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945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运动神经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头颈外科手术中的神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神经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需要解剖喉返神经并以充分保护,然而无论如何保护,喉返神经的损伤仍然存在,这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单侧损伤导致发声嘶哑,双侧损伤导致呼吸困难。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仪的诞生为甲状腺手术充分保护喉返神经提供了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大大降低了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可以协助术中:

1)术中定位神经,判断神经及其走向;

2)辅助分离神经和肿瘤,最大限度的保护神经;

3)术中可以预测病人术后神经功能的情况。

但是,目前的喉返神经监测仪管理繁琐,干扰因素多,如术中还要注意麻醉深度、肌松时间、体位改变影响麻醉插管电极等等。

1、电极气管插管造价昂贵:甲状腺等相关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电极刺激需要一种特殊的麻醉插管,该管为进口一次性使用产品,价格昂贵。

2、需要与麻醉科做好无缝衔接:麻醉时需要可视喉镜下或电子喉镜下插管并保证麻醉管电极准确无误地与双侧室带接触。

3、管理复杂,干扰因素多:麻醉肌松要求很高甚至术中需停止使用肌松药,一旦术中体位变化等因素极容易导致电极移位与声带接触不良而导致神经监测失败。

只要任何一个因素导致声带与气管插管电极接触不良就会导致监测失败。这给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干扰因素,同时昂贵的一次性麻醉电极插管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广泛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运动神经监测机构,通过设置的可调式针型电极,无需麻醉插管电极系统及其复杂的管理,在甲状腺手术术中预警喉返神经,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运动神经监测机构,设有监测仪,一端与所述监测仪电气连接的监测线,包括盒体与开槽,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盒体中;还设有针式电极,所述针式电极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开槽中,所述针式电极的一端伸出于所述盒体的底面;所述针式电极与所述监测线的另一端电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槽包括上区域与下区域,所述上区域设有螺纹表面,所述针式电极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上区域;所述针式电极另一端的顶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在所述上区域上下移动的微调部;所述下区域的表面为光滑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调部为旋钮。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调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针式电极另一端的顶部的表面的十字坑槽,以及与所述十字坑槽相匹配的螺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盒体的两侧设有可调长度的松紧带。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在甲状腺手术术中预警喉返神经,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缩短手术时间,费用廉价,为甲状腺手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提供坚实保障。

除了能充分避免上述干扰因素以外;还可局麻下放置电极,也可全麻术中随时放置,不受麻醉及体位影响,监测过程中管理方便,干扰因素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运动神经监测机构,设有监测仪,一端与所述监测仪电气连接的监测线,包括盒体1与开槽11,所述开槽11设置于所述盒体1中;还设有针式电极2,所述针式电极2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开槽11中,所述针式电极2的一端伸出于所述盒体1的底面;所述针式电极2与所述监测线的另一端电气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针式电极至少为2根,所述开槽的数量应当与所述针式电极对应。

如图2所示,所述开槽11包括上区域3与下区域,所述上区域3设有螺纹表面,所述针式电极2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上区域3;所述针式电极2另一端的顶部设有用于调整其在所述上区域3上下移动的微调部;所述下区域的表面为光滑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调部为旋钮。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调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针式电极另一端的顶部的表面的十字坑槽,以及与所述十字坑槽相匹配的螺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盒体的两侧设有可调长度的松紧带。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应用可以是由两个盒体根据一定的间距组成,即同时具备4根针式电极。

实施例1

首先,针式电极在盒体中位于初始位置并且应当于神经监测仪连接,然后将针式电极刺入甲状软骨前份中下1/3交界处,每侧各一双针;当刺入后,可以通过针式电极顶部的微调部调整刺入的深度,具体的说,由于针式电极的部分与开槽的上区域为螺纹连接,因此在旋动微调部可使针式电极在开槽中转动,同时为了保证针式电极在允许的范围中移动,可以控制开槽上区域的螺纹部分;进一步的,当针式电极刺入后,其通过软骨触及声带肌,利用电生理原理,在术中通过电刺激运动神经,形成神经冲动并传导至支配肌肉产生肌电信号,形成肌电图波形及提示音,进而判断神经功能的完整性。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在术中患者的体位改变所可能导致监测误差,可以在盒体的两侧设置松紧带,并佩戴于患者的颈部从而实现固定。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针式电极为单针结构,具体的说,盒体中只设有1个针式电极,进一步的,具有另一1个针式电极的盒体与同时使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