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性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005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性小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个人卫生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性小便器。



背景技术:

人类的进步最大体现在科技上,纸工智能尿布、卫生垫、接尿器等,都是人类科技的重要体现之一。这些产品不仅大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一些事物的处理,同时也提供了更先进的卫生保障。

接尿器是为了给术后、剖腹产、肌肉拉伤、行动不便、瘫痪、昏迷、植物人、残疾人士、遗尿、连续输液及长期卧床的男女患者、以及运动、行走遗尿患者等需要人士方便排尿用的一个医辽用器械。而纸工智能尿布、卫生垫则专门针对孩子和月事中的女性。

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自净作用,这对上述病患人士而言,极为重要。然而,健康正常的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难以及时如厕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出门在外,碰到乘坐长途汽车、等待公共厕所、高速路或者道路拥堵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解决内急。

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在商场、旅游景点等场所,由于女性朋友如厕较男士如厕更加耗时,常常会碰到厕所门外排了很长的队伍而不能及时排泄的情况。

当人们不得不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受到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而长时间的憋尿,容易引发膀胱肌肉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变弱,进而出现排尿不畅、排尿缓慢等现象;更有甚者,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及尿内的细菌逆行至肾盂,引起反流性肾脏病及肾盂肾炎,久而久之导致肾脏实质结构的损害,以至发生肾衰。

另外,医疗类接尿器不适合身体健康的正常人使用,而只能服务于医疗救治目的。它形制固定,形体笨拙,无论从外形结构、功能设计来看,都无法让人在正常生活中接受它。所以,医疗类接尿器对于其健康正常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女性小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类接尿器形体笨拙、使用不灵活、不便于携带等问题,以及便携式女性小便器或者护垫功能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女性小便器,包括接尿套、输尿管道和尿袋;所述接尿套、所述输尿管道和所述尿袋依次连通;所述接尿套贯穿女性内裤预设的开口,并从开口处分为两部分:(1)连接部,位于内裤里侧,与内裤可拆卸地固定连接;(2)承接部,位于内裤外侧,承接人体排泄的尿液,并输送到所述输尿管道;所述承接部通过在开口处设置的通道与人体排尿器官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的弹簧开关;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开关关闭使所述通道闭合;使用过程中,开启所述弹簧开关,人体排泄的尿液可直接进入所述承接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平时大部分时间,弹簧开关是关闭的,即排放尿液的通道处于封堵状态;当女性朋友需要使用时,开启弹簧开关,就能够在不需要解开衣服的情况下,顺利小便。

进一步,所述弹簧开关包括左弹片、右弹片和锁扣;所述左弹片和所述右弹片均连接所述通道的侧壁;所述锁扣呈套筒状,套接在所述左弹片和所述右弹片结合的一端;按下所述锁扣,所述左弹片和所述右弹片紧密贴合,所述通道闭合;提起所述锁扣,所述左弹片和所述右弹片在弹力作用下分开,所述通道开启。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自然状态下,利用锁扣的套接作用关闭通道;需要使用时,提起锁扣,利用左弹片和右弹片的弹性作用,弹簧开关自行打开,使通道畅通。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沿内裤的左右方向分为左护翼和右护翼,所述左护翼和所述右护翼分别与内裤的内侧粘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左护翼和右护翼方便左右分开,同时增加了与内裤内侧的接触面,防止小便器脱落,还能够提供防护作用,有部分尿液撒出来时,左护翼和右护翼提供隔挡,避免沾到皮肤上。

进一步,所述左护翼和所述右护翼从粘贴内裤的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粘贴层、护翼防水层和吸水干燥层。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粘贴层用于将左护翼和右护翼固定在内裤的内壁上,防止接尿套整体从内裤中脱落;护翼防水层避免尿液渗漏到内裤或者人体皮肤上;而吸水干燥层能够吸附少量的尿液,避免尿液从左护翼和右护翼上粘到人的皮肤。

进一步,所述承接部呈漏斗形,其大口径端与所述通道密封连通,其小口径端与所述输尿管道密封连通;所述承接部沿流通方向可折叠伸缩。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漏斗形的承接部前端口径较大,靠近人体用于承接排泄的尿液,后端口径小用于将尿液引导进入下游的输尿管道。另外,漏斗侧壁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折叠后漏斗形的承接部大口径端和小口径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缩小了承接部的外形尺寸,穿戴更为方便。并且,在承接部的大口径端设置有进气孔或进气导管,用于输入外界空气,加快尿液流向尿袋。

