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胶囊剂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817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胶囊剂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是现代女性最常见的月经失调的疾病,它是指在经期前后或在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有坠胀感、伴有腰酸或其它的不适,影响工作及生活,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很多女性对痛经的认识模糊不清,认为些许的疼痛很正常,往往忽略病情的严重性,殊不知痛经有很多严重的问题;

而对于痛经的治疗,目前有中药和西药、内治与外治等多种治疗方案。临床患者惯于首选止痛药,这是一种对症治疗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并且部分严重痛经病症者对止痛药无效。此外止痛药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过量释放前列腺素有关,因而有用甾体类的灭酸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氟灭酸、甲灭酸类药物,以拮抗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但前列腺素拮抗剂副作用较大,因此病人难以接受。也有运用激素药物治疗痛经的方法,但青春期女性不适宜应用激素。

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痛经具有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和不良反应少的优势。但市场上的中药产品疗效不明确,而且价格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胶囊剂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射干10-15份、白术15-25份、紫苏叶20-25份、川芎10-18份、苦杏仁10-20份、黄芩10-14份、苍耳根5-8份、青皮20-35份、柴胡6-8份、凤凰衣12-15份、远志4-6份、炙麻黄7-9份、白芍5-8份、皂角刺3-5份、车前子4-6份、桔梗8-10份、黑牵牛5-7份、当归4-7份、大黄炭3-6份、旋覆花5-7份、芦根7-10份。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中药成分能够相辅相成,协同配伍,共同治疗妇女痛经,有效缓解病人病痛,治疗效果显著。

进一步的,该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月月红根1-3份、生麦芽4-6份、黄苓5-8份、木香5-8份。

通过在药效原料中增加月月红根、生麦芽、黄苓、木香,不仅能够用来治疗痛经,而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能够用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进一步的,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射干12份、白术21份、紫苏叶23份、川芎16份、苦杏仁17份、黄芩12份、苍耳根8份、青皮29份、柴胡7份、凤凰衣14份、远志5份、炙麻黄8份、白芍5份、皂角刺4份、车前子4份、桔梗9份、黑牵牛6份、当归6份、大黄炭5份、旋覆花6份、芦根9份、月月红根2份、生麦芽5份、黄苓7份、木香7份。

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和携带,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份比为2:1-5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顺丁烯二酸1-5份、单乙醇胺1-3份、羟化卵磷脂1-5份。辅料中增加使用顺丁烯二酸、单乙醇胺和羟化卵磷脂,作为助熔剂,能够有效加快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快速释放,使药物快速到达病灶部位,提高药效,快速减轻患者病痛。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1-4份、蔗糖脂肪酸酯1-3份。通过在胶囊剂中增加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辅料,主要是作为崩解剂使用,该崩解剂能够使中药组合物形成的胶囊剂可以在10分钟内全部崩解,提高崩解时限,缩短了治疗时间,能够使胶囊剂快速实现药效,减轻患者疼痛

优选的,所述胶囊壳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聚醋酸乙烯酯2-6份、聚酰胺4-8份。通过选择以上材料制成的胶囊壳具有很好的防光照、防热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胶囊填充物的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胶囊剂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药效。

另外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以下原料:射干10-15份、白术15-25份、紫苏叶20-25份、川芎10-18份、苦杏仁10-20份、黄芩10-14份、苍耳根5-8份、青皮20-35份、柴胡6-8份、凤凰衣12-15份、远志4-6份、炙麻黄7-9份、白芍5-8份、皂角刺3-5份、车前子4-6份、桔梗8-10份、黑牵牛5-7份、当归4-7份、大黄炭3-6份、旋覆花5-7份、芦根7-10份,并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碾磨、过筛制成细粉,所述筛网的目数为15-35目;

S2、将步骤S1中粉碎后的粉末在15~30MPa、25~45℃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混合萃取3-4小时,收集药渣,备用;

S3、将步骤S2中的药渣中加入2-3倍45%-7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1~1.2,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70%,静置12小时;

