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96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烧烫伤的中药膏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临床上使用的外用治疗敷料,如银敷料、医用断层猪皮、异体皮等,这些外用治疗敷料疗效尚可,但费用较昂贵,普通患者难以承担医疗费用,故在临床上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2)流传于民间治疗烧烫伤的秘方,这些秘方的疗效不确切,且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容易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导致致残及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中医方面所使用的中成药,其疗效不明显且疗程较长,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3)中药贴膏剂,其载药量少,若拿用方法不对会造成药粉粘连在粘贴处,另外,透气性差,药粉在涂布面不均匀,制作材料胶可能会诱发人体产生过敏。针对上述不足,近年来,对于治疗烧烫伤,临床上越来越注重中药膏剂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55-65g、栀子55-65g、连翘55-65g、黄柏65-75g、黄连55-65g、土茯苓75-85g、黄岑55-65g、荆芥55-65g、白芷55-65g、木通55-65g、石膏75-85g、蜂房10-15g、大黄35-45g、蛇蜕8-12g、乳香35-45g、冰片65-75g、血蝎0.8-1.2g、没药35-45g、虎杖25-35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57-64g、栀子56-63g、连翘58-63g、黄柏67-72g、黄连58-61g、土茯苓79-83g、黄岑56-64g、荆芥58-62g、白芷57-63g、木通57-62g、石膏78-81g、蜂房11-14g、大黄37-43g、蛇蜕9-11g、乳香38-42g、冰片67-73g、血蝎0.9-1.1g、没药38-42g、虎杖27-32g。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60g、栀子60g、连翘60g、黄柏70g、黄连60g、土茯苓80g、黄岑60g、荆芥60g、白芷60g、木通60g、石膏80g、蜂房12g、大黄40g、蛇蜕10g、乳香40g、冰片70g、血蝎1g、没药40g、虎杖30g。

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55-65℃下干燥4-7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20-30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2-3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8-1.15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55-65℃下干燥4-7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2-78℃,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所述的清热生肌烧伤膏能够用于制备治疗烧伤、烫伤、灼伤以及皮肤溃烂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原料药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让烧伤面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也能让烧伤面快速生肌、结痂,恢复后不留疤痕,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消肿止痛、提脓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烧伤、烫伤、灼伤以及皮肤溃烂;

2、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容易溢出,同时水提成本比较低。采用水包油制作膏剂,水为分散相,而皮肤和水的亲和力高,让皮肤可以更好地收。另外,加入高效安全的防腐剂山梨酸使膏剂有效期得到保证,加入助溶剂氮酮可以让药材的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

3、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运用范围广,不仅仅只对烧伤而言,对烫伤、灼伤、皮肤溃疡的患者来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且成本较低,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60g、栀子60g、连翘60g、黄柏70g、黄连60g、土茯苓80g、黄岑60g、荆芥60g、白芷60g、木通60g、石膏80g、蜂房12g、大黄40g、蛇蜕10g、乳香40g、冰片70g、血蝎1g、没药40g、虎杖30g。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60℃下干燥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25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2.5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60℃下干燥5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5℃,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实施例2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55g、栀子55g、连翘55g、黄柏65、黄连55g、土茯苓75g、黄岑55g、荆芥55g、白芷55g、木通55g、石膏75g、蜂房10g、大黄35g、蛇蜕8g、乳香35g、冰片65g、血蝎0.8g、没药35g、虎杖25g。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55℃下干燥4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20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2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55℃下干燥4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2℃,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实施例3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58g、栀子57g、连翘60g、黄柏69g、黄连61g、土茯苓77g、黄岑58g、荆芥56g、白芷55g、木通62g、石膏78g、蜂房12g、大黄39g、蛇蜕11g、乳香37g、冰片68g、血蝎0.9g、没药38g、虎杖27g。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58℃下干燥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23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2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56℃下干燥5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4℃,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实施例4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62g、栀子59g、连翘63g、黄柏68g、黄连56g、土茯苓84g、黄岑61g、荆芥60g、白芷57g、木通59g、石膏83g、蜂房14g、大黄39g、蛇蜕9g、乳香36g、冰片72g、血蝎1.1g、没药36g、虎杖29g。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62℃下干燥6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28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3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3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63℃下干燥5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6℃,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实施例5

一种清热生肌烧伤膏,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黄65g、栀子65g、连翘65g、黄柏75g、黄连65g、土茯苓85g、黄岑65g、荆芥65g、白芷65g、木通65g、石膏85g、蜂房15g、大黄45g、蛇蜕12g、乳香45g、冰片75g、血蝎1.2g、没药45g、虎杖35g。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清膏;

