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猪丹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10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猪用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猪丹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业得以迅速发展。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向工厂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市场需要。然而,猪病仍然是危害和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某些传染病危害更甚,如猪丹毒等。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热性疹块型,个别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许多地区也有发生,从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多雨季节多发,尤以架子猪最为易感。其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最急性型在临床较少见,表现突然发病,突然死亡,死亡率常为100%,急性型多呈现败血症变化,临床以此型多见,表现体温突然升至43℃,少食或绝食、发呆、步态不稳、喜卧垫草、两眼发红、眼泡肿胀、尿红便秘,有时呕吐。随后在耳根、颈侧、胸腹、股内等皮肤较薄处,出现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暗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手指按压疹斑消退,手离疹色复原,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肿胀、食欲不佳、跛行、咳嗽、毛乱、日渐消瘦等。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防治猪丹毒的药物主要有菌苗、西药和中兽药三大类,虽然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如国产猪丹毒菌苗虽有良好的预防疗效,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养猪者在免疫程序,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免疫失败,更有甚者不做免疫导致本病发生;西药如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磺胺类药物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随着多年长期应用,甚至乱用滥用,其疗效逐年降低,用量则逐年增加,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形成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具有潜在的药残隐患,对猪肉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其它市售中兽药如丹毒康、丹毒灵等虽无上述西药之弊端,比如因配方不严谨而疗效欠佳,延缓了病猪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速率,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很有必要对防治猪丹毒病的药物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猪丹毒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猪丹毒的发生率,对猪丹毒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其原料药常见、便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丹毒的药物,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桑叶、蘑菇和穿心莲混合膏剂20-40份,蚕蛹粉5-10份,白菜5-10份,东北大红萝卜5-10份,西红柿5-10份,鲜蒲公英5-10份,苦瓜5-10份,山药5-10份。其中桑叶、蘑菇和穿心莲混合膏剂中穿心莲膏剂、桑叶膏剂和蘑菇膏剂重量比为1:(1.5-3):(2-3)。其中蚕蛹粉优选7-10份。其中白菜优选5-8份,东北大红萝卜优选7-10份。其中西红柿优选8-10份,鲜蒲公英优选5-7份。其中苦瓜优选5-7份。其中山药优选8-10份。本发明防治美国青蛙腹水病的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蘑菇膏剂的制备:选取干燥、色泽正常的蘑菇,除杂、洗净后,粉碎成60-300目的细粉状,置于60-80倍重量沸水进行30-90分钟的煮制,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Ⅰ,液渣加1-3倍重量的90-95%乙醇溶液,在30-50℃下浸提40-60分钟,减压蒸馏得滤液Ⅱ,二者混合即得蘑菇浸提液,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2)桑叶膏剂的制备:选取大而厚、色黄绿、质脆的桑叶为原料,加入8-10倍的90-95%的乙醇溶液,加热至50-70℃,回流40-70分钟,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Ⅰ,液渣加5-8倍的90-95%的乙醇溶液,加热至50-70℃,回流40-70分钟,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Ⅱ,二者混合即得桑叶浸提液,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3)穿心莲膏剂的制备:穿心莲清洗粉碎成60-300目的细粉状,煎煮法提取浸提液,浸提温度80-90度,浸提时间2-4h,料液比1:(12-17),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4)将穿心莲膏剂、桑叶浸膏剂和蘑菇膏剂按重量比1:(1.5-3):(2-3)的比例混合;(5)将混合膏剂和蚕蛹粉、白菜、东北大红萝卜、西红柿、鲜蒲公英、苦瓜、山药加入益生菌株按照发酵工艺流程发酵,发酵液加入稳定剂为0.3-0.5g/L海藻酸钠,0.2-0.6g/L柠檬酸三钠,0.3-0.7g/L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硅藻土去除混合汁液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将滤过后的制剂恒温100度20-30分钟灭菌,冷却至40度以下后灌装。本发明的药物使用方法每次喂养时,每50公斤饲料,称取2500-3000克防治猪丹毒的药物,再将该药物用适量的水对调好,然后加入饲料中,拌均,立即喂养,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自由采食,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每隔10天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实践证明该药物能明显降低猪丹毒的发生率,对猪丹毒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表1为实施例1-6及对比例1的配方,单位为千克。表1表2为实施例7-12及对比例2的配方,单位为千克。表2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蚕蛹粉去除,其他配方跟实施例1完全一致。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苦瓜去除,其他配方跟实施例1完全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防治美国青蛙腹水病的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蘑菇膏剂的制备:选取干燥、色泽正常的蘑菇,除杂、洗净后,粉碎成60-300目的细粉状,置于70倍重量沸水进行60分钟的煮制,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Ⅰ,液渣加1-3倍重量的90-95%乙醇溶液,在40℃下浸提50分钟,减压蒸馏得滤液Ⅱ,二者混合即得蘑菇浸提液,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2)桑叶膏剂的制备:选取大而厚、色黄绿、质脆的桑叶为原料,加入9倍的95%的乙醇溶液,加热至60℃,回流50分钟,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Ⅰ,液渣加7倍的95%的乙醇溶液,加热至60℃,回流50分钟,冷却后过滤得滤液Ⅱ,二者混合即得桑叶浸提液,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3)穿心莲膏剂的制备:穿心莲清洗粉碎成60-300目的细粉状,煎煮法提取浸提液,浸提温度85度,浸提时间3h,料液比1:15,再将浸提液浓缩成膏剂;(4)将穿心莲膏剂、桑叶浸膏剂和蘑菇膏剂按重量比1:2:2的比例混合;(5)将混合膏剂和其他原料加入益生菌株按照发酵工艺流程发酵,发酵液加入稳定剂为0.3g/L海藻酸钠,0.2g/L柠檬酸三钠,0.3g/L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硅藻土去除混合汁液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将滤过后的制剂恒温100度25分钟灭菌,冷却至40度以下后灌装。临床试验一:2014年7-8月份,在湖南某养殖基地开展防治猪丹毒药物的临床试验。采用实施例1获得的防治猪丹毒的药物,通过临床治疗150头患丹毒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75头,试验组每50公斤调好的饲料,称取2500克防治猪丹毒药物,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让猪自由采食。对照组为市售中兽药丹毒康治疗,按说明书治疗,连用10天。10天后,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为97.3%和100%,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6%和9.3%。试验组猪经治愈后,发育状况良好,无复发现象;而对照组猪治愈后,个别猪仍出现反复。临床试验二:在疫情发生的猪场,将300头健康未发病仔猪随机分为15组,每组20只,其中12组为药物预防组,2组为对比例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12、对比例1-2所述药物配成的饲料,试验组每50公斤调好的饲料,称取2500克防治猪丹毒药物,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让猪自由采食,另一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加药物的相同饲料。15组仔猪其它措施皆按猪场正常消毒免疫程序。10天为一个疗程,隔10天又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一个月后,结果见表2。表3结果表明:药物预防组猪丹毒的发病率比对比例和对照组低的多,日增重较对比例和对照组增加明显,且药物组发病猪的精神、食欲皆优于对比例和对照组,患病症状也较对比例和对照组轻。实施例发病率,%日均增重(kg)/头实施例100.87实施例250.79实施例300.79实施例400.76实施例500.81实施例600.82实施例750.76实施例800.77实施例900.79实施例1000.78实施例1150.77实施例1200.79对比例1350.68对比例2200.69对照组350.62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