S4、滤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即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浸膏。

另外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分别称取以下原料:射干10-15份、白术15-25份、紫苏叶20-25份、川芎10-18份、苦杏仁10-20份、黄芩10-14份、苍耳根5-8份、青皮20-35份、柴胡6-8份、凤凰衣12-15份、远志4-6份、炙麻黄7-9份、白芍5-8份、皂角刺3-5份、车前子4-6份、桔梗8-10份、黑牵牛5-7份、当归4-7份、大黄炭3-6份、旋覆花5-7份、芦根7-10份、月月红根1-3份、生麦芽4-6份、黄苓5-8份、木香5-8份,并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碾磨、过筛制成细粉,所述筛网的目数为15-35目;

S2、将步骤S1中粉碎后的粉末在15~30MPa、25~45℃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混合萃取3-4小时,收集药渣,备用;

S3、将步骤S2中的药渣中加入2-3倍45%-7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1~1.2,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70%,静置12小时;

S4、滤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即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浸膏。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锁住中药组合物中原料药的药效成分,而且通过萃取、醇提、浓缩的方法能够将原料药的药效成分充分混合收集,此外,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能够大规模生产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多种原料药的协同配伍,共同治疗患者的痛经,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发挥药效,缓解患者病痛,与现有药物相比,治疗周期较短,不仅能够根治,而且该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不损害患者肝、肾等内脏,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胶囊剂,方便患者服用和携带,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高效,提取有效成分效果好,适合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0克、白术15克、紫苏叶20克、川芎10克、苦杏仁10克、黄芩10克、苍耳根5克、青皮20克、柴胡6克、凤凰衣12克、远志4克、炙麻黄7克、白芍5克、皂角刺3克、车前子4克、桔梗8克、黑牵牛5克、当归4克、大黄炭3克、旋覆花5克、芦根7克。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5克、白术25克、紫苏叶25克、川芎18克、苦杏仁20克、黄芩14克、苍耳根8克、青皮35克、柴胡8克、凤凰衣15克、远志6克、炙麻黄9克、白芍8克、皂角刺5克、车前子6克、桔梗10克、黑牵牛7克、当归7克、大黄炭6克、旋覆花7克、芦根10克。

该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克数分别称取以下原料:射干15克、白术25克、紫苏叶25克、川芎18克、苦杏仁20克、黄芩14克、苍耳根8克、青皮35克、柴胡8克、凤凰衣15克、远志6克、炙麻黄9克、白芍8克、皂角刺5克、车前子6克、桔梗10克、黑牵牛7克、当归7克、大黄炭6克、旋覆花7克、芦根10克,并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碾磨、过筛制成细粉,所述筛网的目数为15目;

S2、将步骤S1中粉碎后的粉末在15MPa、25℃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混合萃取3小时,收集药渣,备用;

S3、将步骤S2中的药渣中加入2倍45%-7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1,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12小时;

S4、滤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即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浸膏。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2克、白术20克、紫苏叶22克、川芎14克、苦杏仁15克、黄芩12克、苍耳根6克、青皮28克、柴胡7克、凤凰衣13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6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6克、大黄炭5克、旋覆花6克、芦根8克、月月红根2克、生麦芽5克、黄苓7克、木香6克。

该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克数分别称取以下原料:射干12克、白术20克、紫苏叶22克、川芎14克、苦杏仁15克、黄芩12克、苍耳根6克、青皮28克、柴胡7克、凤凰衣13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6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6克、大黄炭5克、旋覆花6克、芦根8克、月月红根2克、生麦芽5克、黄苓7克、木香6克,并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碾磨、过筛制成细粉,所述筛网的目数为35目;

S2、将步骤S1中粉碎后的粉末在30MPa、45℃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混合萃取4小时,收集药渣,备用;

S3、将步骤S2中的药渣中加入3倍7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2,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12小时;

