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37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

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日本、丹麦等国发病率高,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在我国以山东、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目前在治疗癌症及恶性肿瘤时多采用外科手术配合放疗化疗治疗。手术虽能去除原发病灶,但当癌细胞有了扩散至原发部位以外的转移时,就不能单独依靠切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癌细胞的再生与转移;放疗、化疗虽能杀灭癌细胞,但由于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器官或相邻组织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治疗的同时,使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诱发肠胃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心脏功能损害,使病人身体更加虚弱,难以进一步治疗。常规的化学药品治疗方法难以阻止癌细胞转移并且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这是目前对癌症的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该配方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可减轻症状,延长存活时间的一种治疗胃癌的药物。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党参15g、炙黄芪15g、炒白术10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10g、全当归10g、白芍10g、炙甘草5g、三棱10g、莪术10g、石见穿30g、白花蛇舌草30g。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炙黄芪、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陈皮法半夏理气和胃;当归、白芍养血和血。三棱、莪术流畅气血。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其药效协同作用,益气养血、化瘀消癥,适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党参15g、炙黄芪15g、炒白术10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10g、全当归10g、白芍10g、炙甘草5g、三棱10g、莪术10g、石见穿30g、白花蛇舌草30g。

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胃阴不足、舌红少苔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生地10g、麦冬15g、炙乌梅6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肝胃郁热、泛酸烧灼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黄连20g、吴茱萸10g、煅瓦楞15g、炮姜6g、肉豆蔻10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淤毒内阻、舌质紫暗瘀斑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失笑散12g、守宫20g、紫丹参25g。

典型病例:

陈某,男,74岁。患者半年前因腹胀不消,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经胃镜诊断为贲门癌IIIa期,速行根治手术,病灶5cm×5cm×1.5cm,所切3个淋巴结均有转移。术后接受化疗,在化疗第3个化疗结束后,血细胞水平下降至2.3X109/L,同时因严重消化道反应而中止化疗,后求助中医,初诊时,患者体质较差,每天仅能进少量稀粥或面条,不足250g。同时伴有上腹部痞胀隐痛,便溏多次,体型消瘦,舌苔薄白,脉细。考虑术后脾胃功能受损,复加化疗,气血不足,运化失常,服用本发明配方14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腕腹账满渐消,大便成型,饮食增加。随访5年,患者一直坚持用本方,持续服药,病情稳定,多次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