的重量分数比为2-5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中药治疗感冒的药剂及其生产方法,改善了传统中药见效慢、治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改变并减少了原料的种类,简化配置,提高了治疗感冒的功效,特别是对初期咽痒干咳的治疗效果显著,无副作用,而且长期少量服用,能够护心润肺,活血通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感冒治疗药剂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其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并参考了古配方的方案,综合了药理,完成配置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冒治疗药剂,其原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如下:可以包括冰糖18-22份;黄酒18-22份;臭梧桐花干品1-2份。本实施例中,一份是指50克。为了增强或改进药效,所述感冒治疗药剂的原料组分还可以包括其他中药组份,但不能与既有原料组份形成冲突。为了进一步优化该药剂的治疗效果,本实施例提供了优化的配比方案,所述感冒治疗药剂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优选如下方案:冰糖20份;黄酒20份,臭梧桐花干品1份。其中,黄酒的酒精含量为10%-18%。其中,黄酒在中药中作为一般作为其他药材的辅料和“药引”,其性温、味甘苦辛,大热、气味芳香,入心、肝、肺、胃经。能中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散寒、祛风等作用;可治疗风寒祛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等。黄酒相对于白酒,其味醇厚,刺激较小,而且有护心养胃之功效。而在本实施例中,黄酒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作为溶剂用于溶解冰糖以及臭梧桐花中的有效成分,其二作为该药剂的药用原料之一。其中,冰糖作为主要原料,其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经。其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解毒生津等功效。其中,臭梧桐花作为主要原料,其味苦,微辛,性平,入肺、肝、大肠经。其具有祛风、降压、止痢等作用。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冒治疗药剂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采摘臭梧桐花鲜品;采摘新鲜臭梧桐花时,最好选择在三伏天采摘,时间在农历的农历小暑与秋分之间。此时采摘的臭梧桐花的药效最好,而且容易晾干。步骤S02)对所述臭梧桐花鲜品进行脱水处理,获得臭梧桐花干品;脱水处理前的臭梧桐花鲜品与脱水处理后的臭梧桐花干品的重量比为5:1-7:1;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是6:1。所述脱水处理包括晒干方式、烘干方式或阴干方式等方式,为保证药效,最好采用阴干方式。步骤S03)准备黄酒、冰糖;其中,黄酒的酒精含量为10%-18%。步骤S04)将黄酒、冰糖以及臭梧桐花干品按照前文所述感冒治疗药剂的原料组分重量份数比混合,形成中药混合物;步骤S05)将所述中药混合物密封式静置10-14个月;一般放置12个月,也就是一年。在这一年之中,该冰糖以及臭梧桐花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的溶解在黄酒中,溶解后,有机物质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黄酒的持续性发酵等等。步骤S06)将所述中药混合物加热至沸腾,生成半成品药剂,在加热过程中对所述中药混合物进行搅拌处理;在该步骤中,保持加热沸腾状态的时间一般选择在10-20分钟之间。一则使药剂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和反应,二则在加热过程中,酒精、水分等因加热而蒸发一部分,使该药剂达到最佳的药效浓度,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溶液部分因蒸发而减少的重量分数比为2-5份步骤S07)对所述半成品药剂进行过滤处理,滤除其中的固态杂质,如臭梧桐花等;剩下的液体即为感冒治疗药剂。如表1所示,为了充分的说明本发明的疗效,下面列举本发明对100位临床患者进行观察并进行数据统计,其结果如下。风寒风寒咳嗽发炎发炎咳嗽男小孩8987女小孩8787男中年28292827女中年27272625男老人8887女老人9988治愈率百分比88898681表1在本数据统计中,病症包括:风寒;风寒咳嗽;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支气管发炎;发炎咳嗽。在本数据统计中,每种病症男50名,女50名。其中,男:小孩10名,中年人30名,老人10名;女:小孩10名,中年人30名,老人10名。基于现有的感冒药剂治愈率只有60%-70%,因此,经统计,本发明的感冒药剂对于风寒、风寒咳嗽、发炎、发炎咳嗽等具有良好的疗效。下面提供具体的案例以供参考。案例1)吴某某,江苏苏州吴中区人,男,54岁,咳嗽,发寒,四肢无力。服用本药剂1-2天见效,3-4天后痊愈。案例2)蒋某某,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人,女,9岁,扁桃体发炎,咳嗽。服用本药剂2-3天见效,4-5天后痊愈。案例3)顾某某,江苏苏州姑苏区人,女,68岁,咳嗽;服用本药剂2-3天见效,4-5天后痊愈。案例4)钱某某,江苏苏州姑苏区人,男,41岁,咳嗽;服用本药剂1-2天见效,3天后痊愈。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