S4、滤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即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浸膏。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5克、白术25克、紫苏叶25克、川芎18克、苦杏仁20克、黄芩14克、苍耳根8克、青皮35克、柴胡8克、凤凰衣15克、远志6克、炙麻黄9克、白芍8克、皂角刺5克、车前子6克、桔梗10克、黑牵牛7克、当归7克、大黄炭6克、旋覆花7克、芦根10克、月月红根1克、生麦芽4克、黄苓5克、木香5克。

该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克数分别称取以下原料:射干15克、白术25克、紫苏叶25克、川芎18克、苦杏仁20克、黄芩14克、苍耳根8克、青皮35克、柴胡8克、凤凰衣15克、远志6克、炙麻黄9克、白芍8克、皂角刺5克、车前子6克、桔梗10克、黑牵牛7克、当归7克、大黄炭6克、旋覆花7克、芦根10克、月月红根1克、生麦芽4克、黄苓5克、木香5克,并将称取的原料分别进行粉碎、碾磨、过筛制成细粉,所述筛网的目数为20目;

S2、将步骤S1中粉碎后的粉末在20MPa、35℃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混合萃取3.5小时,收集药渣,备用;

S3、将步骤S2中的药渣中加入2.5倍60%乙醇加热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二次提取液,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15,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5%,静置12小时;

S4、滤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继续浓缩,即得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浸膏。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2克、白术17克、紫苏叶21克、川芎12克、苦杏仁13克、黄芩13克、苍耳根6克、青皮23克、柴胡6克、凤凰衣13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6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5克、大黄炭4克、旋覆花6克、芦根8克。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4克、白术23克、紫苏叶22克、川芎16克、苦杏仁18克、黄芩12克、苍耳根6克、青皮33克、柴胡7克、凤凰衣14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7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6克、大黄炭5克、旋覆花6克、芦根9克。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3克、白术20克、紫苏叶23克、川芎14克、苦杏仁15克、黄芩12克、苍耳根7克、青皮30克、柴胡7克、凤凰衣13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7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6克、大黄炭4克、旋覆花6克、芦根8克。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2克、白术17克、紫苏叶21克、川芎12克、苦杏仁13克、黄芩13克、苍耳根6克、青皮23克、柴胡6克、凤凰衣13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6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5克、大黄炭4克、旋覆花6克、芦根8克、月月红根2克、生麦芽5克、黄苓6克、木香6克。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4克、白术23克、紫苏叶22克、川芎16克、苦杏仁18克、黄芩12克、苍耳根6克、青皮33克、柴胡7克、凤凰衣14克、远志5克、炙麻黄8克、白芍7克、皂角刺4克、车前子5克、桔梗9克、黑牵牛6克、当归6克、大黄炭5克、旋覆花6克、芦根9克、月月红根2克、生麦芽5克、黄苓7克、木香7克。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10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2:1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实施例11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2:3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实施例12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2:5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实施例13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1:2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实施例14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1:1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优选的,所述胶囊壳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成分:聚醋酸乙烯酯2克、聚酰胺5克。

实施例15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中的应用。

对照例1

本发明对照例1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0克、白术15克、紫苏叶20克、川芎10克、苦杏仁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4克、桔梗8克、黑牵牛5克、当归4克、大黄炭3克。

对照例2

本发明对照例2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射干10克、白术15克、紫苏叶20克、川芎10克、苦杏仁10克、黄芩10克、苍耳根5克、青皮20克、柴胡6克、凤凰衣12克、远志4克、炙麻黄7克、白芍5克、皂角刺3克、车前子4克、桔梗8克、黑牵牛5克、当归4克、大黄炭3克、旋覆花5克、芦根7克、黄苓5克、木香5克。

对照例3

本发明对照例3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2:1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中药组合物 10克

顺丁烯二酸 2.5克

羟化卵磷脂 2.5克。

对照例4

本发明对照例4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1:1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对照例5