进一步,还包括缓冲网兜;所述缓冲网兜内接于漏斗形的所述承接部的内壁,对流经所述承接部的尿液起缓冲作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承接部外形为漏斗形,其内部口径从入口端到出口端也具有倾斜坡度,为了减少尿液在承接部内壁产生反弹,也为了避免尿液的冲击力过大,故在承接部的内壁安装一个内接的缓冲网兜。

进一步,所述承接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承接防水层和保温层。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内侧的承接防水层能够防止尿液渗漏到大腿或者裤子上,而外侧的保温层避免人的大腿直接接触承接部的侧壁,产生冰冷等不舒适的感觉。

优选地,所述输尿管道为单管道或双管道。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双管道的输尿管道用于通过两条裤腿进行输送、排放尿液,并且,两条输尿管道能够与尿袋一同容纳更多尿液;而单管道的输尿管道用于通过一条裤腿进行输送、排放尿液,这样的结构更为简单,穿戴更加便捷。

进一步,所述尿袋相对的两角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并排设置多个相互连通的直管,所述直管的轴线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连线呈一定倾角。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多根直管组成的尿袋在翻转时不会引起尿液倒流,且在排放尿液时更为顺畅。设置为多根直管的尿袋虽然容量有所减少,但是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大,不容易在受到外界挤压时破裂或者使尿液倒流到接尿套中。另外,直管的轴线与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连线呈一定倾角,那么在提起输尿管道的时候,尿袋内直管的尿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地从出口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接尿套的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内裤,承接部用来临时收纳人体排泄的尿液并及时经由输尿管道排放到尿袋,方便女性朋友外出不能及时使用厕所时,不需要解下裤子就能缓解内急,也可作为行动不便人士的个人护理工具。具备便于携带,穿戴便捷,功能完善,安全有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预设有开口的女性内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中接尿套与裤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中接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接尿套; 2-输尿管道; 3-尿袋;

4-连接部; 5-承接部; 6-左弹片;

7-右弹片; 8-锁扣; 9-左护翼;

10-右护翼; 11-粘贴层; 12-护翼防水层;

13-吸水干燥层; 14-缓冲网兜; 15-承接防水层;

16-保温层; 17-直管; 18-内裤;

19-开口; 20-进气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女性小便器,其中:图1为预设有开口的女性内裤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中接尿套与裤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女性小便器中接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女性小便器的主要结构包括接尿套1、输尿管道2和尿袋3;所述接尿套1、所述输尿管道2和所述尿袋3依次连通;所述接尿套1贯穿女性内裤18预设的开口19,并从开口19处分为两部分:(1)连接部4,位于内裤18里侧,与内裤18可拆卸地固定连接;(2)承接部5,位于内裤18外侧,承接人体排泄的尿液,并输送到所述输尿管道2;所述承接部5通过在开口19处设置的通道与人体排尿器官连通。

在现有技术中,接尿器通常是为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特别针对女性的接尿器,一般具有一个需要绑在病患人体的接尿槽,以及一条连接尿袋3或尿壶的软管。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用手按住接尿槽,使接尿槽对准人体排尿器官。这一类工具形制固定,形体笨拙,非常不利于随身携带和穿戴使用。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正常的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难以及时如厕小便的问题。

而便于女性朋友携带的小便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穿戴不方便,且需要手动操作的步骤太多太繁琐。

