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0362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也是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鉴于癌症疼痛对患者造成的极大的痛苦和治疗上的困难,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癌性疼痛的控制列为全球癌症综合规划研究重点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癌性疼痛普遍采用的方法是WHO大力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方案,此方法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是镇痛剂的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已导致成瘾性和依赖性,同时部分患者使用止痛效果欠佳。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和缓解癌性疼痛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组方混乱,一般主要采用传统黑膏药,由油脂基质的含铅类的黑膏药,其以黄丹为辅料,存在耐热性差、易化、易污染皮肤及衣物的缺陷,还有铅中毒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副作用。同时,由传统橡胶或象皮浸膏、氧化锌、羊毛脂、凡士林等制成的橡皮膏,由于其中氧化锌含量高,易出现皮肤红痒、过敏反应。鉴于此,专利CN 101698038 A公开了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巴布膏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鸭旦子乳油1~8份、斑蝥0.5~5份、人工牛黄0.5~5份、血竭0.5~5份、元胡0.5~8份、三七0.5~5份、制马前子0.1~3份、洋金花0.5~5份、白花蛇舌草1~3份、薄荷脑0.5~3份、炮穿山甲1~3份、人工麝香0.05~2份、党参1~6份、大枣肉5~15份、龟板胶1~4份、鹿角胶1~4份。该药重用鸭旦子乳油诱导癌细胞凋零死亡,并以消肿止痛、缓解癌性疼痛为本,去邪扶正为其标,标本兼治,有效治疗癌性疼痛,最快缓解患者痛苦。但由于该药中加入牛黄、麝香等成分,不仅使得价格成本较高,且有相应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既解决传统黑膏药存在的过敏性反应大、治疗效果欠佳等问题;又克服现有治疗癌性疼痛巴布膏存在的部分药物难得,价格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炮制而成:蟾蜍35~45份、雄黄57~62份、乳香110~125份、没药115~125份、冰片38~42份、莪术57~62份、醋芫花115~125份、三七粉57~62份、土鳖虫57~62份、穿山甲57~62份、元胡115~125份、柴胡57~62份、三棱57~62份、白花蛇4条、明矾18~22份、青黛115~125份、儿茶7~12份、生天南星57~62份、生半夏57~62份、生川乌57~62份、皮硝115~125份、生牡蛎57~62份、黑小豆160~200份、甘草115~125份、黑丑57~62份、防风57~62份、生禹白附57~62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炮制而成:蟾蜍40份、雄黄60份、乳香120份、没药120份、冰片40份、莪术60份、醋芫花120份、三七粉60份、土鳖虫60份、穿山甲30份、元胡120份、柴胡60份、三棱60份、白花蛇4条、明矾20份、青黛120份、儿茶10份、生天南星60份、生半夏60份、生川乌60份、皮硝120份、生牡蛎60份、黑小豆180份、甘草120份、黑丑60份、防风60份、生禹白附60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重量比称取药材;

2)将雄黄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将蟾蜍除去内脏,自然风干后,得到干蟾皮,再将干蟾皮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将白花蛇除去内脏,自然风干后,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

3)将冰片、土鳖虫、明矾和皮硝分别装入玻璃器具,并分别研成细粉后,装入瓷瓶中备用;

4)将生牡蛎、穿山甲和元胡分别电磨粉碎后,混合均匀并放入夹层锅内,按原料与水1:4的重量比加水,用文火熬至沸;

5)将乳香、没药、莪术、三七粉、柴胡、三棱、青黛、儿茶、生天南星、生半夏、生川乌、黑小豆、甘草、黑丑、防风、生禹白附混合后,共同研磨成细粉;

6)将醋芫花和步骤2)、3)及5)得到药粉,共同加入到步骤4)的药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药膏;

7)将步骤6)所得药膏用涂布机涂至弹力布上,凉干后再粘到龟板纸上;

8)最后切割、装袋、密封备用。

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中所用药物作用及药理如下:

蟾蜍:性凉,味辛,有毒;归阳明经。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雄黄:性温,味辛,有毒;归肝、大肠经。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症。

乳香:性温,味辛、苦;归心、肝、脾经。有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等症;外用消肿生肌。

没药:味苦,性平;归肝经。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等症,

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脾、肺经。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莪术: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等症。

醋芫花:性寒,味苦、辛,有毒;归肺、脾、肾经。有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等症;外治疥癣秃疮、冻疮。

三七粉: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等症。

土鳖虫:味咸、性寒,有毒;归心、肝、脾经。有逐痰、破积、通络、理伤之功效,主治症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症。

穿山甲:性微寒,味咸;归肝、胃经。有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经闭、乳汁不下、癥瘕痞块、瘰疬、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肢体拘挛或强直等症。

元胡:性温,味辛、苦;归心、脾、肝、肺经。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

柴胡: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症。

三棱: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等症。

白花蛇:性温,味甘、咸,有毒;归肝经。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症。

明矾:味酸、涩,性寒;归肺、脾、肝、大肠经。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等症。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症。

儿茶:性微寒,味苦、涩;归肺经。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等症。

生天南星:性温,味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生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生川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等症。

皮硝:性寒,味咸、苦;归胃、大肠经。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等症;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生牡蛎:性微寒,味咸;归肝、胆、肾经。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之功效,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等症。

黑小豆:性平,味甘。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对腰膝疼痛、肾虚体弱、脾虚久泻、贫血、气短、消化不良、梦遗滑精、尿频尿急、白浊带下有良好疗效。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还能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黑丑: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等症。

防风:性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症。

生禹白附:性大温,味辛甘,有毒;归胃、肝经。有祛风痰、定惊、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等症。

中医认为:癌症是由于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蕴聚于经络、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障碍,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而形成,大部分癌性肿块具有质地坚硬、表面黏滑胶凝、凹凸不平的特点。

本发明巴布膏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不通则痛”的病理原因,选择雄黄、蟾蜍、乳香、没药、冰片、莪术、芫花、三七粉、土鳖虫、穿山甲、元胡、柴胡、三棱、白花蛇等27种中药材配伍,以雄黄、蟾蜍为主药,两者均为性温有毒之品,“以毒攻毒”,起到抗癌消积的作用;且雄黄配乳香、没药、冰片、莪术、芫花、三七粉、土鳖虫、穿山甲、元胡、柴胡、三棱、白花蛇消积化瘀、通络止痛力量好;明矾与青黛、冰片、儿茶配伍,既可佐制上述诸药性温走窜之性,又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的作用;生南星则治停留在恶性肿瘤部位有形无形的风痰,生半夏治胶黏顽痰,疏松肿块的坚胶之性,生禹白附、防风祛风除湿,生川乌大辛大温以破冰解凝、通络止痛,黑丑逐痰涤饮、泻水攻积;皮硝、生牡蛎软坚散结,黑小豆消肿解毒,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寒热并用,散中有收,攻而不过,针对癌肿的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特点,打开其密实的结构,肿块自可形成内外交通的道路,故临床应用于癌症病人的疼痛外敷效果显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药制成巴布剂,具有载药量大、透气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等优点,采用穴位敷贴,选择具有益气固本肝俞、脾俞、肾俞三个穴位,通过化积止痛巴布剂的发散走窜,透入肌肤,凭借诸穴位对药物进行吸收,再通过经络的作用,使药气达到病所,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消肿止痛等目的。

2)本发明巴布膏剂药材配伍合理科学,全方寒热并用,散中有收,攻而不过,针对癌肿的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特点,打开其密实的结构,肿块自可形成内外交通的道路,临床应用于癌症病人的疼痛外敷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如下配方重量比称取药材:蟾蜍40份、雄黄60份、乳香120份、没药120份、冰片40份、莪术60份、醋芫花120份、三七粉60份、土鳖虫60份、穿山甲30份、元胡120份、柴胡60份、三棱60份、白花蛇4条、明矾20份、青黛120份、儿茶10份、生天南星60份、生半夏60份、生川乌60份、皮硝120份、生牡蛎60份、黑小豆180份、甘草120份、黑丑60份、防风60份、生禹白附60份;