1.1)称取石膏,将石膏在65℃下干燥7小时,然后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石膏粉;

1.2)向石膏粉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浸泡30分钟,获得石膏浸泡混合物;

1.3)向石膏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石膏粉,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4)重复步骤1.3)三次,过滤,静置,获得石膏浸出液;

1.5)称取生地黄、栀子、连翘、黄柏、黄连、黄岑、荆芥、白芷、木通、蜂房、大黄、乳香和没药,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浸泡3天,获得药材浸泡混合物;

1.6)向药材浸泡混合物内加水,使水恰好浸没药材,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

1.7)重复步骤1.6)三次,过滤,静置,获得药材浸出液;

1.8)将石膏浸出液与药材浸出液混合,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

2)向清膏内加入其余组分的细粉,获得清膏混合物;

2.1)称取土茯苓、蛇蜕、冰片、血蝎和虎杖,分别在65℃下干燥7小时,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获得细粉;

2.2)将步骤2.1)所获得的细粉分别通过微波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2.3)将步骤2.2)灭菌后的各细粉,依次加入步骤1.8)所获得的清膏中,并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清膏混合物;

3)配制;

3.1)取芝麻油,加热,并保持温度在78℃,作为油相,备用;

3.2)取清膏混合物,加热至75℃,加入山梨酸和氮酮,搅拌溶解后,作为水相,备用;

3.3)在搅拌下,逐渐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乳化,继续搅拌至混合物呈现固态,停止搅拌,取样质检;

4)灌装;

5)包装;

6)成品入库。

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效如下:

生地黄:心阴解表、清热解毒栀子:凉血、消肿止痛连翘:解风寒之热、散瘀消肿黄柏:清热黄连:清热泻火土茯苓:解毒黄芩:提脓生肌、清热解毒荆芥:解表、止血白芷:消肿木通:渗透、通经络蜂房:止痛大黄:止痛蛇蜕:消肿乳香:消肿冰片:恢复生肌血蝎:消炎、止血生肌、散瘀止痛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本发明中各中药材以及辅料在烧伤中发挥的作用如下:对于烧伤患者而言,烧伤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生地黄、连翘、黄柏、石膏具有清热的作用,几者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的效果。栀子、白芷、蛇蜕、乳香具有消肿的功效,四者合用可以让消肿加倍。蜂房、黄芩、虎杖、土茯苓清热解毒,没药消肿生肌、黄芩提脓生肌、冰片恢复生肌、血蝎止血生肌使烧伤部位迅速干燥,容易结痂。大黄、蜂房止痛,虎杖、血蝎、没药都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可以使烧伤患者受伤部位减少疼痛,散瘀促进烧伤面恢复。山梨酸,为防腐剂,使药品有效期得到保证。氮酮,为渗透剂,促进烧伤部位对各中药材的吸收,从而更好地达到消肿、清热、止痛的效果。

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原料药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让烧伤面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也能让烧伤面快速生肌、结痂,恢复后不留疤痕,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消肿止痛、提脓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烧伤、烫伤、灼伤以及皮肤溃烂;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制备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容易溢出,同时水提成本比较低。采用水包油制作膏剂,水为分散相,而皮肤和水的亲和力高,让皮肤可以更好地收。另外,加入高效安全的防腐剂山梨酸使膏剂有效期得到保证,加入助溶剂氮酮可以让药材的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本发明清热生肌烧伤膏的运用范围广,不仅仅只对烧伤而言,对烫伤、灼伤、皮肤溃疡的患者来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且成本较低,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含量测定

1)土茯苓提取物落新妇苷

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冰醋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nm。理论板数按落新妇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落新妇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土茯苓粉末(过二号筛)约0.8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1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落新妇苷(C21H22O11)不得少于0.45%。

2)连翘提取物连翘苷

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理论板数按连翘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连翘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5ml,密塞,称定重量,浸渍过夜,超声处理25分钟,放冷,密塞,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蒸至近干,加中性氧化铝0.5g拌匀,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1g,内径1~1.5cm)上,用7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用50%甲醇溶解后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连翘苷(C29H36O11))不得少于0.15%。

原料鉴别

1)连翘

测定法:薄层色谱法。

取连翘粉末1g,加石油醚(30-60℃)20ml,密塞,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残渣挥干石油醚,加甲醇20ml,密塞,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格3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青翘不得过3%,老翘不得过9%

水分:不得过10.0%

总灰分:不得过4.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65%乙醇做溶剂,青翘不得少于30.0%;老翘不得少于13.0%。

2)土茯苓

测定发:薄层色谱法。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落新妇苷为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酯乙酸-甲酸(13:32: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仿制5分钟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

总灰分:不得过5.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做溶剂,不得少于15.0%。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