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977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一般叫做猪囊虫,多寄生于猪的横纹肌、脑、眼和心肌等处。病猪毛长瘦弱,死后在小肠内找到扁平乳白色带状虫体,全长100-150毫米,分头节、颈节和体节三部分。成年猪感染此病,如虫量较少,常不表现明显症状。感染严重的猪,临床表现营养不良,生长受阻,消瘦,贫血和水肿,前肢僵硬,叫声嘶哑,短时干咳,呼吸急促。目前,对本病的治疗药物较少、剂型单一,用户不能多样化选择。

单纯应用化学药物已经产生了较强的虫体耐药性问题,本组方将驱虫中药和化学药物合理配方,提高了驱虫效果,克服单纯化学药物治疗由于耐药性问题造成的疗效差、用量大、残留高和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吡喹酮10-30份,鹤草芽300-600份。

所述的复方药物的配置方法为:

(1)取处方量鹤草芽,超微粉碎;

(2)取处方量吡喹酮和上述鹤草芽超微粉与适宜辅料按照不同剂型要求制成散剂、片剂或颗粒剂。

饲喂方法:按照以吡喹酮计,患病猪每公斤体重20-40mg的比例给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鹤草芽苦、涩、凉,入肝、大肠、小肠经。能使绦虫体痉挛致死,为驱绦虫要药。在抗菌药中加入鹤草芽后,能够提高驱虫药的治疗效果,大幅降低用药成本,为养殖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吡喹酮10-30g,鹤草芽300-600g。

优选的,上述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

(1)取处方量鹤草芽,超微粉碎;

(2)取处方量吡喹酮和上述鹤草芽超微粉与无水糖混合制成散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吡喹酮20g,鹤草芽500g。

优选的,上述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

(1)取处方量鹤草芽,超微粉碎;

(2)取处方量吡喹酮和上述鹤草芽超微粉与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制成颗粒剂或片剂。

优选的,填充剂包括淀粉、葡萄糖、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的,粘合剂由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优选的,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优选的,片剂制作时为采用直接压片法,颗粒剂采用干法制粒法。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吡喹酮25g,鹤草芽400g。

优选的,上述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

(1)取处方量鹤草芽,超微粉碎;

(2)取处方量吡喹酮和上述鹤草芽超微粉与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制成颗粒剂或片剂。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猪绦虫病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组成:吡喹酮10‑35份,鹤草芽300‑600份。将原料混匀后制成散剂、片剂或颗粒剂,中西结合,能够提高驱虫效果,并延缓寄生虫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腊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腊俊
技术研发日:2016.10.20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