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26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奶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奶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奶瓶。



背景技术:

在婴儿吸吮奶瓶时间久没及时换气时和吸吮速度过快时,会出现奶嘴变形的情况,导致婴儿无法再吸入液体。现有奶瓶设计是在奶嘴底部设置有进气孔,由于要保证奶嘴的密封性,进气孔径的设置通常比较小。由于进气孔半径较小,在婴儿持续吸吮情况下,奶瓶内的气体越来越少,造成奶瓶内外的压差逐渐增大,使得奶嘴更容易被吸瘪,当瓶内企业较低时,空气通过奶嘴底部的进气孔进入,通过奶瓶内的液体向瓶底空间释放,一般会产生很多的连续气泡。一部分气泡进入瓶内部无奶液的空间,一部分溶解到液体中,被婴儿吃进腹内。

由于婴儿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婴儿吸吮入含气泡的液体后会出现打嗝现象,临床统计而言,婴儿吃进空气,会造成腹胀、腹痛等情况,这也是婴儿吃完奶必须要“拍嗝”的原因所在。

同时从营养学上而言,奶液一般为36度至38度之间,属高温状态,奶液中溶解氧越多或经过气泡越多,时间越长,对于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物质被氧化的程度越高,营养成分流失的越多,所以降低奶液中的溶解氧,是提高婴儿摄入营养的重要技术之一。

现有奶瓶的奶嘴都设置在奶瓶瓶身上部的中轴线上,奶嘴相对比瓶身而言,一般都要比奶瓶的瓶身要细,所以瓶口部分必然要收缩变细,所以,在正常喂奶的情况下,瓶身要与婴儿嘴部要垂直,才能保证奶液灌满奶嘴,但要保证奶嘴中灌满奶液,孩子不空吸,孩子一般至少要仰躺45°以上,喂到最后,孩子甚至需要平躺,而实际上,一般要保证孩子不被呛到,最佳喂奶方式则要求孩子不能平躺,所以奶瓶的这种结构,就容易造成空吸,产生吸入空气,造成打嗝、胀气等现象,奶瓶的这种常规结构也是造成吸入空气的原因之一。

因此,希望有一种进气奶瓶可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气奶瓶,其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有利于解决奶瓶进气孔过小导致奶瓶内的液体中产生气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奶瓶,其包括一瓶身、一瓶口、一瓶盖和一奶嘴构成,瓶身为柱形或椭方柱形,瓶口设置在瓶身上部,奶嘴设置在瓶盖上,瓶盖与瓶口通过螺纹紧密结合,构成该奶瓶,所述瓶身上另设置一个或多于一个副瓶口和与该副瓶口的配合的副瓶盖。

本案中的进气奶瓶,其副瓶盖上设置有单向进气孔。

本案中的进气奶瓶,其副瓶盖内还配置有进气单向阀。

本案优选方案为瓶身为椭方形,瓶口设置在椭方向瓶身长轴的一侧,副瓶口设置在该椭方向瓶身长轴的另一侧。

本案优选方案为瓶口内壁最下缘与瓶身内壁最上缘衔接处所构成的点与瓶身的柱状瓶壁在同一直线上。

本案优选方案为瓶口内壁最下缘与瓶身内壁最上缘衔接处为过渡圆弧形。

本案优选方案为瓶口的中心线与瓶身的中心线夹角呈小于90°仰角。

本案优选方案为副瓶口设置在瓶口的对侧,所述副瓶口的中心线与瓶身的中心线夹角呈小于90°仰角。

本案优选方案为进气单向阀为鸭嘴阀、弹簧单向阀、膜片单向阀或医用输液单向阀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案优选方案为单向阀为软体材料鸭嘴阀,该鸭嘴阀设置在副瓶盖的内侧,通过副瓶盖与副瓶口的螺纹挤压鸭嘴阀凸缘密封。

本发明公开的进气奶瓶通过使用单向阀极大地降低了奶瓶内液体产生气泡的可能性,有效的防止了婴儿在吸吮过程中出现打嗝的现象,提高了婴儿的进食速度。

本案中,为方便说明本案奶瓶的具体技术效果,结合本案具体实施方式予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发明提供的进气奶瓶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发明提供的进气奶瓶图1的瓶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奶瓶,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瓶身1、一瓶口2、一瓶盖3和一奶嘴4构成,瓶身1为椭方柱形,瓶口2设置在瓶身1上部,奶嘴4设置在瓶盖3上,瓶盖3与瓶口2通过螺纹紧密结合,所述瓶身1上还另外设置一个副瓶口5,一副瓶盖6配合该副瓶口5,可以通过螺纹,二者配合连接,构成该奶瓶。

本案中,副瓶口可以设置为1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功能对应设置具备测温、搅拌、加热及冷却功能的副瓶口,每项功能的实现方案均采用常规技术方案和元器件和连接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按已有技术方案即可完成,本案不做详细描述。附图中其他副瓶口虽然未予以标识,但可以通过本案描述予以明确。