2)将雄黄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将蟾蜍除去内脏,自然风干后,得到干蟾皮,再将干蟾皮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将白花蛇除去内脏,自然风干后,研磨成微粉颗粒,颗粒粒径≤5μm;

3)将冰片、土鳖虫、明矾和皮硝分别装入玻璃器具,并分别研成细粉后,装入瓷瓶中备用;

4)将生牡蛎、穿山甲和元胡分别电磨粉碎后,混合均匀并放入夹层锅内,按原料与水1:4的重量比加水,用文火熬至沸;

5)将乳香、没药、莪术、三七粉、柴胡、三棱、青黛、儿茶、生天南星、生半夏、生川乌、黑小豆、甘草、黑丑、防风、生禹白附混合后,共同研磨成细粉;

6)将醋芫花和步骤2)、3)及5)得到药粉,共同加入到步骤4)的药液中,搅拌均匀,制得药膏;

7)将步骤6)所得药膏用涂布机涂至弹力布上,凉干后再粘到龟板纸上;

8)最后切割、装袋、密封备用。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同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配方药材用量有所差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炮制而成:蟾蜍35份、雄黄57份、乳香110份、没药115份、冰片38份、莪术57份、醋芫花115份、三七粉57份、土鳖虫57份、穿山甲57份、元胡115份、柴胡57份、三棱57份、白花蛇4条、明矾18份、青黛115份、儿茶7份、生天南星57份、生半夏57份、生川乌57份、皮硝115份、生牡蛎57份、黑小豆160份、甘草115份、黑丑57份、防风57份、生禹白附57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炮制而成:蟾蜍45份、雄黄62份、乳香125份、没药125份、冰片42份、莪术62份、醋芫花125份、三七粉62份、土鳖虫62份、穿山甲62份、元胡125份、柴胡62份、三棱62份、白花蛇4条、明矾22份、青黛125份、儿茶12份、生天南星62份、生半夏62份、生川乌62份、皮硝125份、生牡蛎62份、黑小豆200份、甘草125份、黑丑62份、防风62份、生禹白附62份。

为了验证本发明巴布膏剂的治疗效果,下面结合临床资料予以说明。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癌性疼痛患者128例,均来自甘肃中医医院,患者病情均在市级以上人民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通过核磁共振、加强CT、B超扫描,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上述的128例癌性疼痛患者均采用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剂治疗。

1.3癌性疼痛分级标准:

轻度:患者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呈间歇性胀痛或刺疼,重按痛减,疼痛部位以肿瘤处为主,一般不影响睡眠和吃饭,能正常生活;

中度:患者疼痛明显,呈连续性,持久不减,刺疼或攻疼,固定不移,重按痛甚,并放射到附近部位或淋巴结肿痛不能忍受,需服用阿片类药物解除,影响睡眠吃饭和正常生活。

重度:疼痛剧烈,拒按或附近部位及淋巴结肿痛,不能入睡,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不能正常生活,需用大量阿片类药物止疼。

止疼生效时间标准:以治疗时间算起到患者自觉疼痛缓解为止的时间。

1.4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相关标准拟定:1)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睡眠吃饭恢复正常;2)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吃饭生活基本正常;3)稳定:疼痛无明显缓解,但也没有加重;4)进展: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

2、治疗结果

2.1病例患者情况:

表1-病例患者情况

2.2患者癌性疼痛病位分布情况:

表2-患者癌性疼痛病位分布情况

2、3癌症疼痛级别分布情况

表3-癌症疼痛级别分布情况

2.4治疗结果

表4-治疗结果

3、讨论:通过上表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巴布膏剂治疗癌性疼痛时,完全缓解率达到25.78%,明显缓解达到53.13%,由此可见,疗效显著。此外,本发明巴布膏剂无任何过敏性添加剂,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