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71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是由于肺脏功能失调或虚弱复因外邪、情志、淤血等病因触发内伏至宿痰,导致痰起相搏气道痉挛,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该疾病以每年5%的增长率发生。目前西医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方式多依靠支气管扩张药或吸氧使症状缓解,并没有针对支气管炎哮喘发病原因进行治疗。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并会反复发作,伴随患者一生,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因为支气管炎哮喘没有根治,病人基本不能进行剧烈或正常的运动,导致病人不能锻炼身体,会对造成患者其他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且快速、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配方。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山茱萸10-30g、枸杞子10-30g、地龙8-20g、桃仁6-10g、杏仁6-10g、生麻黄3-10g、桑白皮8-20g、甘草3-8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文火煎熬,分2次温服,每日2剂,15天一疗程。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山茱萸既能补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枸杞子补阴壮水,滋水函木;地龙,舒肺平喘,祛风解痉,清热利尿;生麻黄宣通肺气,止咳定喘;杏仁降气止咳,二者一宣一降,宣降合法,肺气通调,止咳定喘个;桃仁活血润肺止咳,宣肺通络;桑白皮能清肺热,泻肺火,散淤血,清痰止咳,下气平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山茱萸10-30g、枸杞子10-30g、地龙8-20g、桃仁6-10g、杏仁6-10g、生麻黄3-10g、桑白皮8-20g、甘草3-8g。

文火煎熬,分2次温服,每日2剂,15天一疗程。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痰浊壅盛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前胡10g、厚朴8g、焦白术12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风寒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细辛10g、款冬花12g、干姜8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热症明显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石膏8g、黄芩10g、鱼腥草10g。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脑血栓有效率为92%。

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3个月至20年。

治疗方法: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汤剂,1日2剂,每天2次温服,1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哮喘完全消失,半年以上未发病;

好转:哮喘明显减轻;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疗效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痊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病例1:郭某,女,51岁。主症:夙有哮喘宿疾,近受风寒发作,喘息咳嗽,咳白痰特多,遇冷更甚,舌质淡,舌苔白滑,布满全舌,脉象弦滑无力。证属风寒袭肺,湿痰上阻,治以祛湿化痰,止咳平喘,服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汤剂,连服3剂,痰少喘轻。继服用6剂,症状基本消失,再取3剂,巩固疗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