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肩周炎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38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外敷、局部吸收的药理方式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治肩周炎配方,属于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肩周炎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凝肩、五十肩,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并非单一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现是是肩关节囊、滑液囊、肌腱及肩周肌肉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的结果,使肩关节内外粘连,阻碍关节活动,临床特征为肩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特别是患臂外展、外旋、后伸时受到明显限制,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属于中医学“痹症”范围。其病因病机是因感受风寒、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由于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因此常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随着工作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肩周炎发病日趋年轻化,不少年轻的白领办公室一族也“悄然”受累,尽管年龄较轻,关节组织退化不严重,症状不明显,但对于生活质量来说还是产生了些许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为非手术治疗,如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传统中医治疗以及康复疗法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肩周炎属于外病,外病应该采用外治方式。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外治肩周炎的配方,是本发明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治肩周炎的配方,通过外敷所患之处,实现了减少患者病痛,快速治愈肩周炎的目的。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治肩周炎的配方,所述的配方包括:白芍药、党参、葛根、白芷、甘草;所述的中药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份:白芍药4-15克、党参5-10克、葛根3-10克、白芷6-15克、甘草8-15克。

进一步的,将所述配方共同打碎研成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和淀粉调成糊状,外敷于肩部疼痛点,药厚1 毫米左右,用绷带或纱布固定。

进一步的,用食用盐300克,生姜20克,放锅翻炒10分钟或炒至烫手,用布袋盛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方外敷后,再用炒热盐外敷至所述的配方上,早晚各一次,连续半个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敷的方法治疗肩周炎,使肩周周围血液循环加快,排毒功能增强,软骨组织强效修复,肩周炎所带来的酸痛、麻木、寒冷等症状明显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分析。

实施例1

一种外治肩周炎的配方,所述的中药原料及质量配比为:白芍药5克、党参8克、葛根5克、白芷8克、甘草15克;将所述配方共同打碎研成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和淀粉调成糊状,外敷于肩部疼痛点,药厚1 毫米左右,用绷带或纱布固定。再用盐300克,生姜20克,放锅翻炒10分钟或炒至烫手,用布袋盛装。外敷到配方上,早晚各一次,连续半个月。

实施例2

一种外治肩周炎的配方,所述的中药原料及质量配比为:白芍药10克、党参9克、葛根10克、白芷12克、甘草14克;将所述配方共同打碎研成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和淀粉调成糊状,外敷于肩部疼痛点,药厚1 毫米左右,用绷带或纱布固定。再用盐300克,生姜20克,放锅翻炒10分钟或炒至烫手,用布袋盛装。外敷到配方上,早晚各一次,连续半个月。

本发明能够通过采用外敷的方法治疗肩周炎,使肩周周围血液循环加快,修复肩周各处的肌肉组织,同时使排毒功能增强,软骨组织强效修复,肩周炎所带来的酸痛、麻木、寒冷等症状明显消失,达到治愈肩周炎的目的。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