特别地,女性朋友们在商场、旅游景点等场所,由于女性朋友如厕较男士如厕更加耗时,常常会碰到厕所门外排了很长的队伍而不能及时排尿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女性小便器,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设置接尿套1的连接部4用于固定连接内裤18,承接部5用来临时收纳人体排泄的尿液并及时经由输尿管道2排放到尿袋3,方便女性朋友外出不能及时使用厕所时,不需要解下裤子就能缓解内急,也可作为行动不便人士的个人护理工具。具备便于携带,穿戴便捷,功能完善,安全有效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女性小便器还包括设置在通道中的弹簧开关。其中,在自然状态下,弹簧开关关闭使通道闭合;在使用过程中,开启弹簧开关,人体排泄的尿液可直接进入承接部5。在本实施例中,平时大部分时间,弹簧开关是关闭的,即排放尿液的通道处于封堵状态。当女性朋友需要使用时,开启弹簧开关,就能够在不需要解开衣服的情况下,顺利地小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5所示,进一步地,弹簧开关包括左弹片6、右弹片7和锁扣8。其中,左弹片6和右弹片7均连接通道的侧壁,锁扣8呈套筒状,套接在左弹片6和右弹片7结合的一端;按下锁扣8时左弹片6和右弹片7紧密贴合,使通道闭合;提起锁扣8时左弹片6和右弹片7在弹力作用下分开,使通道开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左弹片6和右弹片7的弹性作用以及锁扣8的锁紧功能,实现通道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连接部4沿内裤18的左右方向分为左护翼9和右护翼10,左护翼9和右护翼10分别与内裤18的内侧粘接。其中,左护翼9和右护翼10也可以使用纽扣和内裤18扣合,还可以使用拉链与内裤18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魔术贴将左护翼9和右护翼10粘接在内裤18里侧。在本实施例中,左护翼9和右护翼10方便左右分开,同时增加了与内裤18内侧的接触面,防止小便器脱落,还能够提供防护作用,有部分尿液撒出来时,左护翼9和右护翼10提供隔挡,避免沾到皮肤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左护翼9和右护翼10从粘贴内裤18的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粘贴层11、护翼防水层12和吸水干燥层13。其中,粘贴层11用于将左护翼9和右护翼10固定在内裤18的内壁上,防止接尿套1整体从内裤18中脱落;护翼防水层12避免尿液渗漏到内裤18或者人体皮肤上;而吸水干燥层13能够吸附少量的尿液,避免尿液从左护翼9和右护翼10上粘到人的皮肤。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3、4所示,承接部5呈漏斗形,其大口径端与通道密封连通,其小口径端与输尿管道2密封连通。并且,承接部5的侧壁设置圆环形褶皱,可使漏斗沿流通方向折叠伸缩。在本实施例中,漏斗形的承接部5前端口径较大,靠近人体用于承接排泄的尿液,后端口径小用于将尿液引导进入下游的输尿管道2。另外,漏斗侧壁设置为可折叠结构,折叠后漏斗形的承接部5大口径端和小口径端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缩小了承接部5的外形尺寸,穿戴更为方便。特别地,在承接部5的大口径端开设一个进气孔或进气导管20,能够引入外界空气、避免承接部5内出现负压,辅助尿液加快流向尿袋。并且,为了保证其疏导作用,可在进气导管20上设置单向阀或者单向堵头,允许空气从外侧进入而避免液体从内部向外流出。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女性小便器还包括缓冲网兜14。缓冲网兜14内接于漏斗形的承接部5的内壁,对流经所述承接部5的尿液起缓冲作用。由于承接部5外形为漏斗形,其内部口径从入口端到出口端也具有倾斜坡度,在承接部5的内壁安装一个内接的缓冲网兜14,能够减少尿液在承接部5内壁产生的反弹,也能够避免尿液的冲击力过大,使女性小便器从内裤18中脱离。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承接部5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承接防水层15和保温层16。内侧的承接防水层15能够防止尿液渗漏到大腿或者裤子上,而外侧的保温层16避免人的大腿直接接触承接部5的侧壁,产生冰冷等不舒适的感觉。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如图2、3、4所示,输尿管道2为单管道或双管道。双管道的输尿管道2用于通过两条裤腿进行输送、排放尿液,并且,两条输尿管道2能够与尿袋3一同容纳更多尿液;而单管道的输尿管道2用于通过一条裤腿进行输送、排放尿液,这样的结构更为简单,穿戴更加便捷。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尿袋3相对的两角分别设置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并排设置多个相互连通的直管17,且直管17的轴线与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连线呈一定倾角。在本实施例中,多根直管17组成的尿袋3在翻转时不会引起尿液倒流,且在排放尿液时更为顺畅。设置为多根直管17的尿袋3虽然容量有所减少,但是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大,不容易在受到外界挤压时破裂或者使尿液倒流到接尿套1中。另外,直管17的轴线与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连线呈一定倾角,那么在提起输尿管道2的时候,尿袋3内直管17的尿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地从出口流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