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27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留置胃管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布胶布分别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再加棉绳系于耳廓上缘或枕后,这些方法经临床使用观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易出现胶布固定不牢固导致非计划性移位或脱管,并且胶布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风险,同时由于面部清洁护理时需反复揭掉胶布易导致面部皮肤损伤的风险;其次是由于棉线较细无弹性,长时间使用易勒伤局部导致疼痛甚至出血,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

防止胃管脱落是保障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足够营养和水分的关键,也是保障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院起对留置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前期研究,主要是是在胃管上设置一个固定装置,旨在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胃管,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置的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环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卡扣;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所述胃管本体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住凹陷卡环实现调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且能依据胃管的插入患者胃里面的长度从而通过调节环形圈上的卡扣卡在胃管本体上设置的某一个卡槽上的位置来调节固定胃管在患者鼻孔的位置,将环形圈套过头顶挂在两耳朵上或者脖子上,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一层防滑套,防滑套能防止环形圈过于滑润容易滑落,没有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依据不同人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可通过调节伸缩机构来调节符合患者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使得固定部件能合适的套在患者的脖子或者两耳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胃管本体内还设置有内管和弹性挡片,弹性挡片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与胃管本体内,弹性挡片将胃管本体的通管分隔为二;内管套入胃管本体,且与胃管本体同轴,套入胃管本体的内管的一端部是中空设置,另外一端部设置有防尘盖,内管的中空端部设置在弹性挡片上端,距离内管中空端部的上方2-6cm处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A,在胃管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B并位于弹性挡片上方2-6cm处,且通气孔B与通气孔A相匹配连通;胃管本体接口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的接口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旋转内管的转向实现内管插入胃管本体的深度。在内管的外螺纹中还设置有一条刻度线。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内管另外一端部连接设置有一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空气过滤器的出去口与内管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内部且从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两端的蜂窝网及设置于蜂窝网之间的抗菌过滤层,所述抗菌过滤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改性活性炭1-5份、改性埃洛石1-5份、抗菌防霉剂1-5份、活化半补强炭黑3-8份、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3-8份;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HEPA过滤层。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改性活性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活性炭在100-150℃下进行活化,然后加入到浓度为1-2mol/L的硫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于42-45℃超声波震荡浸泡8-10h,再经过自然晾干后在氩气的保护下,将活性炭置于400-500℃下进行煅烧20-30min即可得到改性活性炭。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1)将根皮苷提取粉在研钵里研磨过800目筛,

(2)将研磨过筛后的根皮苷提取粉与硼硅酸按质量比为3:1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

(3)将混合粉与铝酸酯偶联剂研磨10min,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白油继续研磨15min后即可。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活化半补强炭黑采用经过以下活化处理步骤的半补强炭黑,具体为:首先,将5-10份半补强炭黑和0.1-0.2份植物油混合研磨5-10min,然后,将研磨好的混合物投入小高混机中,并在90℃高速搅拌,使温度上升至95℃后,加入0.1-0.3份钛酸酯偶联剂,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1-0.08份微晶石蜡,继续搅拌直至温度到100℃后放入料池中,自然冷却,即得到活化半补强炭黑。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改性埃洛石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埃洛石5-10份、蛋黄卵磷脂1-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2.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3份、柠檬酸1-3份混合,分散,升温至110-125℃保温4-5h,得到改性埃洛石。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抗菌防霉剂是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设计巧妙,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置的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

2.本发明的胃管安全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升患者舒适感,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易于掌握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调节式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呼吸状态时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环形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喂食状态时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记为:

1空气过滤器,2进气口,3蜂窝网,4抗菌过滤层,5HEPA过滤层,6出气口,7内管入口,8卡槽,9通气孔B,10通气孔A,11胃管本体,12出孔,13弹性挡片,14内螺纹,15外螺纹,16喂食器,20环形圈,21半环形圈A,22卡扣,23凹陷卡环,24凸起卡环,25半环形圈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1,所述胃管本体1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两个环形圈20,环形圈20上设置有卡扣22;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8,卡扣22与卡槽8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20固定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20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20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20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厚度很小,在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胃管本体11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12,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半环形圈A21和半环形圈B25,半环形圈A21和半环形圈B25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21套在半环形圈B25内构成环形圈20,半环形圈A21套入半环形圈B25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24,半环形圈B25对应凸起卡环24设置有凹陷卡环23,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21将半环形圈A21上的凸起卡环24卡住凹陷卡环23实现调控环形圈20的半径大小。通过上述的设计方案,将环形圈20固定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上,且能依据胃管插入胃里面的长度,从而通过调节环形圈20上的卡扣22卡在胃管本体11上设置的某一个卡槽8上的位置来调节固定胃管在患者鼻孔的位置;将环形圈20套过头顶挂在两耳朵上或者脖子上,环形圈20外围还包裹有一层防滑套,防滑套能防止环形圈20过于滑润容易滑落,没有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从图1看,可以采用两个环形圈20的固定装置,其中一个环形圈20挂在两耳朵上,另外一个环形圈20套过头之后挂在脖子上,起到双重牢固固定的作用;且本发明还能依据不同人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可通过调节伸缩机构来调节符合患者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使得固定部件能合适的套在患者的脖子或者两耳上。如图1、3所示,在胃管本体11内还设置有内管和弹性挡片13,弹性挡片13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与胃管本体11内,弹性挡片13将胃管本体11的通管分隔为二;内管套入胃管本体11,且与胃管本体11同轴,套入胃管本体11的内管的一端部是中空设置,另外一端部设置有防尘盖(当不需要喂食和对患者的吸入空气要求时候,可以将防尘盖盖住内管入口7,防止空气污染胃管,防尘盖未在图中画出),内管的中空端部设置在弹性挡片13上端,距离内管中空端部的上方2-6cm处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A10,在胃管本体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B9并位于弹性挡片13上方2-6cm处,且通气孔B9与通气孔A10相匹配连通;胃管本体11接口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14,内管的接口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5,通过旋转内管的转向实现内管插入胃管本体11的深度。在内管的外螺纹15中还设置有一条刻度线(刻度线依据不同规格的胃管设置,在出产之前可以标颜色方便识别,此特征不在图中画出),采用该设计,通过设置的弹性挡片13将胃管分隔为两段,然后通过螺纹旋转将内管套入胃管,当内管顺时针旋转,旋转到达内管的外螺纹15中还设置有一条刻度线时,停止,正好将内管设置在弹性挡片13上方,且内管上设置的通气孔A10与内管上设置的通气孔B9正好匹配连通,作为呼吸系统,防止胃管一直通过人的胃内,对呼吸造成一定的困难的现象,或者胃里的气反串上来;当内管继续顺时针旋转,胃管内设置的弹性挡片13被内管挤压而弹开,胃管通畅实现通过胃管开始使用喂食器16进行喂药或喂食功能,当喂药或喂食之后,把内管逆时针旋转,将内管拉出胃管,当内管的外螺纹15中设置有一条刻度线时旋转出现的时候,停止旋转,而弹性挡片13恢复原位置,将胃管阻隔一分为二,内管上的通气孔A10与胃管上的通气孔B9相匹配连通,作为呼吸系统继续使用。如图2所示,在内管另外一端部连接设置有一空气过滤器1;所述空气过滤器1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6,且空气过滤器1的出去口与内管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内部且从进气口2至出气口6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两端的蜂窝网3及设置于蜂窝网3之间的抗菌过滤层4,所述抗菌过滤层4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改性活性炭3份、改性埃洛石2份、抗菌防霉剂3份、活化半补强炭黑5份、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6份;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HEPA过滤层5。采用该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患者在进行鼻胃管喂食或喂药的时候,抵抗力较差,通过将空气进行过滤后,能将空气中的病菌和细菌进一步的过滤、进化,使得患者能吸入更好健康的氧气,能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复原时间,进而解决病患者的痛苦,也能减轻医院的紧张的现象。当需要喂食的时候将内管口与箱体的出气口6拆开,内管旋转入胃管冲开弹性挡片13,向内管注射食物等即可达到喂食的目的。

本发明的抗菌过滤层4的材料组合,能使得菌体窒息而死,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将病菌吸附,当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能与病原菌的细胞壁结合,使得提取粉能迅速的与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改性活性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活性炭在140℃下进行活化,然后加入到浓度为1.5mol/L的硫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于44℃超声波震荡浸泡9h,再经过自然晾干后在氩气的保护下,将活性炭置于435℃下进行煅烧20-30min即可得到改性活性炭。采用本发明技术得到的改性活性炭相比现有技术,增大了活性炭的表面积及其活性,不仅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能达到98%,对亚甲基蓝吸附率可达476mg/g,且对重金属铬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达135mg/g。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是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1)将根皮苷提取粉在研钵里研磨过800目筛,

