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71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科外固定领域,尤其涉及急诊科骨伤患者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科外固定材料及方法主要有:石膏固定、高分子绷带固定、预制模固定以及内支架固定。

石膏绷带固定、高分子绷带固定,若以管型用于急诊期病人,其缺点在于不适合处理复杂部位,难以透过x射线,以及不能脱卸;如果做成托子,也做不到随着患者的不断变化的肿胀随时动态的贴合固定,患者需要多次去医院矫正处理。当肿胀达到极限时固定,在水肿渗出液被吸收后,石膏和高分子绷带会使受伤肢体和外固定套之间的贴合消失,出现两者之间的空腔;而在尚未水肿或水肿早期,传统石膏托子或高分子绷带托子会造成患肢受伤部位水肿增大时,受压迫而导致组织受损进而逐步坏死。所以传统的石膏托子或高分子绷带托子固定,使得医院临床需要几次拆开患者受伤肢体缠绕的纱布重新固定,既可能造成病人出现二次骨折风险又可能因处理不及时导致血运受阻而使组织从受损到坏死。

预制模固定,需要病人多次往返医院修正,费时费力。

内支架固定,会造成新的骨创伤及感染,成本较高,正日益减少应用。

在名为“一种复杂环境下骨科外固定系统用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0910052379.X)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外固定系统的聚氨酯,该材料组成的新型骨科外固定系统,能处理石膏难以处理的复杂部位的固定和对四肢任何不肿胀的体表的管型贴合固定。

因此,创造适用于前臂及手掌部位急诊骨伤患者四肢处于动态变化的聚氨酯骨科外固定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它解决了急诊骨伤患者受伤部位在水肿初期至水肿末期受伤部位及周围形状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治疗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为一不闭合并可展开成平面的袖套,该袖套的前部为手掌套,袖套的后端至手臂肘关节弯曲部位;其中,

所述袖套包括一个由两层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棉质材料缝制成的灌料腔体、一片缝合在灌料腔体的一侧边缘的棉质弹性材料、一片缝合在棉质弹性材料的外侧边缘的袖套门襟和若干缝合在灌料腔体的另一侧边缘的弹性带;所述灌料腔体的后端边上设有开口并缝制撕拉扣;每根所述弹性带的外部和所述袖套门襟上对应地安装配套连接件;

所述棉质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平衡于手掌或前臂肿胀时对外产生的力,也即对人体体表的束缚力为1.4克/每平方毫米~5克/每平方毫米;

通过灌料腔体后端边上的开口向灌料腔体内灌装聚氨酯浆料,当聚氨酯浆料在进入固相软化段后,通过配套连接件将袖套以360°围合的方式包裹于人体的前臂及手掌处随体塑形,使灌料腔体形成刚性固定部分,而使棉质弹性材料、袖套门襟及弹性带形成弹性固定部分。

上述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其中,在所述袖套包裹于人体的前臂及手掌处后,由所述灌料腔体构成的刚性固定部分的圆弧角度为200°~240°。

上述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棉质弹性材料是由包裹了氨纶丝内芯的全棉材料针织成的。

上述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配套连接件为缝制在所述弹性带的外部的撕拉扣公体和缝制在袖套门襟上的撕拉扣母体。

上述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袖套门襟是由两层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棉质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足够而适当的拉伸力和强度,又能透过x射线,由此可以清晰了解骨折部位愈合的状况;同时便于透气、清洁,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需要自如地脱卸,以清洗和处理受伤部位的皮肤,防止皮肤发炎溃烂,充分体现人性化治疗。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综合性价比相比近几年较多使用的内支架固定和其它传统的各种方法要好得多,比传统的石膏和高分子绷带管型固定及石膏和高分子绷带托子效果理想,可以对骨伤患者的肿胀部位进行动态的固定,实现动态的完美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为一不闭合并可展开成平面的袖套,该袖套的前部为手掌套,袖套的后端至手臂肘关节弯曲部位。

袖套包括一个灌料腔体10、一片缝合在灌料腔体10的一侧边缘的棉质弹性材料11、一片缝合在棉质弹性材料11的外侧边缘的袖套门襟15和若干缝合在灌料腔体10的另一侧边缘的弹性带12;其中:

灌料腔体10由两层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棉质材料缝制而成,该灌料腔体10的后端边上设有开口并缝制撕拉扣13;

棉质弹性材料11由全棉柔性随体塑形材料制成,该棉质弹性材料11是由包裹了氨纶丝内芯的全棉材料针织成的,该棉质弹性材料11的弹性力平衡于手掌或前臂肿胀时对外产生的力,也即对人体体表的束缚力为1.4克/每平方毫米~5克/每平方毫米;该棉质弹性材料11能够直接接触皮肤,便于皮肤透气。

袖套门襟15的材料与制作灌料腔体10的材料相同,即也是由两层具有伸缩性的柔性棉质材料制成;

若干弹性带12以间隔一致的方式缝合在灌料腔体10的另一侧边缘;弹性带12数量以五根为最佳,并且位于灌料腔体10最前端的一根弹性带12要从手掌的虎口绕过;每根棉质弹性带12的外部及袖套门襟15上对应地安装配套连接件;该配套连接件为缝制在弹性带12的外部的撕拉扣公体14和缝制在袖套门襟15上的撕拉扣母体14’;

通过灌料腔体10后端边上的开口向灌料腔体10内灌装聚氨酯浆料(公开于专利号为ZL200910052379.X),再在操作平台上作聚氨酯浆料的滚匀处理,待聚氨酯浆料进入固相软化段后,通过配套连接件将袖套以360°围合的方式包裹于人体的前臂及手掌处随体塑形,使灌料腔体10形成刚性固定部分,而使棉质弹性材料11、袖套门襟15及弹性带12形成弹性固定部分;由灌料腔体10构成的刚性固定部分的圆弧角度为200°~240°。

当骨伤患者从原来的肢体形态由于水肿不断改变形态的时候,本发明的外固定装置也随着骨伤患者肢体形态的变化动态记忆受伤部位的形态,并始终处于动态的固定。简言之,当肢体肿胀,本发明的外固定装置以随体塑形的方式也始终动态的保持贴合固定;当水肿部位在恢复状态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外固定装置也随之缩小,直至恢复常态。

本发明的外固定装置在固定急诊骨伤病人受伤部位的同时,在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灌料腔体10的一侧依次装上棉质弹性材料11和袖套门襟15,在灌料腔体10的另一侧装上弹性带12,并在袖套门襟15和弹性带12上装上配套连接件,当袖套通过配套连接件在肢体表面上以360°合围的时候,动态的实现牢靠的随体贴合塑形,灌料腔体10一侧的棉质弹性材料11的弹性力平衡于受伤部位肿胀时对外产生的力,以此实时记忆,实现动态固定。由于明的外固定装置包括刚性固定部分和弹性固定部分,完全不同于临床上所使用的弹性绷带。

本发明的前臂及手掌部骨科外固定装置,具有足够而适当的拉伸力和强度,又能透过x射线,由此可以清晰了解骨折部位愈合的状况;同时便于透气、清洁,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需要自如地脱卸,以清洗和处理受伤部位的皮肤,防止皮肤发炎溃烂,充分体现人性化治疗。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综合性价比相比近几年较多使用的内支架固定和其它传统的各种方法要好得多,比传统的石膏和高分子绷带管型固定及石膏和高分子绷带托子效果理想,可以对患者的肿胀部位进行动态的固定,实现完美的贴合。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