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复方当归注射液安全性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883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复方当归注射液安全性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复方当归注射液标准收载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原料药为当归、黄芪、三七,属于中药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痛经,经闭,跌扑损伤,风湿痹痛等。

复方当归注射液在我国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年,临床疗效得到了医患双方的好评。但近年来,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报道日趋严重,影响了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中药注射液的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对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药注射液中加入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助溶剂苯氧乙醇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在贮存和高温灭菌过程中易出现溶质析出而影响澄明度、溶液ph值明显下降等问题,因此在该类注射液中加入了苯氧乙醇作助溶剂,加入其他助溶剂的助溶效果则不明显。但苯氧乙醇由于精制工艺不成熟,在贮存和高温灭菌过程中容易酸败,导致杂质含量高,难以达到注射用标准,苯氧乙醇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溶血性和过敏性,应用在注射液中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风险。另外,中药注射液在灭菌和贮存过程本身还存在溶液ph值明显下降的问题,而苯氧乙醇又容易酸败,更加速了药液的ph值的下降。目前国内生产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中也加入了苯氧乙醇作助溶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寻找安全性更好、助溶效果更明显的助溶剂替换安全性差的苯氧乙醇是该注射液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好、助溶效果更明显的提高复方当归注射液安全性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复方当归注射液安全性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当归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供注射用药物组合物。

具体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为0.005g~5.0g/100ml;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优选为0.05g~1.0g/100ml。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苯氧乙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按不同比例联合作助溶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的用量比例为0.005g~5.0g/100ml:0.001g~2.0g/100ml。

所述药物组合物剂型为注射液、粉针或冻干。

上述提高复方当归注射液安全性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复方当归注射液原料药材当归100g、黄芪100g、三七100g,助溶剂2.0g;所述助溶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组成,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0.005g~2.0g,余量为苯氧乙醇;(2)当归、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助溶剂和注射用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搅匀。(3)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5-8.5。(4)将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滤过。(5)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是苯氧乙醇理想的替代产品。文献报道的药理毒理实验数据表明其毒性明显低于苯氧乙醇。另外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助溶效果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比苯氧乙醇低,更加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

文献报道的药理毒理实验数据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安全性比苯氧乙醇高,其毒性明显低于苯氧乙醇(见下表1-3)。在复方当归注射液中分别使用等量的(0.5g/100ml)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氧乙醇,安全性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等量的(0.5g/100ml)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在溶血性、刺激性、过敏性和降低血压等毒副反应方面均明显比使用苯氧乙醇组低,通过本发明明显减少了复方当归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好、助溶效果更明显的助溶剂替换复方当归注射液中存在安全隐患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助溶剂苯氧乙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安全性比苯氧乙醇高而且用量更低,减少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方法:当归、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助溶剂和注射用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5-8.5。将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当归、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作助溶剂和注射用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5-8.5。将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当归、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苯氧乙醇作助溶剂和注射用水配制成溶液。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5-8.5。将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滤过。分装成1000支,冷冻干燥,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供注射用药物组合物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复方当归注射液原料药材当归100g、黄芪100g、三七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

(2)当归、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三七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助溶剂和注射用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搅匀;

(3)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6.5-8.5;

(4)将上述溶液经微孔滤膜滤过;

(5)灌装,灭菌,即得。

本发明中,助溶剂可以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其用量为0.005g~5.0g/100ml中的任意值,如0.005g/100ml、0.01g/100ml、0.05g/100ml、1.0g/100ml、5.0g/100ml等;助溶剂也可以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组成,其用量比例为0.005g~5.0g/100ml:0.001g~2.0g/100ml。

本发明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助溶剂后,其安全性更好、助溶效果更明显的优于苯氧乙醇,具体数据参见下表:

表1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ld50毒性实验数据比较

表2静脉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后溶血及血清组胺水平比较

表3静脉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后降压水平比较

另外,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复方当归注射液中,达到相同的助溶效果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明显比苯氧乙醇低,更加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组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为0.005g-5.0g/100ml,优选用量为0.05g-1.0g/100ml。药物组合物中还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按不同比例联合作助溶剂以降低苯氧乙醇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氧乙醇的用量比例为0.005g-5.0g/100ml:0.001g-2.0g/100ml。

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等浓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氧乙醇溶液对比研究溶液的ph值变化,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本身不引起注射液的ph值下降,溶液的稳定性更好,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表4复方当归注射液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助溶剂25℃稳定性考察结果

表5复方当归注射液与0.2%甲基丙烯酸甲酯60℃稳定性考察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