本案中,该副瓶盖6上设置有进气孔61,也可以直接设置成单向进气孔;本案中提供了一个与该副瓶盖相配合的进气单向阀7,设置在该副瓶盖内,该单向进气阀可以采用鸭嘴阀、弹簧单向阀、膜片单向阀或医用输液单向阀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本案具体实施可为鸭嘴阀,鸭嘴阀采用与奶嘴同一等级的硅胶材料制作,其类似奶嘴的外凸缘夹在副瓶口和副瓶盖之间,既可以满足副瓶口的密封,同时进气的鸭嘴阀也是常见的单向阀的一种。

本案瓶身设置为椭方形,即椭圆与方形的结合体,具体可见图2示意,之所以设计成这种形状,具体因为,经过计算可以得知,相同表面积的情况下,现有的圆柱形奶瓶所能盛装奶的体积要小于本案奶瓶所能盛装奶的体积,尤其新生儿及月龄小的婴儿,由于其吸吮和吞咽能力不完善,一般建议在5—10分钟内喝完瓶中的奶,尤其在冬季,屋内温差较大,待5—10分钟时,瓶中的奶已经降温许多,实际上婴儿喝的已经是凉奶,造成腹痛,甚至腹泻生病,所以减少奶瓶的换热面积,是有效保持奶液温度的重要手段;所以本案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确有其实际效果;本案瓶口设置在椭方向瓶身长轴的一侧,副瓶口设置在该椭方向瓶身长轴的另一侧。

本案瓶口的中心线与瓶身的中心线夹角呈小于90°仰角,常规可为与现有奶瓶一致的垂直型,举例说明,角度也可为15°、25°、45°、60°或85°等不同角度,瓶口内壁最下缘与瓶身内壁最上缘衔接处所构成的点与瓶身的柱状瓶壁在同一直线上,缘衔接处为过渡圆弧形,副瓶口的中心线与瓶身的中心线夹角呈小于90°仰角,举例说明,角度也可为15°、25°、45°、60°或85°等不同角度。这样奶瓶在使用过程中,副瓶口在上侧,瓶口和奶嘴在下侧,本案实施方式图示为在奶瓶水平时,奶嘴下垂设置成与水平线呈15°角,而且奶嘴与瓶身的连接处也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奶瓶水平时,既可以将奶嘴灌满奶液,以防止孩子空吸,吸进空气,即便喝的只剩下少量奶液,只要奶瓶再向上稍稍倾斜,即可完成全部奶液进入奶嘴;如果仰角相对越大,奶瓶在水平放置时,奶嘴越容易灌满奶液;而现有的奶瓶,因奶嘴设置在奶瓶的中心线上,瓶口与瓶身处有存奶,即便奶瓶处于水平放置,奶液根本流不满奶嘴,造成孩子空吸,吸进空气。本案发明的这种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奶瓶的重要缺点,瓶口与副瓶口的设计角度,可以根据具体工业设计的要求,做适当修订,本案不做详细描述,经实践证明,如果仰角大于90°,确实容易造成从副瓶口泄露;本案中所述的副瓶口的设置位置也不局限于本案图示所示,因为有单项进气阀(或其他常规密封件)的存在,可以设置在奶瓶的任意位置只要满足奶瓶喂奶时,空气进入奶瓶中不经过奶液即可及保障其不泄露。

如图1所示,当婴儿吮吸奶嘴时,奶液进入婴儿嘴内,奶瓶中奶液减少,奶瓶内的无奶空间变大,根据范德华方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瓶内压力降低,呈负压状态,此时副瓶口的进气阀打开,空气进入,保持奶瓶内外的压力平衡,当婴儿停止吮吸时,鸭嘴单向阀内的软性材质形态恢复到密封状态,防止液体流出。

同时从营养学上而言,奶液一般为36度至38度之间,属高温状态,奶液中溶解氧越多或经过气泡越多,时间越长,对于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物质被氧化的程度越高,营养成分流失的越多,所以降低奶液中的溶解氧,是提高婴儿摄入营养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案奶瓶因空气进入奶瓶中时,不通过奶液,直接从副瓶口进入到奶瓶中,奶液中不含有溶解氧,所以营养被氧化的程度大大降低,有效提高营养成分。

现有奶瓶的奶嘴都设置在奶瓶瓶身上部的中轴线上,奶嘴相对比瓶身而言,一般都要比奶瓶的瓶身要细,所以瓶口部分必然要收缩变细,所以,在正常喂奶的情况下,瓶身要与婴儿嘴部要垂直,才能保证奶液灌满奶嘴,但要保证奶嘴中灌满奶液,孩子不空吸,孩子一般至少要仰躺45°以上,喂到最后,孩子甚至需要平躺,而实际上,一般要保证孩子不被呛到,最佳喂奶方式则要求孩子不能平躺,所以奶瓶的这种结构,就容易造成空吸,产生吸入空气,造成打嗝、胀气等现象,奶瓶的这种常规结构也是造成吸入空气的原因之一。本案奶瓶中瓶口因有倾斜角度,且瓶口与瓶身连接为直线且有圆弧过渡,方便奶液灌满奶嘴,而且瓶身无需直接与孩子嘴垂直即可喝到奶,且奶瓶内没有存奶的收缩部分,所以奶液更容易流出,降低空吸的可能性。

本案中副瓶盖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设置为弹性材料直接过盈配合连接,所以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