(2)将研磨过筛后的根皮苷提取粉与硼硅酸按质量比为3:1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

(3)将混合粉与铝酸酯偶联剂研磨10min,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白油继续研磨15min后即可。采用本发明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根皮苷提取粉不仅仅起到杀菌作用,还能使其在高分子的有机相中均匀镶嵌在高分子间,形成网状结构的流延膜,使得在过滤空气时能更流畅的通过过滤材料。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活化半补强炭黑采用经过以下活化处理步骤的半补强炭黑,具体为:首先,将8份半补强炭黑和0.15份植物油混合研磨8min,然后,将研磨好的混合物投入小高混机中,并在90℃高速搅拌,使温度上升至95℃后,加入0.2份钛酸酯偶联剂,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5份微晶石蜡,继续搅拌直至温度到100℃后放入料池中,自然冷却,即得到活化半补强炭黑。采用本发明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活化后的半补强炭黑具有更好的伸长率,弹性和耐老化性能,使得在制作过滤材料中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改性埃洛石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埃洛石7份、蛋黄卵磷脂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柠檬酸2份混合,分散,升温至115℃保温4.5h,得到改性埃洛石。采用本发明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改性埃洛石添加到抗菌过滤层4的组分,能使得混合的材料分散更均匀,并具有的吸附能力更强。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抗菌防霉剂是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采用本发明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使用的抗菌防霉剂能进一步的进化、过滤空气中的对人体有害的杂质的同时还能提高过滤层的防霉作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是:

1、所述抗菌过滤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改性活性炭1份、改性埃洛石1份、抗菌防霉剂1份、活化半补强炭黑3份、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3份。

2、改性活性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活性炭在100℃下进行活化,然后加入到浓度为1mol/L的硫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于42℃超声波震荡浸泡8h,再经过自然晾干后在氩气的保护下,将活性炭置于400℃下进行煅烧20min即可得到改性活性炭。采用本发明技术得到的改性活性炭相比现有技术,增大了活性炭的表面积及其活性,不仅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能达到93%,对亚甲基蓝吸附率可达460mg/g,且对重金属铬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达120mg/g。

3、活化半补强炭黑采用经过以下活化处理步骤的半补强炭黑,具体为:首先,将5份半补强炭黑和0.1份植物油混合研磨5min,然后,将研磨好的混合物投入小高混机中,并在90℃高速搅拌,使温度上升至95℃后,加入0.1份钛酸酯偶联剂,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1份微晶石蜡,继续搅拌直至温度到100℃后放入料池中,自然冷却,即得到活化半补强炭黑。

4、改性埃洛石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埃洛石5份、蛋黄卵磷脂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柠檬酸1份混合,分散,升温至110℃保温4h,得到改性埃洛石。

5、抗菌防霉剂是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是:

1、抗菌过滤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改性活性炭5份、改性埃洛石5份、抗菌防霉剂5份、活化半补强炭黑8份、特殊处理后根皮苷提取粉8份。

2、改性活性炭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活性炭在150℃下进行活化,然后加入到浓度为1-2mol/L的硫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于45℃超声波震荡浸泡10h,再经过自然晾干后在氩气的保护下,将活性炭置于500℃下进行煅烧30min即可得到改性活性炭。采用本发明技术得到的改性活性炭相比现有技术,增大了活性炭的表面积及其活性,不仅对甲醛的去除率高能达到98%,对亚甲基蓝吸附率可达488mg/g,且对重金属铬离子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达156mg/g。

3、活化半补强炭黑采用经过以下活化处理步骤的半补强炭黑,具体为:首先,将10份半补强炭黑和0.2份植物油混合研磨10min,然后,将研磨好的混合物投入小高混机中,并在90℃高速搅拌,使温度上升至95℃后,加入0.3份钛酸酯偶联剂,继续搅拌5min,再加入0.08份微晶石蜡,继续搅拌直至温度到100℃后放入料池中,自然冷却,即得到活化半补强炭黑。

4、改性埃洛石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埃洛石10份、蛋黄卵磷脂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份、柠檬酸3份混合,分散,升温至125℃保温5h,得到改性埃洛石。

5、所述抗菌防霉剂是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和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两种。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