本发明对照例5提供了包括所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由胶囊填充物和胶囊壳组成,所述胶囊填充物包括重量克比为2:5的药物组合物和辅料,具体含量如下:

优选的,所述胶囊壳包括以下重量克数的成分:聚醋酸乙烯酯6克。

试验例1、本发明提供的包括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试验

药物组合物的释放度检测:参照2010版版《中国药典》附录XIXD体外药物释放度检查。

分别取以上实施例10、实施例11和对照例3提供的胶囊剂,并将取出的胶囊剂分别置入溶出仪中,于1h、2h、4h、6h、12h、16h、24h分别取样,并将取出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溶出百分率,并计算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率。

本发明样品的溶出度(%)试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0的药物组合物在10h内全部释放,实施例11的药物组合物在6h内全部释放,对照例3的药物组合物的胶囊剂在24小时之内仅释放了79%,因此,本发明实施例10和11中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在添加顺丁烯二酸、单乙醇胺和羟化卵磷脂后,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组合物原料的稳定性,起到缓释效果,促进中药主料中活性成分的吸收,优选的,例如参照实施例11和实施例10相比而言,随着顺丁烯二酸、单乙醇胺和羟化卵磷脂的含量增加,释放效果更佳明显,例如参照对照例3与实施例10相比而言,缺少任意其中一个,其释放效果均比较差。

试验例2、本发明提供的包括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效果测定

根据中国药典中的规定,测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测其对药物组合物的乳化效果。

分别取以上实施例12、实施例13及对照例4提供的胶囊剂,分别测试崩解时限,测试数据结果如下:

不同辅料对胶囊剂崩解时限的影响

从表中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2、13提供的胶囊剂与对照例4提供的胶囊剂相比,本发明含有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和蔗糖脂肪酸酯,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组合物在胶囊剂内的崩解时限,缺少任意其中一个,崩解效果均不好,此外,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含量越高,其崩解效率越快,由此可以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胶囊剂能够快速崩解,能够使药效成分充分快速到达病理部位,从而缓解病患的疼痛。

试验例3本发明提供的包括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的稳定性测试1.加速试验

分别取以上实施例14和对照例5提供的胶囊剂,均在温度40℃±2℃下,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胶囊剂的性状、色泽、气味、主成分含量(标示量%)、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14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对照例5提供的胶囊颜色明显变深,主成分的标示量显著降低,水分增加。

2.长期试验

分别取以上实施例14和对照例5提供的胶囊剂,均在温度25℃±2℃下,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在试验期间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胶囊剂的性状、色泽、主成分含量(标示量%)、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14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对照例5提供的胶囊颜色明显变深,主成分的标示量显著降低,水分增加。

从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可以看出,聚醋酸乙烯酯和聚酰胺的混合物可显著提高胶囊剂的稳定性,同时由不同成分制成的胶囊壳对胶囊剂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贡献。

试验例4、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痛经的效果试验

采用实施例1-9和对照例1-2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效果实验的验证。共选择550例痛经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治疗,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疗效。

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为: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精力充沛,有活力;

显效:主药症状消除,经期正常,无痛经;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经期基本恢复;

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变。

治疗结果:

实施例和对照例对痛经的治疗效果分别见下表。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9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与对照例1-2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相比,实施例1-9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与对照例1-2提供的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相比,其治疗效果更高,且实施例8-9的效果最高,其有效率达到了96%,为此,可以得出,实施例8-9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最佳配比的组合物,成分中含量略有变化,均为影响治疗效果。在验证其疗效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异常现象。

临床病例,本发明提供的胶囊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1、陈某,女,32岁,情绪抑郁,胸胁胀闷,少寐多梦,纳少便溏,膝软无力,脉虚弦。月经来潮时腹胀、腰痛,服用本发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10天好转,连续服用一个月,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观察半年无复发。

2、张某,女,28岁,天津教师,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多方治疗无效,后服用本发明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一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观察半年无复发。

3、林某,女,18岁,因学习压力大造成月经过多、月经失调,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天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现在已痊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